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癌症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而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了解心理治疗在癌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量表对46例癌症患者进行测验,然后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后再复查,对比前后测查数据.结果 心理治疗能显著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结论 国内癌症患者对心理治疗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治疗依从性低.如何更好地把心理治疗介入到癌症治疗中去是目前我国癌症康复治疗过程中有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情志的作用,为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癌症心理障碍患者86例,通过让癌症患者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来分析患者心理问题,对症给予心理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癌症患者心理障碍明显减轻,配合治疗的主动性显著提高。SCL-90值中只有躯体化和焦虑的因子分高于常模,其它分数都有显著的减少,SAS、SD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癌症患者心理状况,对癌症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障碍相关因素和治疗对策。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76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测评,主要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进行心理治疗前后各项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措施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整体康复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牛银玲  邵小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X):60-60,125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障碍相关因素和治疗对策。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76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测评,主要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进行心理治疗前后各项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措施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整体康复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4 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心理治疗组,常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化疗、放疗及支持治疗; 心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综合运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定.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 心理干预组第8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对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4例和心理干预组2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心理于预组同时配合综合心理治疗共2周.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结果 乳腺癌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与正常人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 01).心理干预组第3周(SDS)(21 2±3 7)SAS(13 6±5 8)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胃肠反应减轻.结论 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可显著减低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胃肠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心理治疗在癌症患者综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入院肺癌病人随机分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研究组在躯体治疗同时,加用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躯体治疗,三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为研究组显效率93.3%,对照组为76.7%,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癌症患者适时进行心理社会干预,能更有效改善情绪,控制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乳腺癌根治术病人的心理状态,讨论常规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在护理中的意义.方法 分为两组,两组均针对性施以相应的常规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悲观自评量表评估治疗后效果.结果 给以心理干预后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或0.01).消除了不良心理反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加强与病人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使患者的身心症状得以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从而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治疗疗效,为截肢患者提供心理康复指导.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00例截肢患者在心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截肢患者SCL-90测试结果各因子分明显大于常模,而心理治疗后的各因子分明显减小.结论:心理治疗对于截肢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其疗效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西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在重度烧伤患者各期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心理疏导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心理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在烧伤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心理干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的焦虑自评量表计分、抑郁自评量表计分、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功能康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病人出院1年后的SF-36量表得分。结果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抑郁自评、住院天数等统计指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健康评价则高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在重症烧伤患者各期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医心理疏导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疑虑、敌意、抑郁情绪,对临床康复和心理康复都有积极的意义,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冯志瑀  蔡茜虹 《广东医学》2005,26(6):804-805
目的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45例ESR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将患者以60岁组为界分组评分,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心理治疗12周后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ESRD患者存在着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0岁和<60岁的患者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恐怖、焦虑等项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ESRD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心理障碍也有一定差异;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各因子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总有效率达82.2%。结论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ESRD患者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疗法对癌症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60例癌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进行观察对比.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音乐疗法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SDS和SAS评分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癌症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干预,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其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姜霞 《大家健康》2013,(10):169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抑郁和焦虑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0例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和过程的心理特征,制订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应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较心理护理前低。结论:对放化疗后癌症患者应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神障碍心理治疗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剑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3):321-322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精神障碍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伴有心理障碍者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124例,除药物治疗外,辅助心理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心理状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SCL-90、HAMD、HAMA评分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伴有精神障碍者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心理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R)、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 (MHLC)对广州市 4个血液透析中心的 12 5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研究 ,并与美国、加拿大相同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本组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美国和加拿大同类患者 (P <0 0 1)。故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应兼顾患者的心理治疗 ,同时改善病人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 ,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恶性肿瘤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与心理干预的关系.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7例癌症康复期患者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种类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运用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和认知行为干预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癌症康复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干预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心理治疗技术治疗儿童少年期心理障碍。方法:通过分析100例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的特点,运用心理治疗儿童少年心理障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结果:进行心理干预后,儿童少年期心理障碍患者疗效显著,药物的依从性高。结论:根据儿少期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治疗计划,会增强患儿自信心,配合治疗,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7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心理干预组(37例).一组采用常规化疗加中药治疗方案,另一组在常规化疗中药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治疗前后采用QLQ-CCC进行检测.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 肺癌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化疗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日常活动影响、社会功能障碍等4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3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的心理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定 ,以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计划。方法 对 38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心理会谈方式 ,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碍类型 ,分析其心理变化过程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该组 (观察组 ) 38例患者与 4 0例健康自愿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 ,针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障碍因素主要为焦虑、抑郁等心理特征。 3个量表总因子、单因子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心理干预后 ,SCL - 90总分及单因子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焦虑、抑郁心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受者对异体肾的容受性 ,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心理治疗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分组肿瘤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研究组在躯体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躯体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研究组CR+PR94.00%,对照组CR+PR76.00%,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心理治疗肿瘤能减轻心理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