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俯卧位的辅助治疗效果及防止因俯卧位而诱发的肩、颈、腰椎病。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俯卧位、低头坐位、低头站立位、夜间健侧眼卧位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俯卧位方式。比较两组舒适率、承受率及因特殊体位而诱发的肩、颈、腰椎病。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肩、颈、腰椎病;对照组6例发生手麻、肩痛,不同程度的诱发了肩、颈、腰椎病。结论通过指导患者采取新体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避免了强迫体位带来的不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仰卧和俯卧位心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俯卧位治疗COPD患者肺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COPD患者行仰、俯卧位高分辨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位于心脏下方肺组织的体积,及仰、俯卧位状态下肺功能,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仰卧位时,左肺的(242.60±72.11)mm~3、右肺的(156.49±76.54)mm~3肺组织位于心脏下区;俯卧位时,左肺的(7.74±9.55)mm~3、右肺的(12.21±11.41)mm~3肺组织位于心脏下区。俯卧位时肺功能明显优于仰卧位。结论:俯卧位时位于心脏下方的肺组织明显减少,可显著改善人体的肺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在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P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干预,实验组给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静息时及用力排尿时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均短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中焦虑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HAD中焦虑、抑郁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PFD患者盆底功能,改善其心理状态,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临潼矿泉对抗震救灾人员的颈腰背痛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临潼矿泉全身浸浴,1次/d,共治疗15次.结果 治愈49名,显效113名,有效73名,无效2名.结论 临潼矿泉通过机械刺激、温热刺激、化学成分作用于人体,对抗震救灾人员的颈腰背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 genation,ECMO)主要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俯卧位通气治疗可改善通气灌注不匹配、肺部补充、均匀通气、更好的肺分泌物引流和更好的气溶胶药物输送[1]。70%~8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俯卧位后氧合明显改善[2]。重症患者救治行ECMO治疗时联合俯卧位通气可有利于重症患者体位引流和氧合改善,缩短ECMO应用周期,加快患者疾病康复进程,降低患者死亡率[3]。  相似文献   

6.
距小腿关节是人体中比较复杂和重要的关节,发生损伤的几率很高。对于距小腿关节损伤,虽然多数人通过治疗可以康复,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将转为慢性损伤或伤残。有鉴于此,探讨距小腿关节损伤的机制、找出距小腿关节损伤的原因及掌握预防的措施,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大众体育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490例中,年龄16~50岁,其中男性300例,女性190例,全部为单侧发病,临床表现为晨起后颈部或上背部肌肉酸痛,逐渐加重,颈活动受限,斜颈,头颈及手臂活动时疼痛加重,一侧颈肌僵硬,有明显压痛点,病程为1小时~2天。我们采用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监制、重庆医用设备厂生产的TDP—J型治疗仪进行治疗,其方法如下: 治疗时,患者取坐位(头伏于床上)或俯卧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俯卧位腰椎手术致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行俯卧位腰椎手术并发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6月行腰椎后路切开减压植骨固定术193例,其中1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经积极治疗和热敷、屈髋及足踝、足趾、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康复护理后均治愈。结论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基本保证。俯卧位腰椎手术股外侧神经损伤后积极的治疗和做好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3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及其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经俯卧位通气治疗后,2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顺利转出ICU。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加之强有力的护理措施,促进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距小腿关节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距小腿关节是人体中比较复杂和重要的关节,发生损伤的几率很高。对于距小腿关节损伤,虽然多数人通过治疗可以康复,但仍有20%左右的患将转为慢性损伤或伤残。有鉴于此,探讨距小腿关节损伤的机制、找出距小腿关节损伤的原因及掌握预防的措施,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大众体育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创性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BOMEDNCCOM_3),选择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阻滞组。分别在麻醉和手术前后仰卧和俯卧体位时对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了监测,目的在于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俯卧位手术时对人体循环功能的影响,以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结果发现:(1)全麻下俯卧位手术对人体循环影响轻微;(2)硬膜外阻滞下平面达T_(6~8)~S时,仰卧位时循环系统各项参数无明显变化,改俯卧位时发现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等6项循环系统参数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新方法对治疗急性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患者78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采取侧俯卧位新方法与仰卧位交替,对照组采用常规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结果实验组在病程、热退、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方面明显早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侧俯卧位新方法对促进急性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康复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颈围领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及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围领早期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指导作用。方法指导患者掌握颈围领的选择、正确使用法、注意事项、皮肤保护、颈操锻炼等康复措施,运用疗效观察表追踪治疗效果。结果562例中显效221例(38.3%),有效261例(46.4%),总有效率84.7%。结论颈围领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实施康复指导是保证疗效关键。  相似文献   

14.
眼科护理学     
070338玻璃体切割术后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的应用/丁体英…//护理学杂志.-2006,21(20).-34~35将玻璃体切割术后需面向下体位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俯卧体位,观察组使用气垫作为额面部支撑。观察两组俯卧位的时间、不适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保持俯卧体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眼睑水肿发生情况及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颈腰疼痛出现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提示: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应用于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体位支撑,减少了不适反应,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祁世曼 《护理研究》2013,27(2):151-152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心脏术后顽固性低氧血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心脏术后发生顽固性低氧血症病人给予俯卧位通气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经俯卧位通气治疗后病人顽固性低氧血症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顺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CU)。[结论]俯卧位通气及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改善病人顽固性低氧血症症状,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部推拿、拨伸牵引等康复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80例中,治愈43例(53.75%),有效34例(42.50%),无效3例(3.75%),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康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取俯卧位机械通气实施方法及护理程序。主要是对患者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制定操作程序,加强气道、各管道、皮肤等护理,采取俯卧位16-24 h/次,疗程2-4次。20例患者仅1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氧合下降,心率加快迅速转换回仰卧位,其余19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氧合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最终撤离呼吸机,未发生并发症。认为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患者肺的氧合状态,熟练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地转换患者体位,加强俯卧位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震动排痰等胸部物理治疗,结合早期康复,密切监测,轮流身体受压点缓解压力,是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内踝截骨入路带血管蒂舟骨瓣转位治疗距骨颈骨折疗效。方法:15例距骨颈骨折,采用内踝截骨入路带血管蒂舟骨瓣转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按Weber评分标准,优7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3.3%。均获骨性愈合,无距骨缺血性坏死发生。结论:经内踝截骨入路带血管蒂舟骨瓣转位治疗距骨颈骨折显露良好,复位方便,能有效防止距骨颈骨折后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9.
距骨颈骨折不常见,洽疗经验大多只限于少数病例,因此治疗结果不一,效果也不尽满意,尚存在有距骨缺血坏死及骨关节病等并发症问题,以下拟就距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早产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在喂奶后20min置俯卧位,头部抬高倾斜15°,四肢呈蛙状,头偏侧(左右交替);对照组喂奶20min置仰卧位,头转向一侧,下肢弯曲,双足自然摆放,颈下无支撑物,避免颈部伸展.两组均每2~3h改变体位1次.结果:出生后7d,治疗组胃潴留液少,进奶量增加多,体重增加明显,安静睡眠时间长,腹胀、呼吸暂停发生率及病死率低,治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采取俯卧位治疗护理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