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志伟  韩天权  张圣道   《胰腺病学》2006,6(6):334-336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与肿瘤侵犯血管和肝转移之间的联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6例胰腺癌患者切除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析MMP-2和MMP-9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MMP-2的阳性率为58.3%(21/36)。血管侵犯组的MMP-2表达率为81.8%(18/22),显著高于无血管侵犯组21.4%(3/14),P〈0.05。肝转移组的MMP2表达率为84.6%(11/13),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的43.7%(10/23)。胰腺癌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1.1%(22/36)。血管侵犯组MMP-9的表达率为77.3%(17/22).显著高于无血管侵犯组的35.7%(5/14)。肝转移组的MMP-9表达率为84.6%(11/13),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的47.8%(11/23),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MP-2阳性组的预后较差(尸〈0.05)。结论 MMP-2、MMP9与肿瘤血管侵犯和肝转移的发生相关,MMP2高表达提示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黏膜成熟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患者瘤组织(淋巴瘤组)与31例鼻咽黏膜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患者(增生组)增生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结果淋巴瘤组TIMP-2和MMP-9阳性率分别为81.36%、83.05%,增生组阳率分别为100%、32.26%,TIMP-2和MMP-9表达率与临床分期、血管侵犯和生存期均无显著性关系。两组TIMP-2和MMP-9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r=-0.007,P〉0.05)。提示TIMP-2和MMP-9表达异常在淋巴瘤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MMP-9可作为鉴别淋巴瘤性质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源性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表达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寻找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sD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株CRL-1213用高糖(22m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100μmol/L)联合培养建立体外MMP-9高表达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用外源性TIMP-1(100μg/iJ)抑制MMP-9的活性,采用实时PCR法和ELISA法检测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蛋白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功能、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胶原(羟脯氨酸)分泌能力、划痕实验评价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ranswell法评价细胞纵向迁移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IMP-1干预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MMP-9高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P-9蛋白活性受到明显抑制(1.47±0.13VS0.434-0.13,t=12.495,P〈0.01)。与对照组比较,MMP-9高表达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9.31±0.24)%VS(6.54±0.29)%]、增殖指数[(13.8±0.5)%VS(11.3±0.6)%]、细胞活力(1.76±0.13V81.35±0.12)、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1126-1-63)vs(353±61)μg/L]、6h横向迁移率[(38.7±2.6)%VS(21.3±2.1)%]和纵向迁移细胞数(91±4vs71±4)均明显减少(t=16.433、7.328、5.113、19.847、11.529、8.124,均P〈0.05);TIMP-1干预后,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期的比例[(6.54±0.29)%VS(7.75±0.27)%]、增殖指数[(11.3±0.6)%vs(12.5±0.5)%]、细胞活力(1.35±0.12VS1.64±0.14)、胶原(羟脯氨酸)分泌量[(3534-61)vs(829±59)仙g/L]、6h横向迁移率[(21.3±2.1)%VS(31.5±2.7)%]和纵向迁移细胞数(71±4vs85±4)与MMP-9高表达组比较得到明显改善[t=6.881、3.292、3.615、12.590、6.644、6.015,均P〈0.05]。结论MMP-9高表达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受到抑制,外源性TIMP-1能够减缓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6例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50表达。p27^kipl阳性表达166例(76.9%)。低表达141例(65.3%),瘤细胞核、质共表达73例(33.8%);MMP-9阳性表达183例(84.7%),高表达98例(45.4%)。p27^kipl、MMP-9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患者生存期、淋巴结转移及器官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认为p27^kipl低表达和MMP-9高表达在大肠癌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中MMP-2、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胞黏附因子(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术前未进行放、化疗的肺癌患者的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CD44V6和MMP-2的表达。结果 肺鳞癌与肺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14/24)和68.42%(13/19);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6%(13/24)和84.21%(16/19)。CD44V6与MMP-2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肺癌病理分期以及术后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25.62%,5年生存率为6.41%;阴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64.71%,5年生存率为56.82%,两者差异显著(P=0.000)。MMP-2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为18.8%,5年生存率为8.67%;阴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66.30%,5年生存率为42.66%,两者差异显著(P=0.0067)。CD44V6和MMP-2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性相关(P:0.007)。结论CD44V6和MMP-2对于肺癌的侵袭、淋巴结转移、术后血行转移以及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存活蛋白(Livin)在宫颈鳞状细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份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宫颈癌组)、32份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内瘤变组)、9份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Smac、Livin的表达,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mac、Liv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内瘤变组、正常组Sma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67%、62.50%、0,宫颈癌组、内瘤变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宫颈癌组阳性率高于内瘤变组(P均〈0.01);L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67%、90.63%、22.22%,宫颈癌组、内瘤变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mac、Livin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ac、Livin表达与宫颈鳞状细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表达相关性提示可能共同参与细胞凋亡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缺氧时间对肺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在缺氧(37℃,5%CO2,5%O2,90%N2)条件下分别孵育0、1.5、3、6、12h,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细胞CTGFmRNA、MMP-9mRNA表达情况,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CTGF、MMP-9浓度。结果缺氧刺激成纤维细胞CTGFmRNA高表达出现在1.5h,并保持一相对平台至6h.12h开始下降。MMP-9mRNA在缺氧1.5h出现高表达,并保持一持续增高的趋势。ELISA结果证实CTGF与MMP-9一样其峰浓度在缺氧12h。用抗CTGF抗体干预的成纤维细胞组较未干预组表达MMP-9量明显减少。结论缺氧可促使人肺成纤维细胞高表达CTGF。缺氧可能是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高表达CTGF,进而调节细胞分泌MMP-9的量,来达到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气道重塑作用而形成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范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9):1071-107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16例大肠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结果 216例大肠癌组织MMP-9阳性表达率为76.9%(166/216),高表达率为65.3%(141/216)。MMP-9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生存期、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0.01)。结论 MMP-9高表达在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例食管鳞癌及正常组织IGFBP-4、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IGFBP-4 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1),但在肿瘤侵及外膜以上及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降低(P〈0.01),在不同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IGFBP-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9%,低于正常组织(91.3%)(P〈0.05)。MMP-7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为100.0%,正常组织未见表达(P〈0.01),肿瘤侵及外膜以上及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上调更明显(P〈0.05)。IGFBP-4与MMP-7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IGFBP-4表达下调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密切关系,并与MMP-7高表达负相关,IGFBP-4 mRNA检测对判断食管癌进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23例胃癌切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GF、EGFR与PCNA.组织学分型,乳头状腺癌3例,管状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14例.对EGFR阳性胃癌以镜面切片染色法,计算出EGFR阳性癌细胞以及EGFR阴性癌细胞PCNA数.资料以studentt测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EGF阳性胃癌14例(60.9%),EGFR阳性胃癌5例(21.7%),EGF与EGFR同为阳性胃癌3例(13%).EGFR阳性胃癌细胞PCNA阳性率为49.95%±20.30%,EGFR阴性胃癌18例细胞PCNA阳性率为28.48%±18.18%,EGF与EGFR同为阴性7例,PCNA阳性率为18.82%±14.24%,差异性有显著意义(P<0.05).5例EGFR阳性胃癌镜面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EGFR阳性癌细胞与EGFR阴性癌细胞PCNA阳性率分别为49.95%±20.30%与39.68%±17.88%.5例EGFR阳性胃癌和3例EGFR与EGF同为阳性胃癌中,全部为低分化型腺癌,且均有静脉浸润.结论EGFR阳性胃癌细胞PCNA高表达表明,EGFR与EGF配体结合可促进癌细胞异常分裂增殖.EGFR与EGF表达与肿瘤高浸润性低分化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中胸苷磷酸化酶(T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不同胃黏膜组织(正常胃黏膜组10例、慢性胃炎组10例、胃癌组39例、胃癌转移的淋巴结组10例)中TP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胃癌转移灶中TP与MMP-2的表达较正常组及慢性胃炎组显著增高(P〈0.05)。TP与MMP-2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肿瘤≥5cm组及T3-4组TP阳性率湿著高于〈5cm组及T1-2组,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TP阳性率高于无远处转移组,差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之间TP阳性率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01)。MMP-2在T1-2组与T3-4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0.87%和93.75%,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MMP-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临床Ⅰ-Ⅱ期阳性表达59.09%,Ⅲ-Ⅳ期阳性表达为94.1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MMP-2表达却与肿瘤大小及远处转移无关。TP表达阳性的胃癌中MMP-2阳性率88.00%高于TP阴性组的50.00%。结论胃癌中TP与MMP-2表达增高与肿瘤进展的病理临床参数有关;TP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有关,提示TP在影响肿瘤进展的过程中可能通过MMP-2促进肿瘤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宫颈鳞癌(A组)、34例宫颈原位癌(B组)和20例正常宫颈上皮(c组)组织中的MMP-2和MMP-9。结果A、B、C组MMP-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3%(36/46)、50.0%(17/34)、25.0%(5/20),A组与B、C组比较,P均〈0.01;B、C组间比较,P〉0.05。A、B、C组MMP-9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7%(33/46)、70.6%(24/34)、25%(5/20),A、B组与C组比较,P均〈0.01;A、B组间比较,P〉0.05。MMP-2、MMP-9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MP-2和MMP-9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L=0.372,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MMP-2-和MMP-9高表达,MMP-2、MMP-9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结肠癌患者细胞凋亡与预后意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Bid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肠黏膜组织的表达差异,了解其在大肠癌生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快捷法检测正常肠黏膜18例、结肠腺瘤21例及结肠癌83例的Bid表达。结肠癌Dukes分期为A期22例、B期20例、C期20例及D期21例。表达程度采用半定量积分法。结果Bid在结肠腺瘤中阳性表达为95.2%,高于正常肠黏膜(72.2%)及结肠癌(72.3%),前者与后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肠癌DukesD期Bid阳性表达100%与A、B期(40.9%、55.0%)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DukesD期且有28.6%高表达。在结肠癌的高表达DukesD级病例,虽Bid表达为强阳性但结肠癌细胞仍不受限制持续增殖。结论结肠癌的早期阶段(结肠腺瘤)中Bid阳性率高于结肠癌,说明细胞凋亡属于结肠癌变的早期现象。结肠癌细胞可能存在使抗瘤的T细胞及NK细胞发生免疫识别困难而致免疫逃逸的途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外科胃癌手术患者30例,标本分别取自胃癌组织、癌旁3cm和6cm组织,同时取10例胃镜检查正常者的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OX-2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30例胃癌组织中,26例COX-2表达呈阳性,而10例正常组织则无表达,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阳性率为83.33%(25/30),癌旁3cm组织为66.7%(20/30),癌旁6cm组织为3.3%(9/30),10例正常组织中仅2例有表达,癌旁6cm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和癌旁3cm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患者的癌旁3cm组织中,MMP-2、COX-2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O.01)。结论胃癌组织中有COX-2、MMP-2的高表达,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具有等级相关性。COX-2蛋白可能通过诱导MMP-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胃癌细胞的侵袭力,从而成为其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对81例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的OPN和MMP-9表达。结果化疗2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79.0%,不良反应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化疗前肿瘤组织中OPN和MMP-9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9%和84.0%,化疗后分别为13.6%和12.3%,化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化疗前OPN阳性者化疗总有效率为77.8%,阴性者为88.9%;化疗前MMP-9阳性者化疗总有效率为77.9%,阴性者为84.6%;化疗前OPN阴性、MMP-9阴性的患者化疗效果更理想(P均<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OPN和MMP-9的表达,二者的表达程度与化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6.
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MMP-2、MT1-MM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50例卵巢浆液性腺癌、3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腺瘤和30例卵巢良性浆液性腺瘤组织中的MMP-2、MT1-MMP。结果MMP-2和MT1-MMP在卵巢浆液性腺癌和交界性浆液性腺瘤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浆液性腺瘤(P〈0.05)。卵巢良性浆液性腺瘤组织中的MMP-2、MT1-MMP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P均〈0.0.5)。卵巢浆液性腺癌中MMP-2、MT1-MMP的表达呈正相关(L=0.61,P〈0.01)。结论卵巢浆液性腺癌中MMP-2、MT1-MMP表达上调。二者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过程中协同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只)、高脂饮食组(11只)、阿托伐他汀组(10只)。后两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建立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至第9周始,高脂饮食组同时服用1.5mg·kg^-1·d^-1淀粉,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5mg·kg^-1·d^-1。处死兔后,对主动脉大体标本进行观察,发现内膜增生合并粥样斑块形成者视为模型建立成功。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斑块近心端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阳性面积百分率以及MMP-9的表达。结果 ①高脂饮食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可见新生内膜形成,内一中膜厚度比值分别为1.41±0.34、0.63±0.12。②斑块中巨噬细胞分布部位正是MMP-9阳性表达区域,均聚集于斑块近心端。高脂饮食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斑块近心端巨噬细胞阳性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6.5±4.3)%、(12.4±1.5)%,MMP-9吸光度(A值)分别为0.081±0.014、0.022±0.0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脂饮食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平滑肌细胞阳性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7.2±12.3)%、(50.4±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及MMP-9表达主要位于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此区域巨噬细胞聚集及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中integrinβ1、Laminin、MMP-9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颖  刘庆荣  文安智 《山东医药》2007,47(33):19-21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integrinβ1)、层粘连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integrinβ1、Laminin、MMP-9在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及39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integrinβ1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0.00%和46.15%;LN的连续性分布(I级)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0%和35.90%;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和82.05%。三种蛋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三种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P〈0.01),但都与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MMP-9与LN之间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80,P〈0.01)。结论integrinβ1、Laminin、MMP-9可能共同参与了前列腺癌的浸润转移过程;integrinβ1的低表达、LN的表达级别增高及MMP-9的高表达可作为早期识别具有高侵袭和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及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p73、MMP-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p73、MMP-2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73、MMP-2在40例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Dukes A、B期大肠癌组织与对照组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73、MMP-2的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ukes C、D期与A、B期p73、MMP-2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73在高、中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阳性率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MP-2在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阳性率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p73、MMP-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检出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73、MMP-2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p73、MMP-2基因是大肠癌细胞增生活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的表达,探讨其在结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结肠癌及其切缘组织中MMP-7、MMP-9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MMP-7、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0%和82.00%,标本切缘组织中分别为0和24.00%,两者相比,P均〈0.05,MMP-7、MMP-9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96%和91.3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1.85%和74.07%,P均〈0.05;MMP-7、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P〈0.05。结论MMP-7、MMP-9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