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风湿性心脏病(RHD)瓣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RHD瓣膜组织(实验组, n=30)及无RHD瓣膜组织(对照组, n=15)中MMP-1、TIMP-1及TGF-β1蛋白与mRNA的表达,碱水解法检测胶原代谢情况,Masson法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检测胶原容积分数(CVF)。分析MMP-1、TIMP-1及TGF-β1与CVF的相关性。结果 MMP-1及TGF-β1蛋白和mRNA在实验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而TIMP-1蛋白和mRNA在实验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胶原含量及CVF均高于对照组(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MP-1与TGF-β1呈正相关,TIMP-1与TGF-β1呈负相关,MMP-1及TGF-β1与CVF呈正相关,TIMP-1与CVF呈负相关。结论 MMP-1、TGF-β1和TIMP-1参与了RHD瓣膜病变的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内HCN4蛋白表达量,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30例为实验组,同期取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非房颤19例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blot检测心房肌细胞内HCN4蛋白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HCN4基因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分别是0.29±0.03和0.13±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中确实存在HCN4基因的表达上调,提示HCN4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可能参与了调控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家兔TMJ(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间接性损伤后于其关节腔内注射5%碳酸氢钠,研究碱性试剂对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应用关节病理损伤指数、关节软骨含量和关节软骨MMP-3(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免疫荧光染色等观察指标来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结果:4周及8周实验组动物软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周及8周对照组的关节病理损伤指数均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周及8周的关节软骨MMP-3免疫荧光染色积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碳酸氢钠可显著提高TMJ间接损伤的关节软骨含量,降低MMP-3表达,减轻关节创伤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雌激素在大鼠腹主动脉瘤(AAA)形成中的作用,探讨雌激素对腹主动脉瘤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定期腹腔内注射雌二醇,对照组定期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NS),分别用弹性蛋白酶灌注肾下腹主动脉制成AAA模型。14d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动脉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雌二醇水平显著增高,P〈0.01。其动脉瘤扩张率分别为(103±4)%和(172±13)%(P〈0.01)、M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7±0.04和0.22±0.07(P〈0.01)、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0.7和7.4±2.8(P〈0.01)、MMP-2的表达率分别为(22±3)%和(50±12)%(P〈0.01)、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23±2)%和(45±10)%(P〈0.01)。结论在腹主动脉瘤形成的过程中雌激素可能通过降低MMP-2、9的mRNA表达、蛋白合成及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来抑制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脂蛋白a对巨噬细胞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内源性组织拟制剂(TIMPs)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脂蛋白a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利用从新鲜混合血浆经超速离心和亲和层析纯化的脂蛋白a刺激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01细胞经豆蔻酰佛波醇乙酯诱导24h转化而成的巨噬细胞。孵育10h和36h后收集细胞裂解液和条件培养基分别进行MMPs/TIMPs mRNA和蛋白检测及明胶酶谱分析MMPs活性。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脂蛋白a可使巨噬细胞培养基中MMP-1、MMP-2、MMp09、MT1-MMP水平明显上调.其中MMP-2和MT1-MMP的活性形式明显增加;而其抑制剂TIMP-1、TIMP-2水平则明显减少,以前者的剂量效应最为明显。明胶酶谱分析表明条件培养基中MMP-9活性增强。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MMP-1、MMP-2、MMP-9mRNA水平随Lp(a)刺激增强而增加,TIMP-1 mRNA水平则梯度降低,而MT1-MMP、TIMP-2的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研究发现Lp(a)可促进巨噬细胞表达多种MMPs,同时抑制TIMPs的表达,由此所致的MMPs/TIMPs表达及活性失衡最终可致基质过度降解,在整体情况下则可能促进斑块进展成不稳定斑块并破裂。为阐明Lp(a)的促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的mRNA在脑组织的表达,探讨血-脑脊液屏障(BBB)损伤致脑白质疏松症(LA)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5月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为实验组,同龄7只雄性Wistar大鼠为对照组。取大鼠脑组织,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及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中丝(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取大鼠脑白质组织,使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MP-9、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SH大鼠脑白质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实验组较对照组GFAP表达增加,而MBP和NF表达减少。实验组大鼠脑白质区TIMP-1、MMP-9和MMP-2 mRNA表达水平升高。其中,TIMP-1与MMP-2 mRNA升高显著(P<0.05),而MMP-9 mRNA表达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5月龄SH大鼠可作为脑白质疏松症的实验动物模型。MMPs导致的BBB破坏可能是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IV型胶原(C—IV)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未治疗组(DM组),糖尿病苯那普利(10mg/kg)治疗组(DB组)。8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MMP-2、TIMP-2及C—IV的表达。结果DM组大鼠肾小球MMP-2蛋白、mRNA的表达较C组明显降低,TIMp-2及C—IV蛋白、mRNA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糖尿病。肾病(DN)典型的病理改变。DB组MMP-2蛋白、mRNA较DM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TIMP-2和C—IV表达较DM组明显降低(P〈0.01),病理改变好转。结论苯那普利可能通过逆转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MP-2、TIMP-2的表达,降低C—IV的堆积,对糖尿病肾病(DN)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MMPs特异性抑制剂)在鼠肺纤维化中的变化,以探讨MMPs与肺纤维之间的关系。采用气管内灌小博莱霉方法复制鼠肺纤维化模型,并进行以下研究;①HE染色、Masson染色,②羟脯氨酸含量测定,③MMP-2,TIMPs免疫组织化学分析,④MMPs蛋白电泳,⑤肺组织溶胶原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肺泡炎阶段MMP-2的蛋白表达增强、活性增加,TIMPs的蛋白表达相对减弱,肺组织溶胶原活性升高;在肺纤维化阶段,MMP-2较炎症时减弱,而TIMPs增强,肺组织溶胶原活性下降。提示MMPs/TIMPs失衡影响肺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正常早孕滋养层细胞与蜕膜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特点,探讨子宫内膜蜕膜化进程中MMPs的变化及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 收集正常妇女分泌期子宫内膜及人正常早孕绒毛和相应蜕膜标本各5例,分别进行离体培养,鉴定其纯度在98%以上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利用Luminex(LmnAvidin Beads)测定培养上清液中MMPs(MMP-1、MMP-2、MMP-3、MMP-7、MMP-8、MMP-9、MMP-12、MMP-13)蛋白表达的变化,分析MMPs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表达差异及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在不同培养条件下,MMP-1、MMP-2、MMP-3、MMP-7、MMP-8、MMP-9均有表达.MMP-12及MMP-13分别在ESC及DSC中无表达,且MMP-8、MMP-12、MMP-13表达均低。②与子宫内膜细胞相比,MMP-1、MMP-3、MMP-7在DSC,EVCT中表达均降低,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MP-2、MMP-8、MMP-9在DSC,EVCT中则显著升高,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蜕膜细胞中,MMP-1、MMP-3、MMP-2、MMP-7高表达尤为显著。③与蜕膜细胞相比,MMP-1、MMP-3、MMP-7在EVCT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MMP-2、MMP-9、MMP-13在EVCT中升高有显著性(P〈0.05)。且在滋养层细胞中,MMP-2、-9高表达尤为显著。④MMPs之间的相关性:MMP-2与MMP-9相关关系显著(P〈0.05),且关系较密切(r=0.6645)。MMP-1,MMP-3,MMP-7两两间相关关系显著(P〈0.05),且关系密切(r〉0.7340)。其他MMP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结论 首次利用Luminexx MAP方法多通量的检测到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早孕蜕膜细胞与滋养层细胞的多种MMPs的表达,它们均可分泌多种MMP,但是不同种类组织细胞的表达量不同;MMPs可能通过调控子宫内膜蜕膜化及母胎界面间MMPs的变化而影响胚胎着床,为成功妊娠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辛伐他汀体外干预成骨分化晚期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观察骨钙素(osteocalcin,OC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辛伐他汀促进成骨分化作用及机制。方法取4周龄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腔内的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一代后并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取第五代细胞分别加入lOl7M浓度的辛伐他汀或等量溶剂干预,于加药后48h提取细胞RNA及蛋白,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0CN的表达,同时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ELISA法检测0CN浓度;1周后采用yonKossa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矿化能力。结果①RealtimePCR:实验组0CN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Westernblot:实验组Oc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ELISA:实验组细胞培养上清中0C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VonKossa染色:实验组细胞外基质矿化能力强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刺激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晚期0CN在rn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种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时可加重风湿性二尖瓣瓣膜狭窄的程度。房颤对心脏瓣膜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正常结构被破坏,胶原沉积增多,各型胶原比例失调和排列紊乱。影响细胞外基质代谢的最主要的酶类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 和金属蛋白酶内源性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心房纤颤时MMPs、TIMPs 平衡失调使心脏瓣膜破坏,Ⅰ型和Ⅲ型胶原沉积增多,排列紊乱。MMP 9 和TIMP 2 是心房纤颤发生后MMPs 和TIMPs 中表达最具有意义的指标。本文通过对心房纤颤后心脏瓣膜组织中MMP 9 和TIMP 2 异常表达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心房纤颤对风湿性二尖瓣瓣膜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的安全性及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榆林市第二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R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RHD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RH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心功能指标对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149例RHD患者中,15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0.07%。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心房纤颤发生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并发症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心房纤颤、LVEDD、LVMI均为RHD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VEDD和LVMI对RH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RHD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其中病程长、合并有心房纤颤、LVEDD和LVMI较高的患者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外源性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在大鼠脑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MMPs组,每组16只,前者手术造成大鼠肾性高血压,后者应用外源性MMP-2、MMP-9干预,分别于术后1、3和5周采集标本,观察脑动脉瘤形成情况,并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和RT-PCR检测MMPs及其表达水平。结果高血压组在术后3周血压达稳定峰值,病理学观察见5只大鼠的脑底动脉环分叉部有明显动脉瘤形成,MMPs组脑底动脉环结构基本正常。高血压组血浆MMP-2、MMP-9浓度在术后逐渐增高,且在术后3、5周,与MM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见高血压组在术后3周脑动脉壁胞浆中MMP-2和MMP-9表达明显增加,持续至第5周,而MMPs组仅有弱阳性表达。RT-PCR检测显示高血压组在术后3周脑动脉壁MMP-2和MMP-9基因表达增加,持续至第5周,而MMPs组仅有较弱的基因表达。结论血压持续升高可能是MMPs被异常激活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机制较为复杂;单纯外源性MMPs在脑动脉瘤形成中可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心病患者43例,其中窦性心律(RSR)组15例,阵发房颤(PAF)组8例,慢性房颤(CAF)组20例。在外科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分别应用免疫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MMP-1、9和TIMP-1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结果①与RSR组比较,CAF组MMP-9的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0.01),TIMP-1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值均<0.01)。各组间MMP-1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CAF组中,MMP-9蛋白水平、mRNA表达与左心房内径(r=0.512、0.500)、房颤持续时间(r=0.927、0.950)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TIMP-1则与左心房内径(r=-0.695、-0.401)、房颤持续时间(r=-0.672、-0.695)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TIMP-1与MMP-9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0.811、-0.655,P值均<<0.01)。结论风心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组织中,MMP-9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均增强,TIMP-1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则减弱;MMP-9/TIMP-1平衡失调促进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参与房颤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5.
姚旻  曾山  涂悦  庞伟  朱勇  李红涛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3,22(3):161-165,246
[目的]研究在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SP)肾脏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2,-9以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MPs)-1,-2的表达与活性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40只7周龄雄性SHR-SP大鼠及10只同周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作为高血压组与阴性对照组.观察期间定期测量各组大鼠无创鼠尾压.6个月后,处死存活大鼠留取血液及肾脏标本,测定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浓度,采用组织病理染色观察两组大鼠肾脏组织学改变,采用明胶酶谱法分析存活大鼠肾脏MMP-2和MMP-9蛋白活性,并采用逆明胶酶谱法及蛋白质印迹分析TIMP-1和TIMP-2蛋白表达和活性.[结果](1)明胶酶谱分析显示:SHR-SP肾脏中MMP-2活性较WKY组明显增高[(3.28±1.17) vs.(1.26±0.62); P< 0.01].(2)逆明胶酶谱分析显示:高血压大鼠肾脏TIMP-2的活性明显高于WKY组[(1.12±0.43) vs.(0.78±0.34),P<0.05].(3)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高血压组大鼠肾脏TIMP-1、TIMP-2表达较对照组高[(TIMP-1:(3.44±0.13) vs.(2.31±0.15),TIMP-2:(6.44±0.49)vs.(4.94±0.68),P<0.01].[结论]SHR-SP肾脏组织中MMP-2及TIMP-2的活性增高,TIMP-1及TIMP-2的表达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蛋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上皮间质转化(EMT)关系密切,EMT需要降解细胞外基质(ECM),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降解ECM和基底膜(BM)的主要执行者。本研究从EMT角度探讨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与MMP-2、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新鲜乳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的STAT3基因的表达,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STAT3、MMP-2和MMP-9的表达,分析pSTAT3蛋白与MMP-2、MMP-9表达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STAT3mRNA在乳腺癌标本中相对浓度为0.526±0.312,癌旁组织为0.197±0.161,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STAT3、MMP-2、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72.8%、67.1%,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19.2%、26.9%、34.6%,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MMP-2、MMP-9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ER、PR表达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MMP-2、MMP-9表达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STAT3基因及pSTAT3与MMP-2、MMP-9表达在乳腺癌中呈正相关,STAT3基因及pSTAT3和MMP-2、MMP-9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与淋巴结转移相关,STAT3基因可能通过调节MMP-2、MMP-9的表达介导EMT从而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及其抑制因子1(TIMP-1)、TIMP-2与宫颈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宫颈浸润癌患者108例(ICC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65例(CIN组);同时,选取正常宫颈组织标本40例为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组织中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ICC组各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ICC组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IN组和对照组,TIMP-2和TIMP-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ICC组的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化程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大体类型和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可能在宫颈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宫颈癌侵袭转移潜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段翔鹰  李莉 《吉林医学》2006,27(9):1056-1057
目的:探讨风心病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右房润盘病理变化。方法:选择29例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根据有无持续性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AF组)和窦律组(SR组),两组之间临床因素没有统计学差异。换瓣术中取右心耳心肌标本,电镜进行心房颗粒的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心房颗粒定量研究无明显差异。结论:风心病慢性AF与SR患者右房心肌细胞心房颗粒无明显差异。显示房颤不是导致心房颗粒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