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参结合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X-5大孔树脂纯化地参结合酚提取物,并用Folin-酚法测定地参结合酚提取物酚含量;同时,采用HPLC对地参结合酚提取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以抑制率为考察指标,测定地参结合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地参结合酚提取物酚含量为155.55~164.95 μg GAE/mg,主要的酚类化合物单体为咖啡酸(40.67~72.18 μg/mg EDW)和迷迭香酸(22.01~46.22 μg/mg EDW);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IC50值范围分别为2.0275~3.7538和1.4438~3.1030 mg/mL。结论:地参结合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高值化利用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 Hongjiang)果皮,该研究以黄酮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红江橙果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70 ℃、提取料液比为1:5、提取时间为50 min,该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 82.57 mg/g,高于传统乙醇浸提法(23.56 mg/g)。红江橙果皮黄酮提取物(Citrus Sinensis Peel Flavonoids Extract,CSFE)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95 mg/mL和28.54 mg/mL;在10~5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CSFE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均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性;其作用类型均均为混合型抑制。研究表明,红江橙果皮黄酮类提取物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可为其在降血糖和减肥功能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沙葱为原料,用纯水对其进行提取,并且以该取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的黄酮含量,通过测定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来评价沙葱水提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别采用α-葡萄糖苷酶与胰脂肪酶抑制模型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沙葱中总黄酮含量为4.02 mg QE/g DW,对DPPH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活性,测定得到的Trolox等价抗氧化能力为51.82 mg Trolox/g,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867mg/mL,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的IC_(50)值分别为326.29mg/mL和179.48 mg/mL,且都呈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关系。结果表明,沙葱中黄酮含量丰富,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与胰脂肪酶抑制活性,有深入开发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海南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及矿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并与海带、紫菜、羊栖菜、石莼和龙须菜等五种食用藻比较,进行营养学评价。结果表明,海南长茎葡萄蕨藻的主要成分是粗多糖和粗纤维(58.52%),蛋白质含量14.37%,其氨基酸组成均衡,种类齐全,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7.86%。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Na、K、Mg和Ca等含量都较高。因此海南长茎葡萄蕨藻是一种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且富含矿物质的食用海藻,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陆地资源的日益殆尽,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海洋资源,长茎葡萄蕨藻作为一种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海藻而备受关注。长茎葡萄蕨藻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微生物以及降血糖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拥有巨大的潜在药用价值。本文总结了长茎葡萄蕨藻的组成成分及其主要活性功能的最新研究,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成分、人工养殖和环境应用上,对长茎葡萄蕨藻活性成分的了解还不全面。目前,学者们对长茎葡萄蕨藻中的酚类和黄酮类物质的研究仅处于含量测定阶段,多糖和蕨藻红素的提取方法和活性功能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发掘。后续本文应当对长茎葡萄蕨藻的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的开发,明确其结构与活性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具体的活性功能机制,以发掘长茎葡萄蕨藻的药物潜力。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6):209-214
文中采用响应面微波提取法对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2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85%,料液比为1∶30(g∶m L),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提取率为91.9%,模型的R2=98.4%。与未经微波处理的传统方法超声法、回流法和水浴法相比,微波处理最高可使长茎葡萄蕨藻中蕨藻红素提取率提高79.8%,超声法、回流法和水浴法蕨藻红素的提取率分别为微波提取的71.8%、85.69%和55.77%,且提取时间长,消耗溶剂大。  相似文献   

7.
龙眼核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实验以龙眼核为研究材料,使用水、无水乙醇,甲醇和50%甲醇为提取溶剂对龙眼核进行浸提,并分别测定了四种提取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结果表明,50%甲醇和水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这为龙眼核中降血糖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34种生姜中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最好的品种,以期从中得到一种能较好控制餐后血糖的功能成分,提高生姜附加值。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通过抑制率高低确定最佳提取溶剂及抑制作用最好的生姜品种,以酶浓度-反应速度及L-B作图法确定酶抑制类型。生姜乙醇提取物抑制率为66.2%,最高,云南罗平小黄姜乙醇提取物抑制率为88.58%,最高。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可逆抑制中的非竞争性抑制,米氏常数Km为3.14×10-3mol/L。生姜中含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且抑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长茎葡萄蕨藻多酚提取工艺,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茎葡萄蕨藻多酚提液DPPH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长茎葡萄蕨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 g/mL、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长茎葡萄蕨藻多酚得率为0.632 9±0.02 mg/g。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显示长茎葡萄蕨藻多酚对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茶多酚,并且在低浓度下就表现出高清除效果,在20μg/mL时长茎葡萄蕨藻多酚的清除率分别为68.56%和76.91%,而对照茶多酚为42.34%和47.21%。这说明长茎葡萄蕨藻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且提取工艺简单,其抗氧化能力较强,为长茎葡萄蕨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研究干、鲜马齿苋的降血糖活性及降糖机制。方法:分别将干燥和新鲜马齿苋用乙醇为溶剂浸泡提取,制备干燥马齿苋乙醇提取物(Dried Portulaca oleracea L. ethanol extracts,DEP)和新鲜马齿苋乙醇提取物(Fresh Portulaca oleraceaL. ethanol extracts, FEP)。再分别将DEP和FEP用水混悬,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从DEP得到H-DEP、E-DEP、D-DEP和W-DEP,从FEP得到H-FEP、E-FEP、D-FEP和W-FEP。分别对DEP和FEP以及所得各种萃取物进行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E-FEP对2种酶的抑制作用最好,IC50值分别为(0.094±0.001)mg/m L和(33.63±0.42)μg/m L。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确定酶抑制类型:对于α-淀粉酶,H-DEP、E-DEP、H-FEP及E-FEP为非竞争性抑制,DEP、FEP、D-DEP、W-DEP、D-FEP及W-FEP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混合抑制;对于α-葡萄糖苷酶,H...  相似文献   

11.
从鸡血藤中获得醇提物(alcohol extract, ESs)及水提物(water extracts, WSs),研究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ESs的抑制效果显著高于WSs。为深入研究鸡血藤对2种酶的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ESs进一步萃取,获得W-ESs、D-ESs、N-ESs、E-ESs四个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浓度范围,ESs及4个组分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为:W-ESs>D-ESs>ESs>N-ESs>E-ESs;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为:W-ESs>ESs>N-ESs>E-ESs>D-ESs。其中W-ESs对2种酶的抑制作用最好,IC50值分别为(0.88±0.02) mg/mL和(15.82±2.79)μg/mL。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确定酶抑制类型,结果显示,WSs、ESs、W-ESs及N-ESs对α-淀粉酶为反竞争性抑制,D-ESs和E-ESs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混合抑制。对于α-葡萄糖苷酶,W-ESs、D-ESs和E-ESs...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蜂胶对餐后血糖控制机理,本实验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蜂胶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研究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8260±0.1754)mg/mL,抑制常数(KI)为(0.0265±0.0060)mg/mL。动力学研究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3.
徐丛玥  林款  熊琪  张琨  茹琴 《现代食品科技》2020,36(10):260-267
为促进降血糖功能食品的开发,本研究确定了降糖软胶囊中绿茶提取物、葛根提取物、苦瓜提取物的最佳配伍,优选软胶囊制备工艺并分析其稳定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试验确定三种天然提取物的最佳配伍;以均匀性、流动性和沉降体积比为考察指标,考察内容物的性状;以色泽和透光率为判断指标,考察囊壳性状。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软胶囊是否具有稳定的性质。当绿茶提取物、葛根提取物、苦瓜提取物的比例为1:3:30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效果最佳,IC50值为0.92 mg/mL;以该比例配制复合物,并发现复合物:大豆油:蜂蜡:大豆磷脂=1:1.5:0.025:0.07,制得的内容物混悬效果最好;根据1:0.45:1的明胶、甘油、水比例制备胶皮,并加入甘油用量2%的苋菜红色素和0.30%的二氧化钛,得到具有遮光效果好、硬度及黏性适中的红色囊壳。经过6个月的加速试验,发现软胶囊的性状、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且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50值仅降低5.33%。综上所述,含三种天然提取物的复方软胶囊具有良好抑制α-葡萄糖苷酶功效,且性质稳定,所得工艺参数可为后期该胶囊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泽泻水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萃取后的水相过大孔树脂柱得到水洗脱部分和95%乙醇洗脱部分,然后测定各部分的酶抑制活性,对高活性部分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抑制活性最高,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92.30%,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正丁醇萃取部分的抑制作用属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槟榔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槟榔壳、槟榔籽和槟榔花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7±0.48)mg/mL、(1.50±0.31)μg/mL和(4.00±0.53)mg/mL,其中槟榔籽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为(0.71±0.09)mg/mL]。对提取物中多酚、多糖等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槟榔籽提取物中具有较高含量的多酚及多糖,含量分别为(441.73±4.79)mg/g和(411.47±6.01)mg/g。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槟榔壳及槟榔籽提取物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为竞争与非竞争的混合型抑制,而槟榔花提取物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为竞争与反竞争的混合型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槟榔籽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葛根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能力.以抗环血酸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来评价葛根不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研究葛根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玉蜀黍不同部位(须、秸秆皮、秸秆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理化方法测定玉蜀黍不同部位中总黄酮、总皂苷、总多糖、总蛋白质提取物的含量,酶底物反应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考察不同pH、温度、时间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体外抑制模型评价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来源、小鼠小肠来源)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研究α-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性质。结果: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来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60±0.145)mg·m L-1,对小鼠小肠内α-葡萄糖苷酶半数抑制浓度(1.944±0.078)mg·m L-1,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185±0.132)mg·m L-1。动力学研究表明,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为典型非竞争性抑制。结论:竹叶椒乙醇提取物对α-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2种抗氧化剂(植酸、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2种化合物分别与酶的相互作用.植酸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 α-葡萄糖苷酶IC50值分别为(0.207±3.137)mol/L和(0.39±0.00838)mmol/L,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抑制效果较好.植酸和L-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20.
该文研究了长茎葡萄蕨藻水提物(CLE)体外抗氧化作用,并考察其减轻H2O2诱导的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的能力。测其成分与含量,通过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来评价CLE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H2O2诱导建立L0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CLE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胞外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以及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CLE中总多糖、总三萜、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05.01、28.32、27.02和15.72 mg/g,CLE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率浓度(IC50)分别为0.94 mg/mL和2.20 mg/mL。与模型组相比,CLE(22.5 μg/mL和45.0 μg/mL)干预提高了L02细胞的存活率,并降低了细胞上清中LDH、AST和ALT活力以及细胞内ROS水平和MDA含量,提高了GSH含量;其中当添加45.0 μg/mL的CLE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了20.09%,ROS和MDA含量分别降低至模型组的63.23%和63.20%,GSH含量提高了164.02%。由结果可知,CLE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改善L02细胞氧化损伤,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