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资源是我国较雄厚的资源,其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越来越少,人均资源越来越不足,尤其是天然林资源的不断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基层林业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作用保护天然林资源,从而实现社会、环境、资源的和谐统一发展。本文浅要论述了基层林业部门在天然林资源保护方面应发挥的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开伟 《硅谷》2010,(3):211-211
环境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因此,对天然林实施可持续经营和有效保护是当前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最有效、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重的基础性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为此,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林业系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实施“天保工程”利与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黔东南州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本文阐述了实施"天保工程"后产生的利与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3个战略性转变为契机,即由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扩大生产规模的单一发展模式向扩大规模与节约使用并举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利用一个市场、一种资源向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转变,我国木材工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呈现出天然林得到严格保护、人工林优质快速扩大、市场效益提高、产业规模扩大、科技水平提高的良好趋势。国家从天然林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了对天然林的恢复与保护,因此今后国内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转向人工林,对人工林深加工及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就变得刻不容缓。本文从我国人工林发展现状、不足之处及其应对措施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绿色建筑对绿色建材的要求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改善和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城乡建设和建筑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今  相似文献   

7.
随着林业建设重点的转移和天然林的全面禁伐,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加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护提上了重要的工作日程,成为当前国有林场林业发展建设的中心。突出林业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已纳入到国家战略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范畴。本文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进行了综述,希望对推进林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是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保护生态环境,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是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保护生态环境,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悦 《中国科技博览》2010,(32):143-143
城乡规划是政府规范、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对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强化政府依法行政,维护和保障规划的严肃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搞好城乡规划,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营林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本文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本文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城市建设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但过多的土地利用需求却使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确保生态安全,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关系放到首要位置。因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南昌市为例,探讨如何结合南昌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特色,梳理整合现状水网和绿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在绿地规划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构建自然渗透的城市海绵网络,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环境监测技术分析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检测技术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环境检测技术对生态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环境检测技术的研究,不但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周边环境得到改善,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环境检测技术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相关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是我们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能够改善区域的空气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防止水土流失、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但是近些年来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建设早已经对这些有限的宝贵资源造成了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引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们的社会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为了改善当前这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现状,改善森林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林的建设,在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于木材等森林有关资源需求的同时也保障了其能够不断的更新再生,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切实加强生态林的保护工作,保障森林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阿勒泰林场天保工程从1998年试点,2000~-正式启动,至今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阿勒泰林场从1998年开始对木材产量进行逐年调减,并于200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工作重心转为天然林保护,真正实现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通过一次性安置,分流人员从事森林管护、后续产业等措施,全面完成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根本上促进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在职职工及离退休职工全部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险,进一步健全阿勒泰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建设,确保天然林资源长治久安;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全面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  相似文献   

20.
乌拉特前旗水土保持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始终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治理,高效益推进,坚持以重点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依靠生态自我修复,大面积封禁,全方位保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重点加强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为旗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好保障。为全面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我们积极探索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成功地将国家宏观的生态效益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微观经济效益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调动了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旗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使我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取得显著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