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对脑瘫高危患儿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脑瘫高危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婴儿喂养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脑瘫高危患儿使用口腔按摩刺激方法,对其干预3个月,在干预后的第6个月进行复诊,对两组患儿干预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以及复诊的第6个月的饮食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干预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以及复诊的第6个月的饮食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取婴儿喂养指导联合口腔按摩刺激脑瘫高危患儿的方法可有效改善脑瘫高危患儿的饮食行为,促进患儿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胎龄29-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二组均给予管饲喂养、早产儿常规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观察二组早产儿从管饲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日均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口腔感染、喂养不耐受情况(腹胀、呕吐、胃食管返流)。结果 ⑴干预组从管喂饮食开始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日体重增长、住院天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干预组口腔感染发生率6.45%,对照组发生率6.06%,二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口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常规早产儿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能缩短管饲饮食至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从而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同时满足爱婴医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促进手足口病患儿排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手足口病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排便不畅的患儿,采用顺序排列法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儿的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4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01。结论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手足口病患儿排便。  相似文献   

4.
马利英  范文燕 《全科护理》2021,19(22):3105-3107
目的:探讨早期听觉刺激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新生儿科收治的88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早产儿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早期听觉刺激干预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智能发育及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42 d体重、身高、头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神经行为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听觉刺激干预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智能发育,有利于患儿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跟踪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5月1日在门诊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康复护理跟踪干预;比较两组摄食行为情况、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法(FMA)]、营养状况[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NA)]及患儿家属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家属相关知识晓率、摄食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儿FMA评分、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家庭康复护理跟踪可提高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摄食行为,提升其运动功能、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66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纳入本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8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83例)患者实施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与强化运动指导,对比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糖情况、牙周检查指标、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情况、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0%,高于对照组的9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控制良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牙周检查指标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周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饮食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50例门诊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儿和家长实施联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指导排便习惯训练,饮食护理,指导适量运动以及腹部按摩等方法,观察患儿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在疗效上,具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肌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摄食行为的影响。方法 59例有摄食障碍的孤独症儿童分为对照组(n=29)和口肌组(n=30)。对照组进行饮食行为干预,口肌组采用口肌训练结合饮食行为干预。于治疗前后通过摄食行为调查问卷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口肌组在进餐量、进餐时间、对事物不感兴趣、拒绝某些食物、不愿尝试新食物、强烈偏爱某食物等方面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变患儿不良进餐习惯和进餐地点方面效果显著(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肌训练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不良摄食行为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知信行多元整合诱导护理在口腔门诊学龄前期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接诊的140例学龄前期口腔门诊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学龄前期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知信行多元整合诱导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在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评分,采用改良版Venham儿童行为量表评价两组患儿治疗配合度,采用儿童焦虑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口腔疾患治疗知信行评分和治疗配合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学龄前期患儿中应用知信行多元整合诱导护理可提高患儿口腔疾病治疗知信行水平和治疗配合度,缓解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护理干预对脑瘫高危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90例合并饮食行为障碍的脑瘫高危患儿按入院就诊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喂养指导,观察组给予饮食行为护理干预,持续24周,比较两组患儿饮食行为评分情况和身高、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周、12周及24周两组患儿饮食行为评分均降低,体质量均增加,但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身高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行为护理干预对促进脑瘫高危患儿生长发育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曾金萍  郑惠仪  李志琴 《全科护理》2021,19(19):2667-267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病人参与饮食管理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50例慢性肾脏病病人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指导下接受病人参与饮食管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肾脏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整体营养主观评估量表(PG-SGA)、饮食相关症状量表及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摄盐、面对困难、自我护理、摄钾、液体限制行为得分及饮食依从性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饮食相关症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社会功能、心理、躯体功能、治疗状况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病人参与饮食管理可提高其饮食行为依从性,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腹部按揉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急重症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天  郭群英 《护理学报》2010,17(14):56-58
目的观察腹部按揉加穴位按摩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用抛币法随机分为按摩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加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按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绕脐揉腹加穴位按摩。观察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排便情况及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干预4周末,按摩组90%的患者不再用泻药,且排便质量提高,伴随症状消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4周后按摩组较对照组抑郁和焦虑得分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运用整体护理、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绕脐揉腹加穴位按摩,不仅能有效地解除便秘,且能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同时也能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饮食、运动及心理应对机制,对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科室68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指导饮食,并进行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摄食情况以及VSD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OIS分级高于对照组,VS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的正常饮食的摄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行为干预对儿童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43例糖尿病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随机性护理,观察组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行为干预,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儿接受饮食行为干预后,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饮食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赵孝英 《全科护理》2015,(6):509-510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提高学龄期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常规,包括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心理护理、药物指导、出院指导及随访等;观察组病人除实施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外,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病人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采用激励、社会支持、替代实验、阶段目标设置等方法进行干预。[结果]不论是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还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学龄期患儿实行自我效能干预后均取得良好效果,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学龄期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患儿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积极进行自我效能干预,可明显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对一专人饮食管理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一对一专人饮食管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的饮食行为及血清磷、钾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饮食态度评分、饮食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磷、钾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专人饮食管理措施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行为与饮食态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饮食及行为干预对慢性胃炎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心理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饮食及行为干预可改善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的饮食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糖尿病(GDM)病人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基于跨理论模型实施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行为、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饮食知识、饮食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膜早破、巨大儿、宫内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念模型的饮食干预能有效控制GDM饮食知识及行为,有利于病人血糖控制,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结合行为疗法对老年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老年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腹部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行为疗法,包括患者评估、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意念治疗。基于微信平台、QQ平台、上门随访管理等,比较2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每天按摩后的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排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排便发生率平均每周3次为准则,观察组每周排便次数发生率为10.7%(6/56),对照组为28.0%(14/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6,P0.05)。一月后,经跟踪对比,观察组跟踪效果高于对照组(χ2=6.152,P0.05)。结论腹部按摩结合行为疗法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治疗老年便秘患者,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营养评估联合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住本院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营养评估联合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饮食知识、行为状况,营养状况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饮食知识评分、饮食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 MIS)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评估联合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知识、行为的掌握程度,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