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制定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提高临床中医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结合2012年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要求,制定我院中医特色护理评价标准,并组织专家对评价标准进行临床实践检验,形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持续改进的机制.[结果]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规范了中医护理措施的落实流程,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1),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大幅度增加,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能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发挥中医特色护理在中医治疗中的“简便验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现状和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南通地区7家中医医院进行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结果:(1)医院开展的主要中医护理工作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633例(99.7%)、中医护理健康教育618例(97.3%)、辩证施护573例(90.2%)、中医护理文件书写555例(87.4%)。(2)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治未病保健598例(94.2%)、辩证施护个性化强526例(82.8%)、以人为本整体观念435例(68.5%)、操作简单有效404例(63.6%)。(3)影响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是中医护理知识缺乏540例(85.0%)、护理人力资源不足498例(78.4%)和患者接受程度低358例(56.4%)。结论:南通地区中医院能够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特色优势明显。加强中医护理培训、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同度,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为核心,探讨其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未引入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参与临床护理的31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引入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参与临床护理的31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依据常规中医护理管理实施评价,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的满意度为96.8%,高于对照组的90.3%(P <0.05)。结论:在中医护理管理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有益于中医护理质量的提升,对中医护理水平发展大有裨益,将为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健全管理组织,明确责任,结合医院情况制定相关制度,测评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整改。结果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桂西地区综合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推广中医护理技术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采用临床调研及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地区9所综合医院99名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9所综合医院均能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其中能开展5项及5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的医院有4所,占44.4%。在已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中,穴位按摩和拔罐开展率最高,针刺开展率最低。三级医院比二级医院实施率高。结论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缺乏、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医院重视程度不够等是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重要因素。医院应高度重视,加强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培训;大力推进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贯彻落实<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实践,对提高中医护理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 结合中医管理年要求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编写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从组织管理体系与职责任务、护理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护理质量评价等四个方面结合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来实施,用以指导医院的护理工作.结果 实施<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后,我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品知识及技能培训率达到100%,护理人员掌握中医药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合格率达到100%,患者对我们的满意度也从88%提高到94%.结论 实施<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使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工作得到了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级中医医院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医院概况,制定具有三级中医医院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合理调配护理人力,科学排班,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尤其重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中医药特色护理并举建设,引导患者从“未病先防”与“已病防变”上下功夫)o结果:开展与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显著提高了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三级中医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应积极落实开展并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客观分析云南省中医医院在中医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难点,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云南省中医医院整体中医护理水平。方法以云南省中医医院为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医院近5年的相关资料,主要从中医护理发展在人员设置、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临床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对策:改善护理人才结构,培养知识型专科人才;重视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的学习热情;定期开展规范化的中医护理培训;转变中医护理观念,实现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结果针对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发展难点,提出对策并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予以实施,大大提高了医院中医护理整体水平。结论通过总结云南省中医医院在中医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难点,提出对策并予以实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云南省中医医院的中医护理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晓倩 《大家健康》2017,(11):257-258
目的:总结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以提高中彝医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方案》以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比护理质量评价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态度的评分、技术操作的评分、病房环境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前后各项实验指标数据结果对比,实施后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中彝医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业务能力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院,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积极开展中医管理年活动,进一步突显中医药特色护理。在中医护理工作中,为加强中医院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特别强调临床护士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辨证施护的重要性、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处方的制定、健康指导的方式方法等,并定期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使中医知识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并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受到患者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变目前医院管理中重结果、轻过程,重局部、疏全局的弊端,使医院系统化、规范化。我院于2004年吸取同行的经验,依据ISO9000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医院管理中,我科于2004年4月将ISO9000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引人病房管理,将质量管理体系与我科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了各种护理程序及作业指导书。为了观察实施后的效果,我们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情况、护理质量、护士素质、三基训练、床位使用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哮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及需求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哮喘病患者1000例,用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中医认知及需求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及分析,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对中医的认知情况及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需求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1000份,问卷的有效率和回收率为100%;接触过中医指导的患者有756例,占75.6%,患者对中医护理需求上依次为饮食护理、给药护理、情志护理、康复指导、生活起居护理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54.7%的哮喘病患者了解中医知识的途径是书籍或通过看病获得。结论:医院要加强对哮喘病患者中医护理知识的宣传,从患者出发,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实施个体化的辨证施护,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3.
宋田芸 《中外医疗》2013,32(17):171-172
目的探讨基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在该院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包括落实基础护理、提供亲情服务、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调查全年平均患者满意度、中医保健养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医生满意度,并与2011年度作比较。结果 2012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明显优于2011年度(P〈0.05),中医保健养生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2011年度(P〈0.01)。结论在基层中医医院综合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有效途径,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实施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方案的实际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12例门诊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于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实施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方案,分析实施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方案前后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我院门诊实施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措施前的6个月中,共有362份(19.8%)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其中因护士因素和管理因素而导致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调查问卷分别为155份(8.5%)、207份(11.3%)。在我院门诊实施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措施后的6个月内,共有203份(12.1%)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其中因护士因素和管理因素而导致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调查问卷分别为76份(4.5%)、127份(7.6%)。与我院门诊实施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措施前相比,实施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措施后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护理服务感到不满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工作方案可显著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此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内蒙古自治区34家申报二级或三级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工作,了解自治区西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近年来的发展和建设现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院评价标准》(《标准》)、《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医院评价标准考核细则》(《细则》)中输血科的内容对全区34家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分6个方面进行考核和检查,即落实《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评价医院是否具备为临床提供24 h供血服务的能力、医院输血管理组织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范、掌握输血适应证和开展成份输血、临床用血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控制输血感染方案执行情况等。结果:上述6个方面的考核达标率分别为85.8%、82.4%、69.5%、60.1%、75.1%、47.0%。结论:通过评审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进一步规范、完善输血科(血库)管理,提升全区蒙医、中医医院输血科(血库)的管理水平,保证临床输血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对高等院校教学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形式对3省31所医院(省、市级,综合、专科医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包括医院总体情况、专业科室情况及住院医师个人意向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建设应有可依据的客观标准;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应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应建立在高等院校附属医院或三甲省级医院,应具备能够满足住院医师培训的内在和外在条件。住院医师培训作为高等医学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培训质量应具备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综合医院中医科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及中医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综合医院中医科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及中医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对宁夏地区综合医院中3所三甲医院、3所三乙医院、2所二甲医院、2所二乙医院,共126名中医科护士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 综合医院中医科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中前三位为拔罐技术、穴位贴敷、耳穴贴压技术。学历和中医护理工作年限对中医护理技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提高综合医院中医科护士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能力,促进宁夏地区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四川省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对象中医护理理论、科研写作能力、游学情况及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推广的情况,分析四川省培养对象游学后在临床开展及推广中医技术的困境,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医护理的发展。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15及2017年四川省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且在我院进行结业考核的培养对象3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86%调查对象毕业于中医院校,17.14%的调查对象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等4门课程及以上中医理论知识;在校期间没有学习过中医理论知识的占57.14%。80%的医院没有正规的中医护理临床教学师资。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的占71.43%;未主持院校级科研、省部级科研的占82.86%。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对象游学回单位推广开展中医技术情况与培养对象的职务、医院的级别有关,有职务的优于无职务者,三级医院优于二级医院(P0.05)。结论四川省现行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方式时间短、深度不够,应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高学历人才以及中医护理临床教学师资的培养,建立长久的多渠道的中医护理骨干人才的培养机制,以促进本省区域内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开展,从而充分发挥骨干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宝娥  赵红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25-126,131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质量督导的实践效果,评价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临床科室设立督导小组,以保证和改进护理质量为目的,对临床护理工作设计的相关考核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对全院基础护理、病房及护理技能等护理质量评价进行评估,确定相关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并予以落实.确定“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结果督导实施后,医院的基础护理、护理技能及病房护理等护理综合质量及服务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护理质量督导,可有效改善医院护理综合质量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在评价过程中的有效性,对国内外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满意度问卷在指标制定、评价实施及评价结果应用各环节的利弊;并结合我国护理管理发展现状提出病人满意度问卷在评价护理质量时要明确护理质量的内涵,理清满意度与质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统一评价标准和分析方法,加强评价实施过程的监控,认真分析影响因素,合理利用结果指导护理质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