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气候变暖威胁人类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气候变化公众意识和促进公众参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保护健康,对国内外大量的最新的相关科研成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不仅带来高温热浪,也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几种重要媒介传播疾病增加;营养不良;臭氧层破坏等,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气候模式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关于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现状,比较了不同模式对不同事件的模拟效果并探讨了模拟效果影响因素.虽然不同模式模拟结果有所差异,但大部分模式都能再现极端气候事件的演变过程,并能有效预测未来极端气候变化情况.综述了温室气体增加情景下我国未来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极端气候模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纽约州适应气候变化的发展历程与战略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频繁遭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区域,美国纽约州长期致力于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举措的研究,纽约州在过去数十年内陆续出台了多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气候变化政策执行效果显著.近年来,纽约州适应气候变化的治理实践主要聚焦于重点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基础设施韧性建设的跨部门行动、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制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稳定持续的供给水平深刻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全面系统总结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影响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应在不同尺度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特征的影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影响下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识别及其空间格局特点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规划,小尺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可以深化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驱动机理研究,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值呈现变暖趋势,这引发了高温热浪、干旱洪水、森林火灾等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群健康也产生巨大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性病加重极端的高温可能直接导致人们心血管或者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老年人。高温还会提高空气中臭氧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从而加剧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恶化程度。花粉和其他空气过敏原含量在炎热高温下也较高,这些可能会引发哮喘等,持续的气温上升预计将加剧这系列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叶慧  吴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9):7949-7955
目前关于贫困山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感知和适应行为的研究非常有限.通过在2017年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武陵山区五个县1008个当地居民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影响武陵山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感知和适应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受访者对热浪气候的健康风险有较强感知,但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且专业健康知识非常缺乏.66.4%的受访者感觉到近年来天气变暖,71.8%的受访者认为热浪将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且有60.6%的人在热浪天气会有身体不适反应.有92%的人有应对热浪的行为,67.5%的人会在受热浪健康风险影响时寻求帮助.然而,仅有12%的人掌握在热浪时保持健康的信息或知识,仅有23.8%的人会做事前准备.就业状况、性别和疾病状况均会影响山区居民对热浪气候的感知和适应.最后,为减少极端高温事件对山区居民健康的影响,提出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建立极端天气预警系统、强化公共卫生设施和制定适宜应对策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给全球水资源造成了巨大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简单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历程,着重论述了云南省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事实,及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河川径流量、河流泥沙、冰川和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通过研究进展的综述,指出目前气候变化对云南省水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大陆地面站点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中国大陆高温热浪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两类El Ni?o现象对高温热浪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高温热浪事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更加明显.在空间分布上,高温热浪的频次、日数和强度的高值区都集中在华中、东南沿海及新疆地区,且随中国雨带的移动而发生位置变化.在东部型El Ni?o年,中国东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浪事件的频次偏低,而华南地区则偏高.在中部型El Ni?o年,东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浪事件频次偏高,华南、新疆南部地区偏低.两类El Ni?o现象通过影响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暖高压等大尺度系统以及水汽的辐合、辐散来影响高温热浪事件.在东部型El Ni?o年,中高纬度乌拉尔山、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活动频繁,使得东北冷涡增强并持续控制东北地区,导致东北地区高温热浪频次偏少;低纬度地区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在其控制下,华南地区高温热浪事件频次偏高.在中部型El Ni?o年,环流形势则基本相反,使得中国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热浪事件频次偏高,华南地区偏低.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是气候变化敏感区,频发极端气候事件对该区域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准确理解黄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时空规律,能够为适应气候变化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基于1951-2019年黄河流域84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国际通用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辅以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时序上,黄河流域极端低温事件指数呈下降趋势,高温事件指数、其他指数呈上升趋势;且极端气温指数多以55 a为主周期,而极端降水指数呈微弱上升趋势.(2)空间上,极端气温指数西北部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东部上升趋势明显;极端降水指数东部、东南部呈下降趋势,南部、中部呈上升趋势.(3)黄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笑 《前沿科学》2014,(4):95-95
<正>根据科学家设计用来评估热浪量级的一个气候指数,2010年夏季窒息俄罗斯西部的炎热天气——导致5.5万人死亡——是过去33年来最糟糕的事件。该指数在考虑极端温度严重程度的同时还涉及热浪的持续时间,将成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个基准。热浪量级指数(HWMI)将酷热事件的几个与气候有关的测量结果合并为一个单一的数字,从  相似文献   

11.
 在大气污染过程中,化学物质排放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影响着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化学转化、干湿沉降等过程。综述了中国近几年关于天气和气候条件对PM2.5和臭氧污染形成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和相关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结果发现,目前关于天气和气候条件影响PM2.5的研究较为系统,能识别气候因子、区域环流、局地静稳天气的配置关系,但对天气和气候影响臭氧污染的研究还较少。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夏季北半球斜压波活动与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流层上层的斜压波、高空槽对天气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1998年夏季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天气异常,在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第二大的全流域性洪水,分析了1998年夏季北半球的西风急流、风暴轴、以及对流层上的斜压波活动与气候平均情况的异同,并揭示了1998年夏季北半球斜压波活动传播的主要区域、斜压波活动的持续性、斜压波向传播的速度以及斜压波传播时所具有的明显的下游效应。1998年夏季北半球的波包 次数共有11次,与夏季气候状况相比属于正常偏多,其中5月和8月的波包活动次数稍多。但更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大西洋-欧洲的斜压波包活动比往年集中频繁,而且持续时间偏长, 为造成我国异常梅雨天气和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乌拉尔阻塞高压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能量支持,同时为长江流域以及同期我国东北的大范围降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条件。最后分析了地面气旋生成与斜压波、高空槽之间的联系,指出在大多数向东部发展的高空槽的槽前,地面上有对应气旋地生成。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对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从而减缓全球变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探究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发展合理的森林经营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方法与成果,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结构、组成和分布、森林生产力、森林碳库、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适应或者减缓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森林经营策略,主要包括:①坚决贯彻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②加强保护天然林; ③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对策; ④加速我国碳汇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的变化,城市热岛效应的持续和加强以及热浪冲击频率的增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季节变化与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发病情况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同时对医疗气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2022年全球气候变化与治理领域取得的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介绍了2022年全球温度持续升高、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海冰范围缩小及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科学共识;“三重”拉尼娜重现、南亚高温洪水、欧洲及中国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全球碳减排承诺、多灾种预警系统、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等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认知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全面研究了我国灾害性天气状况,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驱动因子以及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的响应。随后分析了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气象和水文影响因素与潜在风险,特别强调了海上风电场应注意的防台风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SARS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与气候的关系,认为病毒产生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定的气候因素是病毒流行的推手,相同的气候更有利于病毒的流行。超出域值之外,气候因素则会限制甚至阻断病毒传播。探讨了不同气候因素的作用,可完善病毒性疾病的预警机制,有助于对可能产生的疫病暴发提前做好防治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