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工程应用中的表面镀铬处理工艺对人体和环境是有危害的。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了一种等离子无毒表面镀铬装置。利用等离子弧与特制喷枪送粉系统和数控技术,在金属零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分布均匀的合金层,实现等离子无毒镀铬。数控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不同零件的表面处理,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通过对试验金属零件表面所形成的合金层理化检测表明:本装置已在基材表面形成厚度不超过2mm,表面峰谷差低于1mm的高铬合金层,且不会造成零件本体明显变形。  相似文献   

2.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镀铬层,用以改善碳纤维与铜基体的润湿性;然后在1 200℃、4×10-1 Pa真空条件下,用纯铜液相浸渗碳纤维2h炉冷后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硬度仪对其显微组织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导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溅射功率50W、溅射时间40min、气压2.0Pa、氩气流量为20mL·min-1的工艺,可在碳纤维表面制备厚度为400~500nm的铬层,镀铬层表面光亮,与碳纤维结合良好,无"黑心现象";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与铜基体的界面平整清晰,其轴向导电率达到了83%IACS,硬度为56.3HB,抗拉强度的推算值为303.457~404.768MPa。  相似文献   

3.
胡国辉 《机械制造》1992,30(11):14-14
为了提高零件某部位的耐磨性能,同时使其余表面具有防腐能力,一种经济实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采用零件局部镀硬铬,其余表面磷化的复合处理工艺,但也出现过铬层变色,甚至溶解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通过实验分析,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使镀铬和磷化的质量都很稳定,现将该工艺介绍如下。 1.镀铬前处理在镀铬之前,首先应进行除油,一般采用汽油清洗零件表面的防锈油。用细砂布将镀铬部位的覆锈打磨干净,做好阴极保护后,用塑料带对非镀铬面进行绝缘保护。然后再用石灰浆擦洗镀铬部位,以不挂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铸铁渗氮镀铬工艺,试验结果得到渗氮层的硬度、结合力等性能数据,并用电化学腐蚀测量方法测定铸铁镀铬渗氮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QPQ表面改性层和镀铬层干摩擦状态下的滑动摩擦特性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磨痕的微观形貌,分析2种处理层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磨合阶段,QPQ表面改性层的磨损量较镀铬层的大,而在稳定磨损阶段,QPQ表面改性层的磨损率和摩擦因数均小于镀铬层;在磨合阶段,QPQ表面改性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镀铬层主要为严重的磨粒磨损,而在稳定磨损阶段,QPQ表面改性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氧化磨损,镀铬层主要为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6.
陶瓷润滑油添加剂对渗氮和镀铬缸套作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含陶瓷添加剂润滑油润滑下,研究了添加剂分别对渗氮和镀铬两种缸套的作用效果,采用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缸套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陶瓷添加剂大大改善了两种缸套表面粗糙度,使渗氮处理的缸套表面硬度有明显提高,使镀铬处理的缸套表面硬度有些许降低.光学显微照片和扫描电镜照片结果表明,添加剂作用后,镀铬缸套表面形成了一层极薄的分布不很均匀的透明物质,从而大大改善了摩擦表面的性能;添加剂对两种缸套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活塞杆镀铬层渗漏问题,探讨了起落架活塞杆镀铬层渗漏的现有解决方法,并采用了一种新的电镀铬方法——柔性挤压电镀铬工艺。对所制备的镀铬层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电镀的镀铬层相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新的电镀方法能避免镀铬层裂纹的产生;并能获得表面平整光亮的镀铬层,降低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的现场调研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镀铬生产工艺特点,对高速电镀铬生产线工艺条件与镀层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应用SEM、XRD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应用电化学方法分析了镀铬板的耐蚀性能,为现场镀铬工艺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新型摩擦装置测定薄板成形的摩擦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新型的测量板成形中工具与工件之间摩擦系数的模拟装置,试验测定了不同厚度及成分的钢板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被测钢板有08Al,IF钢,IF钢镀锌板,测试中改变润滑条件,辊距、辊径和板厚,板表面取向。结果表明摩擦系数与润滑和冲头的几何形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电压和镀液在不同温度下对刷镀铬的工艺试验及对刷镀铬层性能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刷镀铬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活塞杆镀铬层的气密性质量问题,是航空企业飞机零件加工长期存在的问题.采用滚压器对活塞杆零件表面进行滚压加工是提高零件气密性和生产效率的最经济的手段.详细介绍了滚压加工的机理、装置、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及其试验.试验证明,滚压达到了提高零件气密性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摩托车活塞环的激光表面处理试验研究 ,发现激光处理的活塞环硬化层厚度和硬度与镀铬环相当 ,避免了镀铬环镀层剥离的缺点。同时 ,就激光处理工艺和替代镀铬环的可能性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ER4043焊丝对6061-T6铝合金板和AISI 1045镀锌钢板进行激光熔钎焊,铝合金板的坡口面角度为30°,钢板的坡口面角度分别为30°和60°,研究了钢侧钎焊界面的显微组织和微区成分,测试了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钢板坡口面角度为60°时接头在焊趾和焊根处的钎焊界面处均形成富锌区,并出现微孔洞,其他区域界面处形成了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层;钢板坡口面角度为30°时接头仅在焊趾处形成富锌区,整个钎焊界面处均形成了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在2种接头中,钢板坡口面下部区域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均较大,并且钢板坡口面角度为30°时接头中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大于钢板坡口面角度为60°时的;钢板坡口面角度分别为30°,60°时,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20.3,151.7 MPa,拉伸断裂均发生在钢/焊缝界面处,均为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活塞环复合镀铬技术及其主要性能指标和网纹特性定义,重点分析了影响活塞环复合镀铬层网纹特性的因素,试验表明镀铬槽液成份特别是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镀液温度和特殊处理方法工艺等是影响网纹特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气缸轴的工艺要求及材质特点采用氩弧焊堆焊表面镀铬层的工艺过程,通过这种新型堆焊工艺的应用,说明了堆焊在零件修复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极高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疲劳强度载荷下WC/Co涂层对300M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近疲劳强度载荷下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涂层和电镀铬层对300 M低合金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C/Co涂层、电镀铬层试样和300 M钢基体的疲劳强度分别为753,600和720 MPa.在近疲劳强度载荷下,WC/Co涂层试样的疲劳寿命分别为基体和电镀铬层试样的1.5~2和5~10倍.三者的主裂纹源均为基体内部的Al2O3和SiO2夹杂物.电镀铬层中的次裂纹穿过界面并向基体中扩展,在基体表面形成新的次裂纹源,加快了基体中主裂纹源的形成和主裂纹的扩展;而WC/Co涂层中的次裂纹经过界面时向界面方向偏转,形成无支撑涂层,并最终使涂层剥落.  相似文献   

17.
冯德渝 《机械制造》2000,38(2):54-54
我厂大批量生产的两端有内螺纹的挠性空心轴类零件──镀铬柱塞(图1),外圆的公称直径(d)有32、38、44、56、70mm等多种尺寸,其主要加工过程是:粗车、半精车、粗磨、电镀、精磨。镀铬柱塞在粗磨外圆到镀前尺寸和精磨外圆达设计要求(技术条件:外圆各部位尺寸差不大于0.01mm,外圆表面镀硬铬,铬层厚度不小于0.10mm)时,过去采用的工艺装备均是螺纹定位心轴(图2),螺纹定位心轴上的螺纹中径尺寸按螺纹塞规通端的中径磨损极限尺寸制造,公差等级h7。以螺纹定位心轴安装磨削镀铬柱塞外圆的优点是:工装设计制造简单,操作者使用方…  相似文献   

18.
水平剪切波在板表面附着物厚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板表面附着物厚度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波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SH波的频散效应对板表面附着物厚度变化敏感的特性,实现对表面附着物的厚度进行无损检测。建立SH波在双层结构中的波动模型,并求解出双层弹性介质中SH波的波动方程。针对工业中出现的水垢等多种附着物厚度检测实例,绘制SH波群速度随附着物厚度变化的曲线,并进一步提出SH波检测板表面附着物厚度的具体实施方法。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钢板—石灰膏涂层模拟的锅炉水垢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论表明,通过测定低频段和高频段的SH0模态的群速度,可以分别对较厚附着层和薄厚度附着层的厚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冷轧钢板表面形貌与漆膜鲜映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轧钢板表面形貌对漆膜鲜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测试了不同类型的钢板——喷丸板、电火花板和激光板的三维形貌,并分析了钢板喷漆前后表面形貌的变迁规律和表面频率结构的变化规律;对各钢板样品做了喷漆实验,测量了漆膜的鲜映性,分析了钢板表面形貌与漆膜鲜映性的关系,提出了轿车用钢板表面形貌参数及各参数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活塞环表面离子镀硬质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改善发动机活塞环的摩擦学性能和提高其使用寿命,采用离子镀技术在活塞环表面制备了CrN硬质膜,并利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硬质膜的摩擦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子镀硬质膜的摩擦系数基本与镀铬层一致,但磨损量远低于镀铬层的磨损量,与两种涂层活塞环配副的缸套试样的磨损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