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增加对电能的需求和依赖,大力发展能量密度高、可靠性好、隐蔽性好的军用电源技术势在必行。铝空气电池由于比能量高、结构设计灵活、环境适应性强而备受关注。综述铝空气电池的技术瓶颈及在水下电源、备用电源、救灾应急电源、单兵电源、车载电源、无人机电源等装备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弹上电源系统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源系统在全弹中起着重要作用,全面、准确地测试电源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弹上电源系统(包括热电池和二次电源)电性能测试中需要注意的负载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同时介绍了某型号电源组件测试设备的设计和组成。  相似文献   

3.
针对引信微小型化的发展,提出了微电源应用于引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微涡轮发电机、微太阳能电池、微压电电源、微锌镍电池、微燃料电池、微锂电池、微温差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不同微电源作为引信电源应用的可能性,认为微涡轮发电机、微压电电源、微燃料电池作为引信微电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锂储备电池在引信电源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国外锂储备电池在引信电源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锂储备电池在引信电源中的应用特点,展望了该电池在未来弹药引信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热电池技术进展及在引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钙系/镁系/锂系为代表的热电池技术发展进程,详细地介绍了热电池锂合金阳极、金属硫化物阴极、多元化电解质和气凝胶保温等材料发展现状;指出以高比能量和比功率、长工作寿命、长贮存寿命为特点的热电池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引信热电池在设计技术、工艺水平、激活方式、标准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LiMx/FeS2为代表的新型热电池必将成为引信电源应用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正>远距离士兵作战面临的一个显著突出的问题是重型装备的负担,其重要部分需要便携电源。燃料电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刚刚被公开国防应用的JENNY系统,由德国移动电源应用公司SFC灵巧燃料电池公司研制,与锂离子电池相比,质量降低80%。  相似文献   

7.
热电池在空空导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翔 《航空兵器》1999,(3):34-37
介绍了热电池的基本原理,组成和特点,提出了热电池在空空导弹中的应用方法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旋转稳定弹上用的供电电源应设计成能在旋转降低时开始为子弹提供可靠供电电能。为此安装了一个靠机械力点燃或激活的热电池。在子弹到自由飞行段后,止旋翼才能滑开,释放止动销,这时止动销向离心的方向移动,腔体内压紧的弹簧使击针体加速运动,从而点燃燃烧剂,激活热电池  相似文献   

9.
导弹主电源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导弹主电源技术的发展过程。着重论述锌银电池、钙-铬酸钙体系、锂及锂合金体系热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特点。展望导弹主电源技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从14V电源系统到42V电源系统的转换是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介绍了42V电源系统产生的背景和技术现状,探讨了目前作为过渡时期的42V/14V双电压电源系统的情况,并对未来42V电气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作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锰酸锂动力蓄电池散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热管理技术是锰酸锂动力蓄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必需的关键技术。以100 Ah锰酸锂动力蓄电池电池为对象,建立三维电池热模型,定量分析工作电流、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外壳导热系数对锰酸锂动力蓄电池散热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工作电流,提高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外壳导热系数可以显著提高电池散热能力;钢外壳和铝塑膜外壳对于电池散热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2.
鱼雷动力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奚碚华  夏天 《鱼雷技术》2005,13(2):7-12
电动力鱼雷具有噪声小、隐蔽性好、制导作用距离大等优点,是世界各国积极研制发展的鱼雷武器之一。本文综述了鱼雷动力电池发展过程中各阶段主要电池的化学成分、性能指标及优缺点。详细介绍了几种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的新型鱼雷电池的研制及使用情况。可以看出,电池的结构设计对电动鱼雷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大功率和高效率是未来鱼雷电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军用热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用钛合金材料制备了某型热电池的壳体,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放电试验.研究了相同条件下采用钛合金壳体和传统不锈钢壳体的2种热电池在质量、寿命以及比能量等方面的差别.采用钛合金作为热电池的壳体材料可明显提高热电池的比能量和寿命,钛合金是弹栽热电池理想的壳体材料.  相似文献   

14.
动力电池功率密度性能测试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电池功率密度是辅助车辆系统和电池包设计的基本数据。本文采用日本JEVS和美国FreedomCAR项目中的功率密度测试方法,以8.5 Ah/12 V(美国)和5.5 Ah/3.6 V(日本)等动力电池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功率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测试评价方法中,由于内阻确定方法不同,导致计算得到的动力电池功率密度存在较大差异;JEVS法采用0~10C“系列”充电或放电电流下的电压响应特性表征电池功率能力,可避免单一电流造成的结果偏差,但没有考虑高倍率充电或放电电流下电池功率能力变化;HPPC法兼顾中低倍率及高倍率充电或放电电流下的电压响应特性,但采用某一电流表征电池功率能力会有单一电流造成的结果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外鱼雷动力电池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蔡年生 《鱼雷技术》2003,11(1):12-16
综述了国外鱼雷动力电池发展和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最新发展的铝/氧化银电池,该电池具有较高的比功率,可使雷速达到45kn—60kn,在贮存性能好和全寿命费用低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混合动力履带车辆设计了一种利用驱动电机堵转生热进行加热的低温预热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装置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部件实现辅助加温,以满足车辆冷启动需求。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计算得到预热过程中动力舱向外界环境的传热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合动力舱各部件参数,利用MATLAB计算不同加热功率下达到预热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并分析各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满足预热时间要求的最低加热功率为70 kW,所需加热量为181 MJ. 结合动力电池的低温特性,通过加热功率计算选择电池的总容量,根据其低温放电率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时电池容量至少为292 A·h. 针对混合动力履带车辆设计了一种利用驱动电机堵转生热进行加热的低温预热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装置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部件实现辅助加温,以满足车辆冷启动需求。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计算得到预热过程中动力舱向外界环境的传热特性,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合动力舱各部件参数,利用MATLAB计算不同加热功率下达到预热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并分析各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满足预热时间要求的最低加热功率为70 kW,所需加热量为181 MJ. 结合动力电池的低温特性,通过加热功率计算选择电池的总容量,根据其低温放电率进行校核,最终确定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时电池容量至少为292 A·h.  相似文献   

17.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的布雷顿热电转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热防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布雷顿循环热电转化技术,结合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工况,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初步得到热电转化的发电效率及发电机功率,并讨论了飞行马赫数、关键部件效率、压比和循环工质对系统性能(发电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动热的利用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电转化成为可能;同时提高关键部件效率,如换热器效率、旋转部件效率可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机功率,由于它们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在系统方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分析也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质可以提高热电转化的发电效率及发电机功率。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近期研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钴酸锂(LiCoO2)为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军事装备的重要能源。介绍了国内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生产现状,列举了正极材料LiCoO2高温合成的原料和工艺步骤,比较了各厂家产品的性能差别。通过总结近年文献,探讨了原料的种类、混匀程度、反应温度、热处理时间以及冷却速度等工艺因素对LiCoO2的结晶度和颗粒形态的影响,进而对LiCoO2的充放电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近期为提高LiCoO2的性能而研制LiCoO2合成工艺的新成果及发展动态,提出了LiCoO2性能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具有一些重要特性而常常被用做自主水下航行体(AUV)上的动力源。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密度,从而能够显著地节省体积和重量,这就能够增加航行体的负载能力并增加其机动性。然而,正如所有密度能量存储系统一样,必须在设计的各个层面上考虑电池的安全性问题。美国海军对其使用的所有锂电池都要根据NAVSEA指南9310.1b和技术手册S9310-AQ-SAF-010进行安全性评估。描述了对战场准备自主水下航行体(BPAUV)上锂离子电池进行的安全性测试试验;也给出了由海军水面战中心(NSWC)Carderock实验室所做的BPAUV子系统及电池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