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玉梅 《企业导报》2010,(4):142-142
正确理解鉴证业务、鉴证对象、鉴证对象信息、责任方、预期使用者、保证业务等主要名词有利于我们学习好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分析了审计业务关系中的博弈动因,并构建了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三方关系人的博弈模型。提出要想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失败需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制度,提高监管效率等。  相似文献   

3.
审计三方关系解析:基于社会责任观的信息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预期使用者与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管理层之间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传统的受托责任理论无法解释新的审计三方关系。笔者认为以社会责任观为基础的信息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方面,社会责任的对象包括预期使用者;另一方面,责任方信息的验证和审计信息的提供构成预期使用者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由于预期使用者与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管理层之间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传统的受托责任理论无法解释新的审计三方关系。笔者认为以社会责任观为基础的信息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方面,社会责任的对象包括预期使用者;另一方面,责任方信息的验证和审计信息的提供构成预期使用者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审计理论一直认为,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以及审计业务委托人,而在新修订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则认为鉴证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是指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执业准则颁布之后,在审计活动关系人问题上,理论上已经完成了由老的三方关系人到新的三方关系人的理论嬗变。对此,文章一方面认为,理论上的这一变化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的;同时也认为,新三方关系人理论的出现并非意味着老的三方关系人理论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审计三方关系人的理论嬗变及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审计理论一直认为,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以及审计业务委托人,而在新修订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则认为鉴证业务涉及的三方关系人是指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执业准则颁布之后,在审计活动关系人问题上,理论上已经完成了由老的三方关系人到新的三方关系人的理论嬗变。对此,文章一方面认为,理论上的这一变化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的;同时也认为,新三方关系人理论的出现并非意味着老的三方关系人理论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邹群 《财会月刊》2005,(12):23-25
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审计业务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发挥有效的鉴证作用.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引入财务报表保险制度进行了阐释,通过对制度变迁影响的各方利益与成本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引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在上市公司审计委托代理关系中将导致审计质量不能满足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客观需求。如何避免委托公司与代理事务所合谋舞弊是审计研究领域极为关注的问题。基于审计质量实为各参与者进行多阶段相互博弈的结果,文章构建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管理层与政府监管机构三方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发现三者间的行动策略存在相互作用且会影响审计质量。进而提出提升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正确认识市场局限性是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谭兵 《事业财会》2003,(5):44-45
独立审计制度的产生根源在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委托者(所有者)为减少代理成本会要求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代理人(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鉴证,而代理人为了避免委托人出于合理预期而对其报酬进行逆向调整,也会主动的要求独立的第三方对其报告业绩进行确认,独立审计是为了减少代理成本而出现的制度安排。但是这种制度安排是否有效要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制度的灵魂,是审计质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投资者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分析信息完全条件下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了投资者利用激励与惩罚机制促使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问题。契约参数的确定表明,注册会计师的固定收入、激励系数都会受到审计质量的影响。如果投资者能够有效利用激励与惩罚机制,则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促使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