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虾钳样复拇指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拇指畸形是一种较为多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生率约为0.08.0,18‰。该畸形分类方法较多,1969年,Wassel将复拇指畸形分为七型,龙虾钳样畸形常出现于Ⅲ、Ⅳ型中。2000年以来,我科共收治了6例龙虾钳样复拇畸形,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复拇指畸形的分型及手术治疗的术式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先天性拇指畸形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其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拇指的外形和功能。多拇指畸形是由拇指多种异常结构所组成:漂浮拇指,拇指发育不良,拇指内收畸形,关节偏斜,拇指伸指力弱和关节不稳定等。综述有关文献,并结合我院治疗拇指畸形的经验,对复拇指畸形的分...  相似文献   

3.
复拇指畸形391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拇指畸形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总结20年来经手术治疗的复拇指畸形391例病例,就其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和术后继发畸形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3例(137侧),随访时间为2-15年,参照Kawabata评分方法,优52例(58侧),良36例(40侧),差35例(39侧)。其中从生后6个月-1岁手术者随访到45例(51侧),优22例(24侧),良15例(17侧),差8例(10侧)。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7例(55侧)。结论复拇指畸形的手术年龄应选择在生后6个月-3岁为宜,术前详细评估、术中正确处理和术后长期随访是复拇指畸形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复拇指畸形是一种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国际手外科协会将其划入“孪生畸形”或“多指畸形”的范畴,发病率为0.08%o~0.18‰_l。]。拇指在仝手功能中约占40%,所以在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治疗中拇指功能与外形的修整非常重要。本文就复拇指畸形的分型与手术治疗、特殊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及术后继发畸形的原因等方面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Ⅱ~Ⅳ型拇指重复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6例Ⅱ~Ⅳ型拇指重复畸形的患儿,采用将二个复拇指在相对面之间做软组织、指甲的部分切除,保留一侧复拇指的指骨,形成一个两侧带有完整甲襞拇指指甲的拇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年,指甲生长正常,指甲中间无明显的劈裂及“纵脊”形成,外形与健侧拇指相近,拇指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活动与术前相同.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合并后的拇指外形明显好于单纯切除一侧复拇指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拇指重复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手指先天性畸形较多见,复拇指畸形是先天多指畸形中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生率为0.08‰~0.18‰,复拇畸形有多种类型。我科自2003年以来收治8例特殊Ⅵ型复拇畸形患者。手术采取两指不同组织移位组合矫正复拇指,功能和外形得到改善,减少术后再次发生畸形,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特殊检查在复拇指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复拇指畸形特殊检查的诊断评价。方法:为14例复拇指畸形术前摄X线平片、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以对复拇指畸形的骨畸形、动力畸形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结合术中的病变对照比较。治疗则采取截骨、重建肌腱附着点及保留主干血管等方法矫正畸形。结果:术中发现骨畸形13例,主干拇指肌腱附着点异常或缺如者14例,血循环由主干血管供应者11例。结论: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是综合评价特殊复拇指畸形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预防术后继发拇指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复拇指单纯切除后遗畸形的整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拇指单纯切除后遗畸形,往往导致手部功能的障碍。从1988年1月起,共收治9例有后遗畸形的病人,对拇内收畸形,关节偏斜和伸拇无力等畸形作了综合整复治疗,功能和外形均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复拇指畸形矫治术后的继发性畸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手术后的继发性畸形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2例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经矫治术后出现拇指侧偏、内收、虎口狭窄、骨骺残留等继发性畸形的患者,进行拇指指间关节融合、掌骨截骨、骨骺切除、虎口成型、拇短展肌止点重建等手术;以纠正畸形、改善拇指的外形及功能。结果术后随访3至6个月,除1例较术前稍有改善外,11例拇指的外形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对指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先天性复拇指畸形单纯手术切除后又出现继发性畸形,和过早(2岁以前)手术有关。患儿手指细小,组织结构辨认不清,可导致畸形矫治不彻底而出现继发性畸形。作者认为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时机在2—6岁为好,畸形复杂者在学龄前手术为佳。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三节指骨拇并复拇畸形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18岁。因双手拇指末节指骨尺偏并左拇多指畸形18年入院。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双手拇指末节指骨尺偏并伴有左拇多指畸形,随年龄增长,畸形加重,做精细活动时稍有影响,为追求美观和改善拇指功能而入院治疗。临床检查:左手复拇并指畸形,桡侧指体细小(有独立指甲,可扪及三节指骨至掌指关节)为赘生指;尺侧指体粗大,较右拇大小相近,为主干拇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特殊的WasselⅥ型复拇指畸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0年以来,本院共治疗9例(12侧)特殊的WasselⅥ型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患者,均在掌骨截骨拇指移位的同时,重建大鱼际肌止点或拇收肌止点的手术方法。手术平均年龄9.5岁。[结果]本组病例随访7例(9侧),随访时间为2~12年,平均5年6个月。参照Kawabata评分方法,优5例(7侧),良1例(1侧),差1例(1侧)为手指瘢痕挛缩。[结论]对特殊的WasselⅥ型复拇指畸形的患者采用掌骨截骨拇指移位的同时,重建大鱼际肌止点或拇收肌止点的手术方法设计合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带血管蒂漂浮指皮甲瓣转移矫正复拇指畸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带有漂浮指的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带血管蒂的漂浮指皮甲瓣转移至存留拇指以矫正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结果2例患拇术后均存活,外形明显改善,并保持了拇指的伸屈功能及感觉。结论通过手术方法将外形基本正常但无功能的漂浮指与畸形但有功能的存留指合二为一,是矫正带漂浮指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告复拇指畸形治疗中骨关节的处理疗效.方法 对52例65指复拇指畸形的患者,针对不同类型,采用截骨关节矫形、侧副韧带肌腱修复重建和指套状瓣修复存留指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拇指关节外形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到38例47指,随访时间为5个月至9年,其中4例4指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经过2次手术后,得到良好矫正.其余43指,术后拇指外形和功能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优良率为91.5%.结论 复拇指畸形治疗中,关节的处理是矫形手术的关键,如处理不当会导致术后继发性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拇畸形术前拇指正位和斜位X线表现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复拇畸形患儿355例(复拇指391个).男230例,女125例;年龄4个月~12岁3个月,中位年龄14个月;36例为双侧畸形.依据复拇畸形Wassel分型方法,患指包括Ⅰ型和Ⅱ型68个、Ⅲ型和Ⅳ型231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术后出现的继发畸形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5例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经矫形术后残留拇指偏斜,虎口狭窄,瘢痕挛缩,骨、软骨及骨骺残留,韧带及动力系统不均衡等继发性畸形的患者,进行切除异常残留骨、软骨组织,截骨矫形等重建拇指正常轴线;肌腱修复或转位等重建动力系统平衡;彻底松解挛缩的瘢痕组织、虎口开大等改善拇指的外形及功能的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本组15例均保留拇指外形,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早期矫形手术后继发畸形,与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术者操作水平等因素有关,再次有效地矫形手术能纠正畸形、改善拇指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复拇指畸形临床上较常见。我们在对50余例的诊治过程中,曾遇到1例拇指除有正常指甲生长以外,于拇指末节桡侧又赘生出一指甲状物,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2011-2013
[目的]探讨利用带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4年9月共收治21例先天性多拇指畸形患儿,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皮瓣移位的手术方法矫形。[结果]所有带血管神经蒂皮瓣成活、拇指血供感觉良好,21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矫形拇指接近正常指:其大小形态、功能均恢复良好,骨的X线轴线正常,特别是移植后的皮瓣或矫形拇指感觉正常。[结论]利用带血管神经蒂皮瓣修复拇指多指畸形,是修复拇指多指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软组织矫形在先天性复拇指畸形(Wassel分型Ⅱ、Ⅲ、Ⅳ型)矫治中的疗效.方法 对78例83指按照Wassel分型属于Ⅱ、Ⅲ、Ⅳ型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患儿,在处理骨骼的同时对指伸、屈肌腱行松解和力线重建、侧副韧带重建、拇短展肌止点重建及利用废弃指轴型皮肤复合组织瓣修复残指外观等处理.术后随访观察拇指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72例76指获得随访,6例7指失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其中4例5指出现继发畸形,经再次手术矫形后,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其余71指术后拇指外观及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优良率为93.4%.结论 在复拇指畸形的矫治中软组织综合矫治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先天性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的一个家系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原因.方法 在患者家系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极化活性区(zone of polarizing activity,ZPA)调控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 体检发现,患者存在单侧或双侧拇指的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部分患者还可合并轴前和轴后的多指畸形.病因研究提示,在所有患者ZPA调控序列的第105位碱基对上发现了C→G的点突变.结论 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家系患者由ZPA调控序列的第105位碱基对上C→G的点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先天性拇指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988年起,对56例先天性拇多指畸形,先天性拇板机指及先天性拇巨指症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拇指赘生指切除、副指皮瓣转移,多拇残端修整术治疗拇多指畸形;巨指截指及整形术治疗巨指症;增厚狭窄腱鞘切除术治疗先天性拇板机指。结果:术后随访2-10年。(1)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主干拇指外形改善,拇外展充分,对指功能良好。(2)拇指板机指:拇指伸屈自如,发育满意。(3)先天性巨指症1例:示、中指巨指切除,拇指远节截除,近节缩短整形,术后外形欠佳。结论: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以改善畸形、恢复拇指功能。先天性板机指明确诊断手术疗效佳。先天性巨指症采用截指方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