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莪术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能破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经闭、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莪术主要含有姜黄素类、莪术醇、β-榄香烯、莪术二酮等单体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就莪术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姜黄素、莪术醇、β-榄香烯的抗炎、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内姜黄素制剂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明艳 《天津药学》2010,22(4):48-49
姜黄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姜黄素(curcumin)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已被广泛用作色素、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由于其具有药理作用广、毒性低而具有广阔的药物应用前景。实验证明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突变、抗炎、抗氧化、保肝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但是,由于姜黄素稳定性差、溶解度小、体内生物利用度低、用药量大而限制了姜黄素的推广使用。如何改善姜黄素上述缺点,制备生物利用度高、用药量低的高效、强效制剂,已经成为近年来药剂工作者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为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保肝等药理活性,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化学防癌剂。对其药理活性、作用机理和体内代谢过程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姜黄在传统医学中有多种作用,可内服或外用。近年的研究不仅证明了姜黄的传统作用,而且还揭示出了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姜黄素,姜黄素类似物及挥发油是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保肝,治疗创伤,抗癌,抗病毒等活性。尤其是姜黄素的HIV作用令人鼓舞,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姜黄的不同提取物和姜黄素对7种疾病进行了临床试验,均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HIV病毒、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等作用。从姜黄素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体内代谢过程、新剂型研究进展、临床运用实验等方面进行归纳,探讨姜黄素开发成外用制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张琳  王金玮  尹丽  包子威  英锡相  张纯刚 《药学研究》2022,41(4):242-244,267
姜黄素(curcumin)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姜黄素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包括近年来被发现的较强的抑制胃癌扩散的效果。姜黄素抑制胃癌的作用机理主要有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诱导细胞凋亡以及逆转化学药物的耐受性,本文从细胞水平上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阐述其作用机理。由于姜黄素具有水溶性差以及口服利用度低的特点,因此临床上通常优化姜黄素的剂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张庆云  莫曾南 《中国药房》2009,(33):2631-2633
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亚洲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的药用历史悠久,还被广泛用于色素、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研究显示,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突变、抗增生、抗炎、抗氧化、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免疫调节、保护肝脏和肾脏及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姜黄素所显现出来的生物化学特性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化学预防剂和抗癌剂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8.
姜黄植物根茎一般经过加工作为食品辅料使用,而其药用价值也很早就被开发出来,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印度、泰国等地的传统医学将姜黄应用于多个方面。姜黄植物根茎主要化学成分是:姜黄素,莪术酮,莪术二酮,芳姜黄酮,吉马酮等。这些主要活性成分,经大量研究证明,他们具抗氧化、抗肿瘤、治疗2型糖尿病、抑制血栓形成、治疗抑郁症、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近年来姜黄属植物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涉及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其近两年国外有关姜黄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最新作用机制的研究作如下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姜黄素(curcumin)提取自姜黄Curcuma longa根茎,在体内外药理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胃癌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姜黄素抗胃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胃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抑制细胞侵袭及迁移、诱导活性氧产生、抑制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化疗增敏及逆转化疗耐药、减少胃酸分泌等。就姜黄素抗胃癌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及抗胃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传统中药姜黄(Curcuma longaL)的根茎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凝、抗炎及抗肿瘤等[1],且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即使在高剂量下也没有明显毒副作用[2].目前,姜黄素作为拮抗诱变剂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3].氟尿嘧啶(5-Fu)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嘧啶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研究结果表明,5-Fu除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和肝损害等毒副作用外,还对人体的遗传物质具有诱变作用[4].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是中药姜黄根茎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疏水性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可用于治疗肿瘤、糖尿病、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肝病等,其中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如靶向调节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和相关靶点,姜黄素的药物代谢和代谢产物、结构修饰及衍生物、新型药物递送系统,以及姜黄素的临床研究现状,包括姜黄素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希望通过综述姜黄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以揭示其临床应用前景,也为其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黄素是姜黄中一种小分子多酚化合物,是姜黄发挥生物活性的最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非编码RNA(ncRNA)作为姜黄素潜在的治疗靶点被广泛研究。姜黄素可通过ncRNA影响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关键信号通路或直接作用于相关蛋白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综述了姜黄素参与调控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情况,希望对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产姜黄药材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国产市售姜黄药材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和UV法测定17批姜黄产地或商品药材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并测定了挥发油、醇浸出物含量、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水分等常规检验项目。结果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但各单一指标成分(如: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的分布比较均匀;常规理化试验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或市场商品姜黄药材的质量差异大。结论姜黄素类含量及挥发油等常规试验指标可用于姜黄药材的综合评价和化学质量标准化。  相似文献   

14.
姜黄(Curcuma longa,L.)系姜科姜黄属植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药用其根茎,主要含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挥发油等成分。国内、外对姜黄素的成分测定、药理、药效学研究报道较多,但对挥发油的研究报道较少。近年来报道姜黄挥发油有强效抗真菌作用,引起社会的关注,配制的单方及复方制剂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测定在国内、外文献中虽有论及,但因姜黄产地不同,结果也仅供参考。笔者等从福建产姜黄中提取了姜黄挥发油,并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持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和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的提取分离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黄素是姜黄属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发潜力.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目前有多种方法从植物中提取精制姜黄素.对近年来研究姜黄素的酶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提取方法,聚酰胺吸附、大孔树脂吸附等分离方法及其在保护心...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前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体内代谢速度快、溶解度不高、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以姜黄素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大量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评价,以解决姜黄素存在的缺陷。本文从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连接链的角度进行分类,分别对1,4-戊二烯-3-酮类、环酮类和查尔酮类姜黄素类似物的设计合成、活性测试和构效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姜黄素类似物的设计合成进行展望,为开发更为高效的姜黄素类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管粥样硬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参考大量文献,对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出姜黄素可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制备成不同剂型等方法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是以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甘草酸铵盐)为主药,配以甘氨酸、L-盐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成分组成。由于其具有抗炎、抗过敏及保护膜结构等作用,且无明显皮质激素样不良反应的优点,被临床广泛用于免疫调节、促进胆红素代谢、抑制病毒性肝炎、改善肝功能、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等。本文主要综述其药理作用及近几年来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1药理作用1.1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邵益丹等[1]在家兔耳  相似文献   

19.
刘宗易  彭明利 《药学研究》2022,41(10):673-677
姜黄素作为中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对炎症、肿瘤、代谢类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均显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临床应用。围绕姜黄素的结构修饰一直是药物学家的兴趣所在。本文就近五年姜黄素类化合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发姜黄素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内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明确而广泛的药理作用,但因其溶解度差、结构不稳定,生物利用度极低。主要通过对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内代谢途径及其相关代谢产物进行综述,以明确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并提出姜黄素发挥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可能与其通过自身氧化和催化氧化过程产生的双环乙酰丙酮结构有关。因此对姜黄素代谢产物进行药动学及相关药效研究,能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关键的基础性数据,也具有更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