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飞行人员头痛患病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针对住院飞行人员、基层部队飞行人员及来院参加改装体检飞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病人组、改装体检组与基层部队组比较,两两之间头痛患病率均具有显著差异,三者头痛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住院病人组、基层部队组、改装体检组。基层部队组经常头痛者患病率约为11%,其中紧张型头痛占90.5%,偏头痛占9.5%。直升机飞行人员头痛患病率18.8%,  相似文献   

2.
颈源性头痛是指颈枕部或 (及 )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同侧头痛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常不同程度地影响飞行人员的健康和飞行。我们采用手法按摩加局部阻滞治疗 ,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8年以来共治疗 6 4例 ,均为来院疗养的男性飞行人员 ,年龄 2 4~ 4 5岁 ,飞行时间 30 0~ 30 0 0h。歼、强击机飞行员 4 8名 ,其他机种飞行人员 16名。多数有飞行引起的颈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史。大部分病例以一侧枕颈痛 ,头顶痛 ,偏头痛及前额、眼眶痛为主诉 ,伴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酸痛或头颈活动不利。颈项部或枕下有明显…  相似文献   

3.
头痛是飞行人员的常见主诉,表现多样,但对飞行人员颈性头痛发作及其演变情况的报道很少。为此,我们对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院疗养的现役男性飞行人员,共2 369名,年龄22~46岁,飞行时间250~3 400 h,平均1 700 h。其中歼、强击机飞行员980人,运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飞行人员精神障碍发病情况,分析了住院的飞行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1961~1997年住我院的飞行人员精神病患者共31例,均为男性,未婚19例,已婚12例。  相似文献   

5.
飞行人员头痛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痛是飞行人员常见的病症,多无明显的客观体征,又无特异性检查方法,给医学鉴定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探索头痛的发病规律及致病因素,作好飞行人员的卫勤保障工作,提高飞行的出勤率,笔者对1991年~1996年间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进行了临床病历调查,对102例飞行人员的头痛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因偏头痛住院的飞行人员,过去常规行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 activity mapping,BEAM)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Transcranial doppler, TCD)的出现,提供了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各血管血流参数。我们对41例偏头痛的飞行人员作BEAM的同时,又作TCD检查,对偏头痛作出诊断和评估,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陆军和空军飞行人员停止飞行的身体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患病飞行人员的住院病历。结果:患病飞行人员78.2%停止飞行,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占36.9%,心血管系统疾病17.8%,耳鼻咽喉疾病14.4%,消化系统疾病6.4%。陆军和空军飞行人员停飞人数无显著差别。结论:偏头痛是停飞比例最大的疾病。停止飞行的飞行人员平均年龄较轻,飞行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8.
飞行人员头痛很常见,影响部队飞行训练。我们分析了头痛飞行人员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脑电阻图(rheoencephalogram,REG)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彭昌鼎  孙鸣 《人民军医》1999,42(1):33-33
我们应用氟桂利嗪合用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5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共100例,包括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全部病例均符合神经病学的诊断标准[1],根据就诊的顺序,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15~40岁。典型偏头痛23例,普通型偏头痛27例。发作持续时间2~11h。发作程度1级(头痛发作时不影响工作)11例,2级(头痛发作时可以勉强从事某些工作及日常活动)19例,3级(头痛发作时需卧床休息,不能从事任何活动)2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15~41岁。典型偏头痛28例,普通型…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尚无完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生产的消栓员注射液治疗26例偏头痛患者,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因偏头痛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我们使用Prensky氏标准,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列入研究对象:1)反复发作性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2)具备下列条件中三条:(1)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2)偏侧头痛,(3)呈搏动性和跳动性头痛,(4)短期休息或睡眠自行缓解,(5)视觉性或运动先兆,(6)有肯定家族史。偏头痛患者共34例,其中男11例,女23例;年龄在18~43岁,平均26.7士7.8岁。所有…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音乐电疗机治疗功能性和器质性头痛、眩晕症,现将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门诊诊断为头痛及眩晕症的两组病人。头痛组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神经衰弱性头痛及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偏头痛组与健康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节性偏头痛的病理基础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1]。为探讨此类头痛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关系,1995~1998年,我们对已确诊的季节性偏头痛60例进行了血清IgE动态检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住院或门诊就医偏头痛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7~65岁。病程1~23年,发作时头痛持续30min~1周。有偏头痛先兆39例,无先兆28例,眼肌瘫痪型偏头痛3例。发作程度分轻、中、重3类,轻、中度34例;重度26例。全部病例及分级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在发作前期经多普勒超声(TCD)示脑血管痉挛,且具有季节性发病特点,发病时间在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比较氟桂利嗪与头痛宁治疗100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根据用药差异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氟桂利嗪,每晚5 ~ 10 mg,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3次/天,3粒/次的药量加服头痛宁胶囊.两组患者服药期均为30天,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疼痛均得到缓解,但采取了氟桂利嗪与头痛宁联合用药治疗的实验组疗效更好,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情况比较,不良反应比较,P =0.000 0,其他指标比较也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桂利嗪与头痛宁联合用药治疗偏头痛,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安全性高,恢复效果更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甘露醇为一种高渗性利尿剂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水肿及青光眼等。自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2月 ,用甘露醇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病人 2 8例 ,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患者 ,男 10例 ,女 18例 ,年龄2 0~ 5 2岁。其中典型偏头痛 4例 ,普通型偏头痛 14例 ,基底型偏头痛 3例 ,丛集性头痛 2例 ,高血压性头痛 5例。本组患者均为多次发作 ,经详细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诊断明确。1.2 治疗方法与效果 :本组患者均为多次发作 ,头痛较重。给予甘露醇 2 5 0ml静滴 ,30分钟快速滴入 ,每日一次。可连续治疗 3天至一…  相似文献   

15.
从1975年~1995年,采用上海产小型高频电刀,作下鼻甲粘膜下电凝固术治疗飞行人员慢性鼻炎3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慢性鼻炎患者318例。男性314例,女性4例,年龄20岁~43岁,均为飞行人员。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鼻分泌物增多、飞行下滑时压耳等症状。病史8个月~20年,平均为4.7年。本组病例均有间断使用血管收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因暗适应异常而入院治疗、医学鉴定的飞行人员7例,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院1985-2008年因暗适应异常而入院的飞行人员共7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42岁,平均29.49岁;飞行时间130~3100 h,平均882.76 h.其中飞行员3名、射击主任1名、飞行教员1名、飞行学员2名.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治疗偏头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1999年,我们采用高压氧(HBO)治疗偏头痛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们根据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痛分类标准[1],选择160例既往曾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BO组80例,女65例,男15例,年龄21~69岁,平均45岁,病程2~39年,其中典型偏头痛24例,普通型48例,偏瘫型及群集性各4例。对照组80例,女60例,男20例,年龄12~60岁,平均36岁,病程2~40年,其中典型偏头痛20例,普通型偏头痛52例,偏瘫型及群集性各4…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头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步长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5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空军飞行人员体重过重的膳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空军飞行人员体重情况,我们于1995年8月~1997年11月,对1082名飞行人员体重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均系来我院健康疗养飞行人员。男性,年龄25岁~51岁。包括轰炸机、运输机、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1995年1~8月间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30例飞行人员的慢性鼻炎进行了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30例男性飞行人员。其中患慢性单纯性鼻炎1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12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半年。全部患者均有反复鼻塞、下鼻甲肥大,部分患者时常流脓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