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以越南大叻疯狂屋为切入点,以塑性建筑的典型实例,分析了塑性建筑的含义和设计手法,探讨了塑性建筑和仿生建筑的联系,指出新建筑技术条件下在塑性建筑基础上打造生态建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发展与新建筑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例证法,从技术美、场所性、象征性等方面对努维尔的建筑作品进行了剖析,以探求新建筑文化的建构与建筑创作中科技与情感的平衡.努维尔的建筑除了反映高科技的时代精神,还彰显了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历吏延续性.努维尔赋予理性的现代技术以浪漫的诗意,其建筑作品展现了优美而且合理的建造逻辑的建筑形式.努维尔为人创造生活和交往的场所,其建筑特色借助建筑形象及其周围环境所蕴含的神韵、尺度和风格等显示出来.建筑师应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找出交汇点,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技术、文化特色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3.
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建筑形式也出现了“国际式”,各地城市建筑千篇一律,特别是在世界文化趋同形势下,地域民族文化几乎被淹没,地域建筑创作受到冷落与排斥,营造新时代地域建筑是当代建筑师应负的责任.分析了地域建筑全球化的历史背景,阐述了新地域建筑应具备的新内涵,并探讨了当今地域建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徽派建筑理念是以徽派建筑为基因的设计理念,为保持黄山市城市风貌统一,促进徽派建筑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代大跨建筑的设计创作,可引入新徽派建筑理念,从尊重总体环境、推敲建筑功能、化解建筑体量、利用细部隐喻几方面来实现徽派建筑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作者提出的两种抗震抗风振动控制建筑新体系,即柔性抗震控制建筑新体系和组合抗震抗风振动控制建筑新体系,阐述了两种抗震抗风振动控制建筑体系控制的机理,并得到一些重要结论.本文所述的两种抗震抗风振动控制建筑新体系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新艺术”建筑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风靡于本世纪初的“新艺术”风格,是哈尔滨建筑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风格类型之一。通过西欧,俄罗斯,哈尔滨“新艺术”的比较,研究探讨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特征与类型,并由此得出对新建筑美创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徽派建筑理念是以徽派建筑为基因的设计理念,为保持黄山市城市风貌统一,促进徽派建筑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新徽派建筑与徽派建筑传承关系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新徽派建筑创作理念,并以大跨建筑的设计实践为例,探讨新徽派建筑理念在大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探索为新徽派建筑创作提供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艺术运动中出现的建筑形式,在西班牙被称为“现代式”,而巴塞罗那则汇聚了“现代式”建筑的主要作品,虽因其没有解决功能问题而一显即逝,但它们却独一无二,如梦如幻,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回味,结合巴塞罗那的历史对巴塞罗那“现代式”建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体育建筑的快速发展,体育建筑的建筑形象与结构形式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对体育建筑的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点评相关实例,指出体育建筑的建筑形象塑造中空间与结构的影响,体育建筑的建筑形象塑造主要依赖于对结构形态美的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关系的阐述,论述了建筑技术对建筑艺术发展变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表现常常相互制约。本文结合金属建筑结构具有高效的结构工作性能、独特的美学特征等特点,从建筑理念、建筑艺术、建筑空间等几个层面试图寻求金属结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契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外国建筑师在中国设计了大量建筑作品,这些建筑在造型、功能、结构与美学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的近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区别,研究这些建筑作品取其精华,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建筑创作中的几种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我国建筑界还没有形成设计流派,但近20年来的建筑创作已虽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倾向,积极的创作走向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技术审美的向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及对建筑理论的探索;但是,以商业品味为标准,以快餐式套路为手段的形式本位也甚嚣尘上,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以认识当前建筑创作中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建筑语言、建筑意象、建筑意境这三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清它们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正确认识建筑创作的目的性、揭示建筑艺术的美学主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研究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并比较分析现代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充分阐明了建筑语言的应用是建筑意象生成的物质手段、建筑意象的生成是建筑意境产生的传达媒介、建筑意境的创造才是建筑创作的美学主题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而为今日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性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室内设计蓬勃发展,但一些设计师以及大众因对建筑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理解,对室内设计与装饰设计之间的概念模糊,及对与之相关的时代、文化、艺术的理解不够,仍存在诸多问题。从以上几方面来阐述室内设计就是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和深化,它与建筑设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结构美学与建筑艺术表现的关系探究成为当代建筑设计思潮中所讨论的一种新趋势。从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运用出发,结合结构的本质及其对于艺术的作用,寻找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之间依存互动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实例进行解析,探求结构美学表现建筑艺术设计的实际意义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对时尚的思考 ,从建筑美学释义的角度 ,剖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倾向。强调建筑需要表现 ,但这种表现不应脱离建筑美的本义及其固有的内在的建筑美学法则  相似文献   

18.
在世纪之交的时期建筑学如何发展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建筑学多限于建筑功能和艺术贩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环境发生的变化,传统建筑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应从人类社会环境出发去探讨建筑学的发展,也就是建筑学要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就是社会建筑学的提出,建筑创作也要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计算机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画图,而是随着计算数字化技术在建筑领域内的快速运用,设计和建造的关系正在数字化技术的共同平台上得以重新整合.建筑师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改变的不只是建筑的面貌,也包括了建造、设计方法等各种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建筑小品在环境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论述了建筑小品在艺术上的特色和设计手法,强调建筑小品应密切结合环境,意境优美,尺度适宜,题材幽默。亲切。最后阐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小品应展现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