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部CT仿真内镜成像技术 (CTVE) ,拓宽了喉部病变的检查及诊断空间。本文报告分析 9例喉部CTVE成像方法及表现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旨在提高喉部病变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本组 9例 ,男 4例 ,女 5例。年龄 2 8~ 6 5岁 ,平均 4 6 3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咽喉部异物感 7例 ,喉部肿痛伴呼吸困难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1例 ,声音嘶哑 1例。全部病例间接喉镜检查 ,声门及声门上区正常 7例 ,左犁状隐窝肿物 1例。声门下区未能窥及。 9例均行喉部CTVE检查。采用西门子SOMATOMEmation螺旋CT机 ,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对喉部…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SPECT与CT或MRI对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对67例缺血性脑疾患者以及1只栓塞实验猴进行了99mTc-ECDSPECT和CT或MRI检查,应用解剖分区对SPECT阳性程度进行相对定量并与CT或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PECT的阳性率为100%,且阳性范围显示较大;CT为725%,MRI为867%;急性梗塞发生后SPECT即可显示阳性,而CT24小时以内的敏感性很差,MRI虽较CT为好但也不够敏感。但是,SPECT不能显示白质缺血和不能区分出血病灶而CT和MRI则可显示和区分。结论对于缺血性和功能减低性脑病,SPECT比CT或MRI更敏感,尤其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更有价值,但对白质梗塞以及出血灶则明显不如CT或MRI。  相似文献   

3.
SPECT与CT或MRI对缺血性脑病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吉生  丁里 《云南医药》1998,19(3):163-164
为比较SPECT与CT或MRI对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对67例缺血性脑病患者以及1只栓塞实验猴进行了^99mTc-ECD SPECT和CT或MRI检查,按解剖分区对SPECT阳性程度进行相对定量并与CT或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PECT的阳性率为100%且阳性范围显示较大;CT为72.5%,MRI为86.7%;特别是急性脑梗塞后SPECT即可显示阳性,而CT和MRI于24小时内敏感性差。但是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李昌保 《云南医药》1998,19(5):368-369
多发性硬化(MS)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由于CT、MRI、诱发电位(EP)等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水平,本文分析72例MS的多项临床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临床资料72例MS均为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33例,女39例。发病年龄6~6...  相似文献   

5.
椎管CT仿真内镜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仿真内镜 (CTVirtualendoscopy简称CTVE) ,临床应用范围较广 ,已用于呼吸、消化、泌尿道及血管内腔。作者于 1998年 3月~ 1999年 9月 ,在椎管CT仿真内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以确定CTVE对椎管应用的价值。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33例 ,男 2 1例 ,女 12例 ,年龄 2 5~ 75岁。其中 :颈部 9例 ,胸部 8例 ,胸腹部 8例 ,腰椎 8例。本院采用GE螺旋CT机及同机工作站 (Ad vantageWindows 2 0 )。病人先做螺旋扫描 ,电压12 0KV ,电流 10 0~ 2 50mA ,螺距 1 0 ,扫描完成后 ,将图像薄层…  相似文献   

6.
马如龙  田伟 《云南医药》1998,19(1):33-34
临床CT、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马如龙田伟**李世和*张华*吴鹰**黄河*何飞*李彪*作者对手术证实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检查、X线片、CT、CTM、MRI资料,就其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3例中男16例,女7...  相似文献   

7.
张兆琪 《天津医药》1996,24(1):27-29
92例后颅凹肿瘤,全部经CT、MRI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比较CT和MRI发现病变的敏感性,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定性诊断的特异性。讨论MRI误诊的原因和Gd-DTPA增强检查对后颅凹肿瘤的诊断价值。后颅凹肿瘤诊断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8.
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王峻许建新郑英CT与MRI对颅脑损伤的检查诊断价值已被临床所接受,但对不同期脑损伤的诊断能力存在差异,急性期亚急性血肿CT较诊断MRI敏感而脑白质挫裂伤的诊断MRI优于CT,本文就作者对CT及...  相似文献   

9.
MRI、SPECT在外科治疗儿童颞叶癫痫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康健  谭启富  孙克华 《江苏医药》2000,26(11):916-916
随着MRI、SPEC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 ,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正逐步普及。现就MRI、SPECT在我院治疗儿童颞叶癫痫的应用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  1990~ 1998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儿童难治性颞叶癫痫患儿 ,根据临床表现、头皮脑电图(3次以上 )和影像学检查诊断 ,并经术中脑电图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证实。本组 2 6例 ,男 16例 ,女 10例 ;手术时平均年龄 11± 2 4 0岁 ,癫痫发作平均年龄为 6± 3 2 4岁。患者术后随访 1年以上 ,手术效果按Wyleretal分级评价 ,完全不发作 18例 ,大部分好转 8例。二、方法 MRI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慢性乙醇中毒神经病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应引起各界的重视。方法 我们对52例病人进行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及9例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检测。结果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CV)异常改变显著,脑电地形图(BEAM)及CT异常改变一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轻微。结论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对CAND的诊断,治疗,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