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藤类苗药治病的医药规律,通过查阅文献、民间走访,收集藤类苗物97味,选取苗医应用藤类苗药治病的有效验方316首,对所用药物及治疗病症加以整理分析。结果表明,60%的藤类苗药具祛风除湿、通气止痛、活血散瘀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32.6%的验方可治疗风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疾病。说明苗医应用藤类苗药治病的规律与藤类药物多具"舒通筋脉,通气散血"功效的认识吻合,为丰富苗医药理论和藤类药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藤类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藤类药功效多样并具善走行通利的特点,且无散血伤阴之弊,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多数藤类药作用温和,少数药物的毒副作用亦应注意。藤类药的应用体现了"久病入络"以及络病以通为用的原则。用好藤类药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藤类苗药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苗族治疗痹证的藤类药用植物,对其治疗痹证的相关功效进行归纳整理,并从有关苗医药专著及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选取治疗痹证的苗医验方93首,对所用的药物及治疗的痹证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痹证的藤类苗药共26科,66种。其中以祛风除湿和祛风止痛功效的为主。在验方中,鸡血藤的使用频率最高,大血藤、威灵仙、黑骨藤、石楠藤等次之,另有许多药物虽有祛风湿作用,而在实际应用中较少使用或不用。验方所治病证中以风湿痹痛和风湿性关节炎选用的藤类药物最多。  相似文献   

4.
浅谈常用藤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玲 《光明中医》2007,22(4):38-39
本文总结了常用藤类药的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介绍运用藤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从补虚荣络、搜风剔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熄风通络、通络消积等方面介绍藤类药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经验,并总结出临床运用藤类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张智龙教授临证运用藤类药治疗经络筋脉病证,每获良效。现介绍其临床辨析运用藤类药之经验,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马大正主任医师运用藤类药诊治妇科病经验。运用藤类药活血通络、补虚荣络、熄风通络、清热解毒、行气化湿及行气止痛之性治疗妇科病,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8.
芍甘五藤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桂梅 《新中医》1994,26(12):34-35
芍甘五藤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卢桂梅主题词坐骨神经痛/中医药疗法,芍甘五藤汤/治疗应用,祛风湿药[剂]/治疗应用,补血药[剂]/治疗应用笔者自1985年至1993年采用芍甘五藤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2例中住院8例,...  相似文献   

9.
络病理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病理改变复杂,虚实互见,以痰瘀阻络为病机特点.治疗中应遵循络病理论,以指导对病机、立法的认识,须注意其治疗的特殊性,并灵活应用虫类药、藤类药、引经药等.  相似文献   

10.
藤类药的分类及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认为 ,痹证是因为风寒湿邪侵及经络 ,日久导致血脉痹阻 ,或邪气郁久化热而致 ,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而许多藤类药 ,恰有此功效 ,《本草汇言》云 :“凡藤蔓之属 ,皆可通经入络。”兹就藤类药功效与运用分以下五类 ,试述之 :1 温通散寒类 本类药物较多 ,治疗风湿痛的藤类药多是性质偏于辛温燥热的 ,这也是为什么治疗风湿病的方中多配伍甘缓柔润药物的原因。如现在临床上治疗风湿病疗效得到广泛承认的雷公藤 ,自1969年福建三明地区第二医院报道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取得疗效后[1] ,迄今对雷公藤的药理制剂、毒理、临床应…  相似文献   

11.
介绍藤类中药的作用及其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现状,分析藤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优势,分享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藤类中药治疗盆腔炎的用药心得,并附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全仁夫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强调辨证论治,并保护脾胃为先,善用引经药及喜用虫类、藤类药.  相似文献   

13.
姜楠  孟涌生 《河南中医》2013,33(1):123-124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该病常呈反复发作而处于活动期,对该期的治疗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历代医家治疗该期患者常选用藤类药.笔者通过对藤类药物在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症状表现的作用特点,探讨藤类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赵刚教授运用玉肾露联合藤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经验。赵教授认为,肾性蛋白尿是由脾失运化与肾失封藏,人体的水谷精微外泄所致,乃本虚标实之证。临证通过辨病辨证论治,采用补肾健脾治其本,祛风除湿、通络化瘀治其标,标本兼治,以玉肾露联合藤类药治疗,获效颇佳。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的“痹证”范围,其病程长,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在治疗过程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药物选择、药物剂量及关键药物的用法都和疗效息息相关。此外,合理应用一些药理作用强烈的“毒药”、虫类药及藤类药,可大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现代医家运用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列方剂进行归纳性的回顾,探讨其治疗的特色药物,以期为研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药提供思路.方法 从近二十年核心医学期刊和相关的中医药书籍中,收集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组方340首.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方药学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统计分析所用药物.结果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用的254种中药中,虫类药和藤类药共32种,使用频次为806次.结论 虫类约、藤类药与其他药配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运用频次较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中药熏蒸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痹证时应根据不同部位选用祛风湿药物,对寒湿痹痛明显者可选用温热散寒药、异味药,同时可加用活血化瘀药和藤类药.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通络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6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显著疗效,笔者从虫类药、藤类药和辛味药3个方面介绍活血化瘀通络药治疗本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缺血性中风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回顾分析近年藤类单味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理作用,归纳总结临床应用体会,并结合现代医学,明确其在治疗中风等脑病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等作用,临床效果显著。指出对藤类中药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的探讨,可为中风的中医提供治疗思路,为临床用药及开发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波  张建锋 《中国现代中药》2019,21(8):1122-1126
苗药黑骨藤是民间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等风湿类疾病的民族药,本文对其提取工艺、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为黑骨藤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