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宫颈癌模型癌组织Caspase-3、Caspase-7、Survivin表达的影响,以探明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宫颈癌的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其中空白组10只,模型组及干预组各9只。其中空白组大鼠不接受造模及干预,模型组大鼠仅接受模型制备,干预组大鼠接受模型制备及加味四君子汤灌胃,连续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宫颈癌病灶大小,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宫颈癌组织Caspase-3、Caspase-7、Survivin的水平表达变化。结果:1)空白组未出现宫颈癌病灶,模型组病灶体积(1 573. 48±11. 24) mm3,干预组病灶体积(683. 23±4. 81) mm3,各组宫颈癌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明显较模型组小。2) 2组接受造模术大鼠Caspase-3、Caspase-7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调,Survivin表达升高,其中干预组大鼠经过为期8周的干预后Caspase-3、Caspase-7浓度上调,Survivin浓度下降,干预组改善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经过相关分析显示,癌灶体积与Caspase-3、Caspase-7呈负相关关系,与Survivin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加味四君子可明显缩小宫颈癌病灶体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3、Caspase-7、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缺氧诱导因子(HIF)表达的影响,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简称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颈、背部5个部位皮内多点注射BCⅡ乳剂的方法进行免疫,建立CIA模型。再选取造模成功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10)、温化蠲痹方组(中药组,n=10)和MTX组(n=10)。采用容积法(排水体积)和计分法分别评价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症程度。分别灌胃给药:中药组给予温化蠲痹方,剂量为22.9 g/kg,每天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MTX组给予MTX混悬液,剂量为0.78 mg/kg,每周1次。治疗30 d后处死,取各组膝关节滑膜及血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HIF表达水平。结果:1AI评分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大鼠A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在第18天,中药组大鼠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3 d后中药组大鼠A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HIF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MTX组HIF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MTX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A大鼠滑膜HIF表达水平升高,温化蠲痹方可能通过下调HIF表达,而抑制CIA大鼠血管翳生成,从而治疗CIA。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II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理.方法 建立CIA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熏组、低熏组、高熏组,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熏蒸各组大鼠滑膜细胞中IL-1β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各熏蒸组组间比较,高、低熏组明显低于水熏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高熏组明显低于低熏组,亦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药熏蒸疗法能明显抑制CIA大鼠滑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并推测中药熏蒸疗法抗炎机制与其抑制IL-1β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资生肾气丸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及大鼠滑膜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资生肾气丸防治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痛风舒对照组、西药秋水仙碱对照组及资生肾气丸复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尿酸钠联合氧嗪酸钾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滑膜Caspase-1含量。结果:模型组和空白组IL-1β、Caspase-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秋水仙碱对照组、资生肾气丸复方低、中、高剂量组IL-1β和Caspase-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中剂量组与痛风舒对照组比较,IL-1β、Caspase-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资生肾气丸可影响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1β和Caspase-1表达,对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温经通络法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增生情况。方法:40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复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后,分别以蒸馏水、雷公藤多苷片和加味芍甘附子汤干预4周,观察大鼠关节炎症评分(AI)和双足排水体积,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治疗后各组大鼠跖趾关节病变情况,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造模后14~21 d,除正常组外各组AI值和双足排水体积均显著升高,给药后各组肿胀持续减轻,AI值降低。造模后42 d,中药组大鼠右足排水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期各组间AI和双足排水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M平扫正常组可见骨皮质为连续的、致密强回声带,滑膜无显著增厚,厚度低于0.1 mm,其余3组关节间隙内均可见不同程度中等回声信号,其中模型组骨面毛糙,边缘欠整齐最明显,与病理学结果相符;滑膜病理评分与滑膜厚度呈正相关(r=0.637,P=0.002),与AI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92,P=0.344)。结论:UBM可用于检测RA动物模型早期病理改变,对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后伸肌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的x基因(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对劳损颈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针刀组,每组6只,采用长期低头位方法建立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刀组选取斜方肌起点及胸锁乳突肌附着点等部位进行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电针组电针"天柱""颈百劳""大杼"穴,每次20min,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颈后伸肌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间颈后伸肌Bcl-2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颈后伸肌Bax mRN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颈后伸肌Bcl-2/Bax mRNA比值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较电针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颈后伸肌Caspase-3mRNA较空白组升高(P0.05),针刀组较模型组及电针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刀干预可调节Bax、Bcl-2/Bax Caspase-3mRNA表达,减缓颈后伸肌细胞凋亡进程,从而修复劳损颈肌,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益气活血解毒方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探讨该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以牛Ⅱ型胶原尾根及背部多点注射制作CIA大鼠模型,以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为阳性对照药物、益气活血解毒方进行干预,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各组大鼠足跖关节的肿胀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B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比率。结果 (1)药物干预14天后,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足跖关节持续肿胀,与加强免疫时比较,肿胀度有增加趋势,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28天后,模型组大鼠足跖关节肿胀度加剧,阳性对照组、中药各治疗组大鼠足跖关节肿胀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CD3+CD4+T淋巴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率显著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中药各治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比率比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CD3+CD8+T淋巴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率与空白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对照组、中药中剂量与模型组比较比率下降明显(P0.01、P0.05)。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19+B细胞比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对照组、中药各治疗组的B细胞比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治疗组大鼠CD3-CD56+NK细胞比率与空白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而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可以通过调控RA细胞的免疫应答网络,恢复其外周血循环和病变组织中淋巴细胞效应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RA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Thladiantha dubia root,TSTR)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血清、滑膜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的影响,探讨TSTR治疗大鼠CIA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于尾根部及背部皮内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匀的乳剂,7 d后同法操作,以首次注射后14 d大鼠关节炎指数(AI值)≥4分为造模成功。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STR高、中、低(80,40,20 mg·kg~(-1))剂量组,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Glycoside,TG,12 mg·kg~(-1))组,各药物组均灌胃给予相应药物35 d,每天1次。观察大鼠足爪肿胀度,评估AI值;HE染色观察滑膜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7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滑膜中IL-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滑膜中IL-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I值增高(P0.01),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数量增多,在血清和滑膜中IL-7的含量、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STR各剂量组AI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TSTR低剂量组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数量及血管数量明显减少,TSTR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7含量及滑膜中IL-7 mRNA、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TSTR对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清及滑膜中IL-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aspase-3,Caspase-9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中药穿山龙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穿山龙+醋酸泼尼松组及穿山龙组,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及激发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实验第15天起各组均于雾化吸入2h后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7天;于末次雾化激发后24h,处死各组大鼠并收集标本。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中及EOS浸润情况,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凋亡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结果:穿山龙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显示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穿山龙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凋亡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 mRNA及其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中药穿山龙能明显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促进凋亡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来调控哮喘大鼠肺组织中EOS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6,(6):752-753
目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大鼠模型,研究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表达情况,明确补肾利湿法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补肾利湿法防治痛风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依次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采用尿酸钠联合氧嗪酸钾诱导实验动物GA模型,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MMP3、Caspase-5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各组血液与滑膜组织中MMP3与Caspase-5的水平均显著增高。中药经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液和滑膜组织中MMP3与Caspase-5的浓度有所增加,与秋水仙碱组无差异。而痛风舒组和经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液和滑膜组织中MMP3、Caspase-5的浓度有所下降,但与秋水仙碱组比较仍有差异。但是,痛风舒组和经方低剂量组MMP3、Caspase-5的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利湿法可抑制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MMP3、Caspase-5的表达,对防治GA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联合康复运动对大鼠骨关节炎(OA)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制作大鼠骨关节炎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康复运动组和仙灵骨葆联合康复运动组。经干预治疗8周后测定大鼠膝关节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仙灵骨葆组、康复运动组和仙灵骨葆联合康复运动组大鼠的IL-1β、Caspase-3、MMP-13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仙灵骨葆组和仙灵骨葆联合康复运动组大鼠的IL-1β、Caspase-3、MMP-13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康复运动组大鼠的Caspase-3、MMP-13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仙灵骨葆联合康复运动组大鼠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低于仙灵骨葆组和康复运动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联合康复运动可以调节骨关节炎诱导的关节退行性改变,减少促炎介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天麻素穴位注射对戊四氮致痫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海马区凋亡调控因子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戊四氮建立癫痫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组)、模型组(M组)、穴注组(AI组)及西药组(SV组),每组各30只。观察记录大鼠行为学变化,并于致痫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海马区以SABC法检测Bcl-2、Caspase-3阳性细胞数,并以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2、Caspase-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除N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痫性发作。与M组比较,AI组及SV组均可提升癫痫大鼠脑组织海马区中Bcl-2阳性细胞数、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差异显著(P 0. 05),而AI与SV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同时AI组及SV组可有效降低癫痫大鼠脑组织海马区中Caspase-3阳性细胞数、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M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且AI与SV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天麻素穴位注射可有效抑制癫痫模型大鼠痫性发作,并可显著上调致痫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区中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下调其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此治法治疗癫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制动致关节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6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圆利针组,每组9只,用改良的Videman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法建立兔膝关节损伤模型。电针组电针左侧"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外膝眼",每次20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3周;针刀组从兔左侧内、外侧副韧带及髌韧带的中点前缘进针,刀口线与韧带方向平行,分别松解5次,每周1次,共3次;圆利针进针点与针刀组一致,分别松解5次,每周1次,共3次。分别于造模后4、8和12周各时间窗评定各组兔双侧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患肢股直肌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4周出现稳定的实验性膝骨关节炎兔模型。造模后4、8、12周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患侧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电针组和圆利针组兔患侧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显著提高(P0.01)。各组患肢股直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患肢股直肌Bax、Caspase-3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5);针刀组、圆利针组Bax、Caspase-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上述各指标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圆利针和电针干预膝骨关节炎兔均有治疗效果,针刀和圆利针可通过下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抑制膝骨关节炎兔股直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这与电针治疗关节损伤的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CHOP、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30mg/mL腺嘌呤灌胃21d建立SD大鼠肾衰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肾衰宁组,升清降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治疗28d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肾功能,应用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HOP和Caspase-12肾内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BUN、Scr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TUNEL结果显示空白组肾组织细胞有少量凋亡,而模型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P0.01);模型组CHOP、Caspase-12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增强(P0.01)。升清降浊胶囊低剂量能抑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P和Caspase-12表达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清降浊胶囊低剂量能保护腺嘌呤导致的大鼠肾损害,可能与其抑制ERS相关凋亡分子CHOP、Caspase-12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姜黄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组(CIA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姜黄组(Curcuma-CIA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各组采用足趾部皮内注射胶原乳液免疫建立CIA模型。造模3周后开始分组给药,Curcuma-CIA组以姜黄100%水煎液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水溶液,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关节肿胀程度、滑膜组织病理特征,EIA法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造模后,模型大鼠的踝关节肿胀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2周后,Curcuma-CIA组与CIA模型组比较踝关节肿胀程度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HE病理切片显示,Curcuma-CIA组较CIA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充血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PGE2检测结果显示姜黄能减少造模大鼠血清中PGE2的含量。结论成功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姜黄对CI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炎症有抑制作用,能够减轻肿胀,减少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PGE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祛风消炎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滑膜组织Th17/Treg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表达影响的研究。方法: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祛风消炎汤低、中、高剂量组(10、20、40g/kg)及地塞米松组(2mg/kg),每组10只,另取10是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共治疗35天。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足关节炎指数(AI)和右后足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细胞T细胞(Terg)水平,RT-PCR法检测RORγt mRNA和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相比较于模型组,祛风消炎汤能呈剂量依赖性降低CIA大鼠AI评分及足肿胀程度(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风消炎汤低、中、高剂量组Treg细胞占比及Foxp3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Th17细胞占比、Th17/Treg比值及RORγt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祛风消炎汤对RA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RA大鼠滑膜组织RORγt水平,提升Foxp3水平来调节Th17/Treg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蚁附蠲痹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蚁附蠲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经计算机摄像系统采样后,采用Biomias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软件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信号强度进行分析,得出Caspase-3阳性染色面积及积分光密度值。结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总面积、积分光密度)较空白组明显的增高(P<0.05);阳性组和蚁附蠲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较空白组和模型组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蚁附蠲痹颗粒使凋亡反应的效应者(Caspase-3)在滑膜组织中表达增强,促进细胞凋亡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明目丸对RCS大鼠视网膜BaxmRNA、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RCS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明目丸组。空白组:RCS(rdy+/+,p+/+)大鼠共8只,雌雄各4只,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RCS(rdy-/,p-/-)大鼠共8只,雌雄各4只,灌胃生理盐水;益气明目丸组:RCS(rdy-/,p-/-)大鼠共8只,雌雄各4只,灌胃益气明目丸悬浊溶液。灌胃30天后,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各组视网膜组织中BaxmRNA、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益气明目丸组大鼠视网膜厚度明显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增厚,视网膜色素上皮条带部分可见,部分外核层光感受器感觉纤毛层部分可见,光感受器细胞核数目较模型组多,外从状层、外核层、视杆视锥层较模型组结构清晰且增厚,RT-qPCR检测显示:益气明目丸组BaxmRNA、Caspase-3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WB检测显示:益气明目丸组Bax蛋白、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益气明目丸对RP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益气明目丸可抑制视网膜上BaxmRNA、Caspase-3mRNA的表达,进而减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凋亡,达到保护视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RANKL、OPG、LIGHT表达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ingarthritis,CIA)大鼠骨侵蚀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造模组、正常对照组(10只,简称正常组),造模组采用牛Ⅱ型胶原乳剂于大鼠尾根部注射,建立CIA模型。在造模成功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模型组(10只)。30天后,观察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取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及血清。运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外周血、滑膜RANKL、OPG、LIGHT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滑膜RANKL、LIGHT表达显著增加,OPG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A大鼠外周血、滑膜RANKL、LIGHT表达水平升高,OPG表达减少。CIA大鼠骨侵蚀可能由于低表达的OPG不能竞争性抑制RANK和高表达的RANKL结合,加上高表达的LIGHT,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化而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KOA)兔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Ⅱ型胶原(Col-Ⅱ)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KOA的机制。方法将40只清洁级6月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取10只为空白组,剩余30只统一造模,关节制动方法制造KOA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0只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针刀组以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髌韧带为松解对象,以纵疏、横剥法进行针刀松解,每星期1次,共治疗3次;电针组取阴陵泉、阳陵泉、内膝眼、犊鼻穴,电针频率2~100 Hz,强度为3 m A,每次电针20 min,每星期治疗3次,共治疗3星期。光镜观察软骨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膝关节软骨Col-Ⅱ、MM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模型组家兔膝关节滑膜存在不同程度增生、水肿,光镜下见模型组关节软骨呈明显退行性变。电针组和针刀组软骨组织损伤减轻,且有修复趋势。针刀组兔膝关节软骨破坏程度明显减轻。针刀组Col-Ⅱ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Col-Ⅱ蛋白表达与电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MP-3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MMP-3蛋白表达较空白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MMP-3蛋白表达与模型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刀松解治疗KOA兔,能够使软骨MMP-3水平下降,Col-Ⅱ表达水平升高,从而阻抑软骨退变,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