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颁布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跟进"城乡统筹"时代要求充分对接的良好契机。该文通过研究新标准指导思想对绿地系统规划的引导,探讨其与绿地规划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矛盾,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对策略,即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改变规划视角,对接城乡规划体系,新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范》,提高绿地建设指标等。  相似文献   

2.
刘蕾 《中外建筑》2015,(4):90-91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是目前优化城乡绿地空间布局、保护城乡生态系统的常规途径。自2002年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以来,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逐步规范与完善,各个城市的绿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但规划后的城乡绿地系统建设是否达到规划的预期成效,抑或是它是否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应对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需求,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本文旨在对当前国内外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基础性研究,从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涉及的规划理念、编制内容、技术方法、规划协调和规划管控五方面分析,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寻求优化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途径,完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管理制度,使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得到法规的支持,今后,城市规划将在这一转型期逐步调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迎来了调整机遇.在分析了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提出在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进一步加强与城乡规划体系的对应关系,增加广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深化绿地分类,增加功能性的专项规划内容的编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来看,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相关背景研究入手,分析国内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增加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以期建立理想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次体系。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具有勾勒城市结构形态,引导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缺少规划控制、绿地锐减等问题,有必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多样、类型丰富、易形成规模等发展潜力,建设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体系,以达到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云路  马嘉  李雄 《风景园林》2020,27(1):25-29
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新时代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规划领域的重大变革,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支撑专项之一,须充分响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视角进行合理转变。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引,从规划路径和规划管控两大方面,针对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如何适应当前城乡绿色空间优化需求进行规划模式探索。在规划路径方面,提出借助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确定规划的流程、层次、内容、技术。在规划管控方面,提出呼应"多规合一"发展要求,构建多民众参与、多部门合作、多渠道沟通的城乡绿地管控体系。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路径和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支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绿色空间的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6,(2)
随着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逐步提高,生态建设逐渐从被动性、注重"量"的绿地建设转向主动性、注重"质"的生态营造。在此背景下,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作为城乡绿地保护和管控的重要依据,应及时转变编制思维,以满足新时期城乡发展的需求。文章以宁波市两版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为例,提出规划应跳出传统"城市本位"的规划编制理念,走向城乡统筹的"大绿地"理念,打造集生态保护、休闲慢行和防灾避险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品质绿地",同时完善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7.
"多规合一""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对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新思路。结合资阳市临空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通过深入解读相关概念及理念、系统分析绿地系统规划过程,认为:绿地系统规划可从开放共享的规划理念、系统全局的规划思路、多维共融的绿地布局及因地制宜的特色风貌四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公园城市理念。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相对滞后,大多沿用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与我国乡村实际情况和需要严重脱节。聚焦于城镇化背景下亟须的我国乡村绿地发展建设,从概念阐述、任务职能和规划层次等基础内容入手,力图建立一个能够符合现今我国乡村实际发展需求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为开展我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山地发展,山地城市的规划建设问题成了研究的热点,绿地系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山地城市绿地自身的特征展开分析与研究,指出山地城市绿地具有残存斑块量大、斑块形状复杂、分布受制于地形以及三维立体性突出等特点,通过对现有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现状的分析,总结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布局结构上过分强调平面形式、指标上不能准确反映绿地的真实状况以及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绿地布局结构、公园绿地体系建构、其他绿地综合利用以及绿地补充指标设置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识别特大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编制内容体系上的不足,并结合广州绿地规划编制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创立了城乡一体的绿地规划编制框架,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构建“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将绿道规划纳入绿地系统规划,提出绿地系统分层管控体系等,进一步完善了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1.
日本都道府县广域绿地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芸 《中国园林》2007,23(5):42-46
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合理城市结构形态、满足城市居民现代生活需求、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区域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绿地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必然。日本建设省在1994年对原有的《都市绿地保全法》进行了部分修正之后,将编制“都道府县广域绿地规划”的工作形成制度,并掀起了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的高潮。试图通过对日本广域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概要与内容的介绍,分析其主要特征,探究其在广域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目前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在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文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凸显城市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研究以规划具有域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为目标,以贵州松桃苗自治县为例,通过剖析松桃原生苗寨景观特征提炼传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并将之转化为市绿地系统空间形象,以物境重构和情境转换主要手段,从空间格局和空间内涵两方面提出造松桃县城绿地系统空间形象的规划对策,探基于传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方法和途径。实践表明:历经千百年自然选择聚居营建演化形成的传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具地域自然生态特征和人文生态内涵,由此形的景观意象是人们对地域聚居环境的共同"心图式"和"记忆地图",以此为凭规划城市绿系统是对地域特色"生活语法"的尊重和传承是改变"千城一面"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徐波  赵锋  郭竹梅 《中国园林》2007,23(6):75-77
常规意义上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初步形成规范,但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同期开展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却是一个新的课题。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探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阶段的划分,从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城市绿地概念的延伸等基本问题着手,寻求与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对话关系,从而提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并没有引起城乡规划编制部门足够的重视,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生活品质需求增高的今天,绿地系统规划承担城市绿地在市域空间中合理依据不同需求进行空间分配安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希望通过对现阶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面临问题的研究,基于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绿地系统规划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蓬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注重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浩  王亚军 《中国园林》2007,23(9):90-94
从城市特色及其构成要素的把握与辨识出发,分析了城市特色危机的原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特色的内在因素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意义。阐述了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的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自然脉络、挖掘地域性自然地理特色,构建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城市生态绿地空间格局、塑造结构特色,实现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特色;保护并营造城市整体文化风貌,通过绿地系统保育城市文化,实现在人文环境中塑造特色;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详细规划与园林设计层次特色的构建,实现在人工环境中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朱春阳 《华中建筑》2014,(7):187-191
城市园林绿地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形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更重视园林绿地的生态、游憩功能,绿地系统中景观、文化、避灾功能规划意识淡薄。该文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了功能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明确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性需要回归,回归绿地生态、绿地文化、绿地景观、绿地游憩、绿地避灾,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承载的生态改善、文化创造、环境美化、休憩娱乐、防灾避险五方面充分体现,让园林绿地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亟需绿地功能结构的构建:"景观结构+游憩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避灾结构",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风景园林基本理论、城市环境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公园规划设计与经营管理、绿色机理与绿色技术等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风景园林研究动态及其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以致实施性、指导性较差的普遍问题,以北京门头沟区门城新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从宏观层次探讨如何延续和提升城市的特色,如何制定更科学合理、易于操控的绿地指标的规划方法;为了提高规划的实施指导作用,从微观层次对浅山区、滨河绿地及生态修复型绿地的规划建设方法进行了探讨。在规划的操作方式上,建议增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王浩  徐英 《中国园林》2006,22(6):56-60
绿地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宿迁、临沂、盐城3个城市为例来分析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特色的手法,总结为“三步走”。首先对城市资源进行梳理,从空间特征、文化特征、产业结构特征这三个方面来提炼体现城市特色的资源要素;其次从宏观层面(特色资源在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层面的体现)对特色资源作整体、全局地调控,使之成为城市的特色骨骼框架;再次详细考虑公园绿地规划中特色资源的分级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