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优化纤维素酶法提取决明子粗多糖的工艺,并研究决明子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用量、液料比及酶解pH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以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大小为指标考察决明子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决明子粗多糖最佳工艺为酶用量1.4%、酶解时间50 min、液料比24:1 mL/g、酶解pH5.4、酶解温度48℃,此条件下决明子多糖得率为11.67%,与回归模型的理论预测值11.91%误差小于5%。决明子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25 mg/mL和0.894 mg/mL。结论:纤维素酶法可显著提高决明子粗多糖得率,工艺简便可行,获得的决明子粗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提取枸杞多糖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纤维素酶提取枸杞粗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45%、pH为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6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提取枸杞粗多糖的得率为23.68%,与热水法浸提的粗多糖8.65%相比有明显提高。其中采用酶法提取的粗多糖中的枸杞多糖含量也提高到了31.3%,为热水浸提法所得枸杞多糖含量的1.8倍。  相似文献   

3.
以匙羹藤叶为原料,研究采用纤维素酶法辅助匙羹藤中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酶解温度、pH值、料液比、酶用量对匙羹藤中多糖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0、酶解时间为90min、酶解pH值为4.5、纤维素酶浓度为0.6%,在此优化条件下,提取匙羹藤中多糖的得率为5.83%,粗提液中多糖含量为27.34%。  相似文献   

4.
板党多糖酶法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将现代酶解技术应用于板桥党参多糖的提取,由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所确定的木瓜蛋白酶提取板党多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酶用量60U/g干粉、酶解时间90min、pH5.0、温度40℃,此条件下的多糖得率为23.73%;纤维素酶提取板党多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酶用量120U/g干粉、酶解时间150min、pH4.0、温度40℃,此条件下的多糖得率为28.22%。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枇杷核多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枇杷核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超声处理温度60℃,超声处理时间30min,纤维素酶用量1.8%,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1.8h和酶解pH 4.7.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干燥处理后枇杷核多糖的得率为9.96%.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法提取木瓜果皮果胶工艺,并对其产品性质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以木瓜果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单一酶用量、复合酶比例、复合酶量、料液比、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因素对粗果胶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优化得到的粗果胶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  相似文献   

7.
利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太子参块根粗多糖,并考察了料液比、酶用量及提取时间对块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太子参粗多糖提取工艺参数为:酶用量0.25 g,料液比1∶5,提取时间2 h,重复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太子参粗多糖得率可达28.9%,粗多糖纯度达51.8%。优化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能提高块根粗多糖得率和总糖提取率,这为太子参粗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鸡腿菇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木瓜蛋白酶与纤维素酶复合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液料比、复合酶添加量、木瓜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酶解温度、pH值和提取时间对鸡腿菇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了具有较好预测性能的鸡腿菇多糖提取条件的回归模型,获得了复合酶法提取鸡腿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即酶解温度51.4℃、酶解pH值5.2、木瓜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0.86,在此条件下鸡腿菇多糖得率可达6.42%。  相似文献   

9.
酶法提取生姜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生姜精油的提取工艺,采用纤维素酶作用于生姜提取生姜精油,探讨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用量对生姜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作用能显著提高生姜精油的提取率,鉴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最合适的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6 ℃、酶解时间2 h、pH 6.0、纤维素酶用量2.2%,生姜精油得率达到0.39%.酶法提取生姜精油是一种合适的提取生姜精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清源  陈甜甜 《食品与机械》2018,34(10):174-178
以印度块菌为原料,运用复合酶法提取块菌多糖。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考察酶配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用量、料液比、pH值6个因素对块菌多糖得率的影响。按照U_(10)(10~8)进行试验,考察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块菌多糖得率的影响,预测和验证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块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1:7(g/g)、酶解时间48min、酶解温度41℃、酶用量3.6%、料液比1:29 (g/mL)、酶解pH值4.8,多糖得率可达14.50%,含量可达75.96%。经验证,该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块菌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求合适工艺提取枇杷花叶中的总三萜酸、总黄酮、多糖,并研发枇杷花叶提取物压片糖果制备的最优配方工艺.方法:枇杷花、叶洗净烘干,用搅拌机粉碎、过筛,采用分步法提取花叶(1∶1,g/g)中总三萜酸、总黄酮和多糖,以单因素实验法确定其合适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L9(33))优化枇杷花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及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了罗汉果生姜饮料的关键工艺和配方。通过产品风味确定工艺流程、产品配方和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罗汉果最佳水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35(g∶mL),100 ℃水浴恒温浸提40 min;通过感官评定得到罗汉果生姜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罗汉果浸提液中添加20%姜汁,8.5%木糖醇,0.25‰的柠檬酸;所得产品具有罗汉果特有的香气及甜味,姜味协调柔和,口感清爽;甜酸咸苦适中,无异味;色泽纯正透亮,呈均匀棕红色,澄清透明无杂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罗汉果保健饮料。方法以中药罗汉果为主要原料,将粉碎后的罗汉果经浸提等处理后,加入辅料进行调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索罗汉果饮料的配方,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饮料的配方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最佳配方为:罗汉果与水的配比为1:200(m:V),柠檬酸添加量为0.04%,白砂糖添加量为0.05%;稳定剂及其添加量为海藻酸钠0.024%、黄原胶0.028%、CMC-Na0.028%。结论该饮料甜中带酸,色泽纯正,气味清香。  相似文献   

14.
以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为主料,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乳糖等为辅料,利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产品。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矫味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响应面试验,以感官分值为指标,研究配方中影响较大的组分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实际生产筛选出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咀嚼片的最优配方(以质量百分比计)为:糖胺聚糖17%,甘露醇25%,微晶纤维素4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硬脂酸镁1%,其余为乳糖;质量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和营养健康食品的相关要求;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咀嚼片对SD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TD)高于15 g/kg,毒性分级为无毒;该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罗汉果汁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对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汉果发酵乳冰淇淋的最佳配方为罗汉果汁25%,复合稳定剂0.4%,赤藓糖醇14%,发酵乳30%,以此得到营养价值高,结合了酸奶和冰淇淋的双重特点和风味独特的冰淇淋制品。  相似文献   

16.
刘灿  荣永海  王志滨  荣龙 《食品科学》2010,31(22):50-53
为建立高效、便捷的罗汉果多酚的提取工艺,采用闪式法提取罗汉果多酚,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罗汉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mL/g)、电压153V、温度8.5℃、时间3.5min,在此条件下罗汉果多酚的提取率达到2.73%。本研究建立了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果多酚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超临界CO2萃取罗汉果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罗汉果萃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和鉴定。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为3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为3.0 h。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9.15%)、亚油酸(15.81%)、糠醛(11.06%)、苯乙醛(9.51%)、甘菊蓝(3.32%)、4-环戊烯-1,3-二酮(3.28%)、2-乙酰基吡咯(3.17%)、5-甲基糠醛(2.04%)、亚油酸乙酯(1.87%)、邻苯二甲酸单丁酯(1.42%)、2-乙基己酸(1.33%)、1-甲基吡咯-2-甲醛(1.12%)等。  相似文献   

18.
为使红树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以红树白骨壤的果实榄钱为原料,研究榄钱压片糖果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同时开展产品品质检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榄钱苯乙醇苷压片糖果产品最佳配方、工艺为:按乳糖20%、预胶化淀粉20%、甘露醇20%、木糖醇23%、柠檬酸1%、维生素C 1%,榄钱苯乙醇苷浸膏15%配制软材,混合均匀后过24目筛,70℃烘干2 h,加入干颗粒质量0.5%的硬脂酸镁和0.5%羧甲基淀粉钠,压片后制得。经检验,产品呈浅棕色,色泽光亮均匀,酸甜微苦,略有清凉感,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黎海彬 《食品科学》2007,28(3):143-147
中药罗汉果是广西特产,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罗汉果中提取罗汉果皂苷,并优化出最佳的微波提取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及原料的粉碎度。结果表明,最佳的微波辐射时间是5min、微波功率是495W、原料的粉碎度为不小于0.15mm及固液比为1:30,和传统的加热提取相比较,微波辅助提取的提取时间短,但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微波辅助提取的提取时间为5min时,提取率达76.56%,而传统的加热提取时间为2h时,提取率为68.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