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外模型上,对人工养殖的葛仙米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考察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对葛仙米中藻胆蛋白粗提物、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藻胆蛋白、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都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但作用方式和抗氧化程度也有不同,在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中,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藻胆蛋白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在超氧阴离子清除试验中藻红蛋白≧藻蓝蛋白藻胆蛋白;在抑制脂质过氧化试验中藻红蛋白藻胆蛋白藻蓝蛋白。人工养殖的葛仙米中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及藻胆蛋白粗提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三者抗氧化方式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葛仙米藻胆蛋白提取工艺及藻蓝蛋白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葛仙米藻胆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葛仙米藻胆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NaCl浓度为0.24mol/L,pH7及提取时间为4.2h时,藻胆蛋白的得率最高,分别为7.004%,7.438%,5.924%;藻蓝蛋白的稳定性实验表明,藻蓝蛋白在30℃以下,酒精浓度在10%以下,pH值在6~8的范围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葛仙米为原料,研究葛仙米藻胆蛋白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以藻胆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中葛仙米粉粒径数、超声功率、处理方法、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共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结合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超声辅助处理方法(超声功率700 W),当葛仙米粒径数120目~200目、液料比58∶1(m L/g)、提取温度42℃、提取时间6 h时,葛仙米藻胆蛋白的提取率达到最大为26.13%,达到预测值的99.54%。采用一步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纯化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和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凝胶过滤色谱(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FC)、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UV-Vis),藻蓝蛋白纯度达到93%,藻红蛋白纯度83.5%。  相似文献   

4.
程超  徐会  李伟  张秋萍  汪兴平 《食品科学》2016,37(5):167-174
研究葛仙米藻胆蛋白对昆明小鼠的免疫增强活性。分别以100、300、500 mg/(kg·d)的葛仙米藻胆蛋白溶液剂量对小鼠连续灌胃30 d。然后分别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抗体、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等免疫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葛仙米藻胆蛋白可以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NK细胞活性、T淋巴系统增殖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2,IL-2)和IL-4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葛仙米藻胆蛋白处理组的小鼠DTH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葛仙米藻胆蛋白是一种潜在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5.
葛仙米藻蓝蛋白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非脂质体系抗氧化实验、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了葛仙米藻蓝蛋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葛仙米藻蓝蛋白对清除O2·、·OH自由基和H2O2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在体外反应体系中,葛仙米藻蓝蛋白能显著地降低MDA生成和血和肝中过氧化物的含量,起到保护细胞膜和红血球的作用。显示葛仙米藻蓝蛋白对小鼠肝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显著影响血浆的抗活性氧能力。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探讨了斗米虫蛋白对乳腺癌(4T1)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通过构建BALB/c-4T1荷瘤小鼠模型,观测实验期内各组荷瘤小鼠体质量及肿瘤生长的变化,利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仪观察各组小鼠体内4T1肿瘤细胞生长情况,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和各主要脏器指数。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斗米虫蛋白各剂量组荷瘤小鼠体重无显著变化,主要脏器质量和脏器指数也无统计学差异性,但肿瘤质量显著减小(p<0.05),斗米虫蛋白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3.08%、36.06%、21.63%。经活体生物发光成像仪检测,斗米虫蛋白各剂量组4T1肿瘤细胞的荧光信号相对模型对照组减弱,与肿瘤生长情况相一致。实验表明斗米虫蛋白具备体内抗肿瘤活性且对4T1荷瘤小鼠机体及各主要脏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葛仙米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炎和抗紫外活性进行体外比较研究。方法:通过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和TNF-α,比较葛仙米中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炎活性;通过Ultraviolet radiation B(UVB)辐照诱导NIH-3T3成纤维细胞损伤,考察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抗紫外损伤活性。结果:体外抗炎结果显示LPS能极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和TNF-α(P<0.01),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均能极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分泌的NO和TNF-α的含量水平(P<0.01),其中藻红蛋白抑制NO分泌能力高于藻蓝蛋白,藻蓝蛋白对TNF-α的分泌抑制作用高于藻红蛋白。体外抗紫外损伤结果显示UVB 4000 mJ/cm2可以成功诱导NIH-3T3细胞的紫外损伤,但是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对NIH-3T3细胞的紫外损伤并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葛仙米中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具有很好的体外抗炎活性,但两者对UVB诱导的细胞损伤并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程超  薛峰  李伟  汪兴平 《食品科学》2014,35(9):16-19
以葛仙米藻胆蛋白为原料,研究pH值、温度和光照对其色度和含量的影响,建立葛仙米藻蓝蛋白及其色度的降解动力学,结果发现pH 3色素溶液在可见光区几乎没有藻蓝蛋白特征吸收峰,随pH值增加藻蓝蛋白特征吸收峰值逐渐增强,至pH 6达最高,之后逐渐下降;pH值增加藻蓝蛋白特征峰有轻微的蓝移效应。pH 4色素溶液Hunter-b最小,其蓝色最深,且每种pH值色素溶液的Hunter-b差异极显著。藻蓝蛋白在50 ℃半衰期分别是60 ℃和70 ℃的8.09 倍和11.05 倍;而色度在50 ℃半衰期分别是60 ℃和70 ℃的29.17 倍和72.74 倍。  相似文献   

9.
宋擎  柴秋彦  张立伟 《食品科学》2010,31(13):273-275
利用荷瘤小鼠观察研究芦笋总皂苷对移植性肿瘤S180、H22 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和对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总皂苷对S180 和H22 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高剂量组对S180 和H22 抑瘤率分别达到39.53%(P < 0.05)和34.81%(P < 0.01),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叶瓜参多肽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SPF级昆明种小鼠通过皮下注射接种S180肉瘤细胞后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叶瓜参多肽不同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叶瓜参多肽剂量分别为45、85、170 mg/kg,连续灌胃10 d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胸腺、脾脏,计算抑瘤率与胸腺、脾脏指数,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组织结构及细胞生长。结果:叶瓜参多肽对小鼠S180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低、中和高浓度组对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5.58%、58.33%和7.39%,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抑瘤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低、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叶瓜参多肽通过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速度,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葛仙米藻红蛋白体外抗活性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葛仙米以其资源稀少、营养价值丰富,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而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为探讨葛仙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本文以野生葛仙米藻红蛋白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研究葛仙米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基础上,采用微弱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葛仙米藻红蛋白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为:粗提物>藻红蛋白>藻蓝蛋白;葛仙米藻红蛋白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为:H2O2自由基的清除率>·OH自由基的清除率>O2·自由基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2.
大豆乳清蛋白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豆乳清蛋白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小鼠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灌胃给予大豆乳清蛋白(高、中、低剂量分别为0.1、0.5、3g/kg.bw)。21d后,为了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各组动物均接种S-180细胞,接种后,实验组继续给样品10d,阳性对照组在当日和次日分别腹腔注射50mg/kg的环磷酰胺。10d后处死动物,观察肿瘤抑制率和脏体比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还做了碳廓清实验和简单的大豆乳清蛋白抗肿瘤的体外实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和3g/kg.bw大豆乳清蛋白组对荷瘤小鼠肿瘤抑制率分别为82.2%和53.9%;碳廓清实验中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6g/L和2.0g/L的大豆乳清蛋白作用HepG2肝癌细胞48h后能诱导该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大豆乳清蛋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蔷薇藻(Rhodella reticulata)是属于红藻门的一种海洋单细胞微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藻胆蛋白、胞外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文中研究了蔷薇藻的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能,藻细胞经过破碎,通过硫酸铵沉淀和DEAE Sepharose FF柱层析后,可以分离出较纯的藻蓝蛋白,纯化的藻蓝蛋白在620 nm处有一个最高的吸收峰,纯度为3.92,经SDS-PAGE电泳后,测得藻蓝蛋白含有α和β两个亚基,分子质量分别为18 ku和22 ku。蔷薇藻藻蓝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蔷薇藻纯化后的藻蓝蛋白比粗藻蓝蛋白具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扇贝糖蛋白(AIG)的抗肿瘤活性,选用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动物,通过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剂量的AIG(80,160,320 mg/kg bw)对肉瘤-180(S180)生长的抑制作用。设3个剂量组,1个溶剂对照组和1个模型对照组。结果表明,AIG在80,160,320 mg/kg bw 3个剂量水平对S180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呈剂量-反应关系。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1.83%,34.50%和36.36%;不同剂量的AIG均可抑制S180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且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与AIG的剂量正相关。当剂量为320 mg/kg bw时,AIG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效果最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AIG均可上调荷瘤小鼠外周血CD3+、CD4+的百分比及CD4+/CD8+的比例,且与AIG的剂量正相关。对CD8+的影响无剂量-反应关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CD3+、CD4+及CD4+/CD8+差异显著(P0.05,P0.01)。结果提示:AIG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该活性可能与其抑制荷瘤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上调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5.
龙须菜藻胆蛋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龙须菜藻胆蛋白粗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硫酸铵沉淀法提取龙须菜藻胆蛋白粗提物,经口给予小鼠100、200、300(mg/kg·d)的藻胆蛋白粗提物,连续灌胃15和30d后,分别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小鼠脾、胸腺指数和血红细胞SOD活性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藻胆蛋白粗提物能有效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刺激小鼠脾脏和胸腺器官的发育;且能极显著地提高血红细胞SOD的活性,降低LPO含量。结论龙须菜藻胆蛋白粗提物具有提高小鼠免疫能力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藻类作为一类具有经济价值的养殖对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培养。藻类藻胆体中的光能色素--藻蓝蛋白以天然的蓝色、广泛的生理功能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已被充分验证。然而,纯化的藻蓝蛋白水溶后易发生沉淀或解离,对温度、pH值、光照、离子等环境因素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在其色泽稳态方面,通过颗粒、乳液等纳米结构提高藻蓝蛋白的稳定性,从而在食品加工、生产和储运等过程中保持稳定。在其活性保持方面,通过对藻蓝蛋白进行物理、化学改性,或通过构建纳米载体递送藻蓝蛋白,以提高藻蓝蛋白的生物可利用度。此外,藻蓝蛋白具备荧光大分子的特性,在纳米壁材、金属纳米颗粒、荧光探针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本综述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藻蓝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脆江蓠多糖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脆江蓠多糖(Gracilaria chouae polysaccharides,GLP)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以GLP为受试物,考察其对S180肉瘤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同时通过测定小鼠机体免疫系统各项生化指标,初步探讨GLP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GLP对S180荷瘤小鼠具有较强的抑瘤活性,当小鼠的GLP腹腔注射剂量为100 mg/(kg•d)(以体质量计)时,抑瘤率达到34.75%,高于中剂量灌胃组(200 mg/(kg•d))的抑瘤率(31.35%)。同时,S180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极显著增大(P<0.01),GLP还激活了S180荷瘤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S180荷瘤小鼠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IL-10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GLP对免疫系统显示出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GLP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腹腔注射给药效果优于灌胃给药。GLP对小鼠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富锗大麦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S-180 肉瘤模型,富锗大麦苗连续灌胃12d,观察其对荷瘤小鼠瘤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同时采用MTT 法研究富锗大麦苗体外对小鼠S-180 肉瘤细胞及小鼠SP-2 骨髓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富锗大麦苗高剂量组可明显抑制小鼠体内S-180 肉瘤的生长(P <0.05),抑瘤率为68.52%,且明显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 < 0.05);富锗大麦苗具有明显的抑制小鼠S-180 肉瘤细胞及小鼠SP-2 骨髓瘤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且与富锗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富锗大麦苗在体内和体外都有明显的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苦参总碱对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苦参总碱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通过苦参总碱对荷S180肉瘤和H22肝癌小鼠的瘤重和生存时间影响的研究, 观察了苦参总碱的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苦参总碱剂量中生药含量在8 g/kg以上能抑制荷S180和H22小鼠瘤体的生长,其抑制率可达30 %, 从而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表明苦参总碱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革皮氏海参总皂苷(Total tr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Pearsonothuria graeffei,TGPG)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GPG对小鼠肉瘤细胞系S180、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和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S180实体瘤小鼠动物模型,评价TGPG对S180肉瘤的生长、免疫器官指数和机体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TGPG在体外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S180、Caco-2和Hela的细胞活力,且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TGPG在体内能显著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平均抑瘤率为47.01%;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力(p0.05)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p0.05)。结论:TGPG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氧化水平,抑制体内外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