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尿路病变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UB平片加静脉尿路造影(IVU)、CTU和MRU对尿路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尿路病变患者的KUB加IVU、CTU和MRU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将各种影像学方法所得图像诊断价值分为3级:0级,不能进行定位定性分析;1级,可定位分析不能定性分析;2级,能进行定位定性分析。比较各种影像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各种尿路病变CTU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KUB加IVU和MRU(P<0.05)。结论:对于尿路病变CTU较KUB加IVU、MRU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CTU可作为尿路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在诊断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的输尿管梗阻性病变30例,均行腹盆腔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1 mm薄层重建图像传输至Vitrea2工作站,对所获得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方式后处理.结果 本组术前CTU诊断正确28例,另2例术前怀疑输尿管肿瘤,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结核,CTU的诊断准确率为93%(28/30).CTU成功率100%,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结论 CTU通过VR、MIP、MPR、CPR后处理,能清晰显示输尿管扩张的整体形态,明确梗阻部位、病变性质、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对输尿管梗阻病变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尿剂与非利尿剂CT尿路造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利尿剂与非利尿剂CT尿路造影(CTU)对尿路系统的显示效果并探讨利尿剂CTU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随机将观察对象分成使用利尿剂组和未使用利尿剂组,然后进行CTU检查与图像后处理,获得三维容积显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二维曲面重建(CPR)图像,并对图像中尿路解剖结构与连续性状况的显示效果和尿路的充盈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尿剂CTU组的VR和MIP图像中的尿路显示效果均优于非利尿剂CTU,尿路充盈程度也优于非利尿剂CTU组;CPR能够弥补VR和MIP对尿路连续性状况显示欠佳的不足,提高尿路的总体显示效果.结论:利尿剂CTU对尿路系统的总体显示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不宜使用利尿剂的患者,CPR有利于提高尿路系统的总体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KUB、IVU检查单侧输尿管显示欠佳或不显影患者38例,健康志愿者4例,行CT平扫、肾脏增强双期扫描及尿路造影,将平扫及尿路造影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获得完整尿路影像。结果:所有病例在14-2s内完成全尿路扫描。24例输尿管结石,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及上段积水情况;2例肾肿瘤及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显示输尿管内多发血块;2例术后输尿管粘连及肿胀至输尿管梗阻;1例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侵犯输尿管;3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清晰显示输尿管汇合部位;1例尿瘘可见尿湖位于输尿管中段,肾盂瘘口与之相连;1例先天性巨输尿管和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完整显示其形态和走行。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超高速、大范围、薄层扫描能力,应用于尿路造影有其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在输尿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38例输尿管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X线尿路造影、B超、CTU影像表现.比较X线尿路造影、B超、CTU对输尿管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的符合率.观察MSCT轴位图像与重建图像的影像表现,比较3种成像方式在输尿管疾病诊断的符合率,评估CTU图像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疾病应用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尿路造影、B超、CTU对输尿管疾病中的定位诊断符合率(45%、68%、96%)和定性诊断符合率(20%、57%、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39和7.15,P<0.05);CTU轴位图像对输尿管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79%、73%)低于轴位结合三维重建图像(9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7和6.40,P<0.05).结论 CTU对于输尿管疾病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尿路造影、B超,MSCT轴位图像结合三维重建图像可提高输尿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成像(SCT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12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泌尿道病变患者做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并作曲面多平面重建(MPR)和SCTU重建,观察SCTU显示和诊断泌尿道病变的能力,并与其他检查技术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9.2%的患者SCTU结合轴位及曲面MPR能很好地三维立体显示泌尿道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分布范围及尿路梗阻的情况;101例手术患者,泌尿道病变在螺旋CT图像上的表现与手术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SCTU能显示部分病变的特征,可作为轴位和MPR图像的补充,并可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结论:SCTU对泌尿道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有优越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必须密切结合多期轴位和MPR图像,才能对病变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尿路造影(CTU) 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临床可疑有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患者,分别在常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后行分泌期扫描,在图像工作站对获得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等三维后处理,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由2名主治医师以上专家进行影像诊断,并追踪病理及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都成功重建出双肾、输尿管及膀胱三维图像,图像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整体和局部细微结构.结论 CTU通过MPR、MIP、VR技术多角度清晰显示上尿路梗阻的病变及其形态,可提高诊断水平,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在上尿路梗阻病变诊断方面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MSCT曲面重组尿路成像与MR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礼同  李澄  袁红梅  陈建  何玲 《放射学实践》2008,23(9):1030-1034
目的:比较MSCT曲面重组尿路成像(CTU)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泌尿系病变检查中显示和诊断疾病的能力,探讨CTU、MRU对泌尿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24例临床提示有泌尿系病变的患者,行MR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U检查,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完成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CT平扫及增强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将22例肾实质期和6例肾排泄期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尿路图像,在此基础上,再沿尿路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进行曲面重组(CPR),获得CTU图像。采用盲法,比较CTU、MRU对泌尿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果:CTU、MRU均对泌尿系梗阻病变部位作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CTU、MRU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58.8%。对输尿管下段的显示CTU优于MRU,CTU能清楚地显示尿路全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结论:CTU、MRU对泌尿系梗阻病变均能明确定位;CTU定性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MRU,能更直观显示泌尿系病变与扩张肾盂、输尿管的关系,在泌尿系病变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VU后CT尿路造影(CTU)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及评估IVU不显影肾的肾功能应用价值。方法:对IVU 120min单侧肾不显影或IVU显示泌尿系统形态结构异常,但不能确诊的60例作IVU后CT扫描。结果:CTU对IVU不显影或不能确诊的疾病做出明确诊断;对IVU不显影的梗阻肾的肾功能做出进一步评估。结论:IVU后CT尿路造影把IVU与CT结合为一体,可作为IVU的一种重要补充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尿路成像在小儿上尿路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螺旋CTN水路成像(CT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磁共振尿路成像(RU)在小儿上尿路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探讨CTU对各种上尿路外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疑上尿路病变儿童均做了CTU检查,31例同时行IVU检查,13例同时行MRU检查作为对照。对上尿路各部位的显影清晰度进行了评分,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上尿路各段的显示能力。按病种分类,评价CTU对儿童各种上尿路外科疾病的诊断价值,并与IVU,MRU比较。结果 在尿路形态正常组,CTU和IVU对上尿路各段的显影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均好于MRU(P<0.01)。在异常组,CTU对肾盏,肾盂的显示优于IVU和MRU(P<0.01);上段输尿管的显影,三者间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下段输尿管的显示,CTU,MRU均高于IVU,且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TU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肾发育不良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高于IVU和RU;峄上尿路积水的诊断符合率,CTU,MRU均为100%,高于IVU(62.5%)。结论 CTU为诊断小儿上尿路外科疾病提供了确切依据,解决了诊断中的难题,提高了诊断率。如疑有肾发育不良,重复肾输尿管畸,肾输尿管重度损伤等上尿路外科疾病,可首选CTU检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中肿瘤深度对于判断乳腺肿物的良、恶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78例因乳腺肿块行手术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病灶200个。依据肿瘤深度不同分4组。对所有的患者在术前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深度肿瘤的UE成像情况、分析诊断效能(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阴、阳性预测值),对比良恶性乳腺肿瘤UE成像检查的阳性率。结果诊断良性病灶114个、恶性病灶86个;D组成像效果与A、B、C组相比的UE成像效果更差(P<0.05);A组特异度与B、C、D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准确度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成像技术对恶性病灶的诊断阳性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中,对于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成像质量,诊断的特异度与准确度均受到肿瘤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A wide range of pathologic processes may involve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e part of the oral cavity that is located beneath the tongue. They include lesions that arise uniquely in this location (eg, ranula, submandibular duct obstruction) as well as various malignancies, inflammatory processes, and vascular abnormalities that may also occur elsewhere in the head and neck. Some lesions that arise in superficial tissues such as the mucosa may be easily diagnosed at physical examination. However,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r ultrasonography may be necessary for a reliable assessment of lesion extension to deeper structures. In such cases, knowledge of the complex muscular, vascular, glandular, ductal, and neural anatomy of the region is important for accur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Familiarity with the radiologic imaging appearance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 and recognition of anatomic landmarks such as the mylohyoid and hyoglossus muscles are especially useful for localizing disease with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