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为提升ASD儿童情绪学习动机,探究不同角色形象在基本情绪学习中的激发作用,以绘本角色造型为切入点,为绘本角色设计和干预训练提供参考。提出一种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角色设计研究方法。方法 首先,结合ARCS动机维度,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绘本角色研究的指标体系。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7项代表性眼动指标和1项情绪匹配数据,并利用眼动仪收集这些指标的实验数据;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眼动实验客观指标的权重,并使用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确定三大角色样本类型的综合排序。结果 研究发现,与其他类型的角色相比,在ASD儿童中,器物角色的动机反馈效果更佳,并且这几类角色对ASD儿童的眼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每个角色的干预效果也不尽相同。结论 将ARCS动机理论模型引入绘本角色设计中,结合眼动实验解析动机策略与角色特征元素之间的关联性,能更有效地改善干预训练中缺乏学习动机的情况;建立评价体系有助于为后续相关设计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学龄前儿童的视觉认知特点为基础,探寻教育APP角色绘图方式的设计评价方法,并对各绘图方式进行有效评价,为设计师进行角色设计提供参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和教育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提炼兴趣性、显著性和引导性3个维度,结合眼动数据指标构建学龄前儿童教育APP角色绘图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获取各眼动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加权计算得到6种绘图方式的综合得分和排序结果,筛选出各维度和综合3个维度的最优绘图方式。结果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角色绘图方式的认知加工存在差异。单色平涂对低龄组儿童的兴趣性和显著性影响较大,明暗平涂对低龄组儿童的引导性作用较明显。三维渲染对大龄组儿童3个维度的影响有较大优势,同时二维渲染对大龄组儿童的显著性和引导性也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结论 将熵权法应用于教育APP角色绘图方式设计的研究中,能更有效评价角色的兴趣性、显著性和引导性,使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为学龄前儿童教育APP角色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视觉提示方法解析ASD(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绘本角色造型的视觉意象偏好,为教辅人员及设计师等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便更有效地拓展ASD儿童的兴趣范围,提高其主动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方法 首先整理目前ASD儿童阅读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绘本,结合ASD儿童特点进行视觉意象分析,收集感性词汇,制作样本。然后基于视觉提示策略制作评分量表,展开实验,结合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提取视觉意象主因子,最终得到视觉偏好与角色造型的回归关系。结论 基于视觉提示策略的ASD儿童绘本角色造型设计,包含设计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能够提升绘本角色造型的趣味性和干预训练的有效性,使ASD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提炼出的视觉意象偏好可为后续其他类型的ASD儿童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解析学龄前儿童对不同绘图方式的视觉认知特点,总结主流绘图方式的特征,为优化绘本角色面孔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记录被试对象加工不同绘图方式角色面孔时的眼动数据,分析数据并筛选眼动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提炼绘本设计准则,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模糊矩阵进行层次权重计算,计算各级层次准则权重值。结果 提炼电子绘本角色面孔的设计准则,将9项眼动指标作为子准则评定系数引入层次模型,进行权重计算,获知儿童对设计准则中绘图方式的偏向次序,得到引导性与吸引性的排序结果一致,易记性排序截然相反,继而总结出基于引导性、易记性、吸引性的绘本角色设计方法。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龄前儿童电子绘本角色面孔研究以客观权重解析了儿童对不同绘图方式的视觉加工特征,总结出3种设计准则中绘图方式与儿童的绘本阅读效率、阅读兴趣间的相互影响,为后续设计主题性绘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从而实现绘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前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数量逐年上升,为提升ASD儿童干预APP的训练效果、提高界面设计中合理决策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Kano-熵权法的ASD儿童需求分析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Kano模型收集ASD儿童干预APP的需求,并根据相对满意度系数将其分为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三类;其次,运用熵权法计算各项需求指标的客观权重值;然后,结合权重值大小与ASD儿童干预训练的相关性进行案例设计实践,并通过人机交互测试验证基于ASD儿童需求分析的干预APP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干预APP的效能。结论 融合Kano-熵权法的ASD儿童干预APP交互设计,将需求指标分为内容性、操作性和视觉性三个维度且内容性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在此基础上运用人机交互测试验证APP的干预效果,发现改进后的APP可以丰富界面内容、提升干预操作、增强视觉吸引力。基于ASD儿童需求分析的干预APP交互设计通过对内容、操作及视觉性需求的优化,能够增强指示性、延长训练时长,提升干预训练的有效性,为后续相关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面对我国ASD儿童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为干预APP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优化设计思路,提出一种基于情绪体验的卡通角色造型设计研究方法。方法 首先,结合文献从20余项HRV指标中筛选出8项代表性HRV指标,通过HRV实验收集8项指标数据;其次,结合改进的语义量表整理情绪体验得分;再次,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对情绪体验得分影响最大的3项HRV主因子;最后,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探求情绪体验得分与3项HRV指标间的回归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ASD儿童对三类角色中的器物角色的情绪体验反馈最为明显,且具有方圆形主体轮廓和梯形、圆形组合部件的器物角色能够提高LF/HF、SDNN,并降低M–HRT,进而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结论 融合改进的语义量表建立情绪体验与3项HRV指标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ASD儿童干预APP卡通角色造型的设计与方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且符合ASD儿童情绪体验的角色造型设计能够激发儿童兴趣、提升交互体验、增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视觉提示方法解析ASD儿童在积木类游戏过程中的视觉意象偏好,为教师及设计师等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便更有效地拓展ASD儿童的兴趣范围,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方法首先结合ASD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进行视觉意象分析,收集感性词汇,制作样本。然后基于视觉提示策略进行制作评分量表,展开实验,结合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提取视觉意象主因子,最终得到从视觉认知到积木玩具设计的视觉意象偏好模型。结论基于视觉提示策略的ASD儿童积木类玩具研究兼顾了设计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能够促进积木类玩具形象上的趣味性和干预训练的有效性,可以使ASD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提炼出的视觉意象偏好也可以为后续其他ASD儿童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解析ASD儿童视觉偏好特征,提高陪伴机器人造型设计评价的有效性,为设计师及教辅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调研整理目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陪伴机器人造型样本,对样本进行灰度模式处理,制作亮度直方图;然后结合文献分析从30余项眼动指标中筛选出10项代表性的眼动指标,并运用眼动追踪方法展开实验,收集整理各项眼动指标数据及视觉偏好得分;接着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出3项对视觉偏好影响较大的眼动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眼动指标主因子与视觉偏好之间的回归关系,并通过实验再次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基本几何形的陪伴机器人造型更为符合ASD儿童的视觉偏好。结论 合理解析并利用ASD儿童陪伴机器人的视觉偏好、眼动指标及造型特征的相关性,可为陪伴机器人造型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小雯  曹诗瑾  刘妮 《包装工程》2021,42(12):128-134, 175
目的 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的角度出发,以其特殊的形状偏好特征为基础,展开ASD儿童产品设计研究.方法 采用对偶比较法,以两组3~6岁儿童的ASD患儿和正常幼儿为实验参与者,儿童产品设计中常见的7种形状为评价对象,探究ASD儿童对不同形状的偏好特征.结果 试验结果分析得出ASD患儿的形状偏好顺序为:圆形、椭圆形、花形、多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明显偏爱圆形.其偏好顺序和偏好程度都与同年龄的正常幼儿有较大差异.结论 符合ASD儿童偏好特征的产品不仅能有效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提高对学习任务的兴趣,而且还能产生持久的强化效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ASD儿童偏好特征的产品设计理念,并进行设计实践,为今后的ASD儿童产品设计开发提供重要启示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祺  谢颖 《包装工程》2023,44(20):183-194, 216
目的 为减少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达成良好的课堂干预训练效果。通过对ASD儿童扰乱行为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指导干预产品设计,降低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频率。方法 首先,基于TPB理论结合文献查阅以专家访谈对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进行分析筛选构造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影响因素集;其次,基于GREY-DEMATEL-AHDT进行模型构建,得到两组对抗性的有向拓扑层级图,并对主要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分析;最后,基于关键因素开展实地观察调研,总结出ASD儿童课堂扰乱行为干预产品设计策略指导后续设计实践。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干预产品设计对ASD儿童课堂部分扰乱行为具备显著的干预作用。结论 引入TPB理论对ASD儿童个体内在因素分析,扩展了ASD课堂扰乱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且运用GREY-DEMATEL-AHDT分析结果呈现直观高效,为后续设计需求研究界定范围,可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提升ASD儿童干预机器人的训练效果,为教辅人员、设计师等提供参考,提出以ASD儿童情绪体验特点为基础的干预机器人拟人化造型特征评价方法。方法 对市场上的机器人造型样本进行拟人度评分,并从中选取代表性样本;从20余项HRV指标中筛选出8项代表性指标,通过HRV实验收集数据;使用改进的PAD情绪量表获取ASD儿童情绪体验主观得分;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对情绪体验得分影响较大的HRV指标;以HRV指标为自变量、情绪体验得分为因变量,建立回归关系,为ASD儿童干预机器人造型的设计和方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研究表明,几何型机器人往往带来“放松的”情绪体验,类人型机器人会带来“高兴的”情绪体验,而真人型机器人则可能带来“焦虑的”情绪体验。同时,ASD儿童的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与HRV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将改进的PAD情绪量表应用于ASD儿童干预机器人的造型评价中,建立情绪体验和HRV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为设计和评估适合ASD儿童的机器人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了ASD儿童干预机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提高设计师在ASD儿童干预APP导航界面设计评价阶段中进行合理决策的效率,提升ASD儿童干预APP的干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AHP-熵权法的ASD儿童干预APP导航界面设计评价方法。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结合专家评估,构建导航界面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AHP和熵权法分别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对其进行组合赋权,并通过加权计算得到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综合排序。最后,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6种干预APP导航界面的设计方案评价中,通过AHP-熵权法的综合计算筛选出最优方案,能够更好地提升导航界面的关注度、吸引力和引导性。结论 融合AHP和熵权法对ASD儿童干预APP导航界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干预APP导航界面设计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为教辅人员和设计师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小妍  苏伟鸿 《包装工程》2022,43(10):121-128, 189
目的 为了使自闭症儿童在康复教育机构和家庭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训练,结合智能化交互优势,提出将自闭症治疗与社交辅助机器人结合的优化设计思路,旨在提高患儿在训练中的互动兴趣及治疗效果,减轻专业教师和家庭的负担,提升自闭症儿童干预治疗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方法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生理、认知、行为特征的梳理,归纳现有常用的干预治疗方法和辅助治疗产品,探讨童车为载体辅助专业干预治疗的方式,针对辅助治疗童车进行功能外形、交互方式、游戏概念及配套APP的全方位案例设计,总结交互干预设计的训练要素、功能模块和治疗功能。结论 以童车为载体,确定了车载精灵的交互方式、辅助APP主要功能模块和认知训练、社交激励、音乐治疗3种不同干预游戏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杨静  王梓懿  陈亮 《包装工程》2024,45(4):448-457
目的 针对弱视儿童因视功能受损而引发的阅读问题,研究辅助弱视儿童的无障碍阅读视觉设计规范。通过改变阅读材料的视觉设计,辅助患儿缓解阅读困难的问题,提升阅读效率。方法 首先,使用对照实验法,改变阅读材料的视觉设计形式,记录弱视儿童的阅读时间及其喜爱度。同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判断各视觉因素的改变对弱视儿童阅读速率的影响。其次,根据弱视儿童的阅读痛点对材料进行阅读辅助设计,通过访谈法得出各类辅助设计对缓解弱视儿童阅读痛点的可行性。最后,依据前期实验与数据分析对适合弱视儿童使用的视觉设计规范进行总结。结果 针对弱视儿童的阅读材料设计,建议使用22~24 pt黑体或楷体字,字间距为50~75。使用上文下图或左文右图排版形式,运用简单柔和、边缘清晰的图像设计。在设计中,可使用色彩对字行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