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阐述了《易传》中“神”、“道”及“阴阳”的相互关系。认为《易传》之“神”是在人学意义上建立的范畴,不同于宗教之“神”,也不同于西方哲学所讲的“神”,《易传》以“神”这个范畴来类扩宇宙的生成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人的价值本体建构途径,其形而上学的人学化比较彻底,从根本上避免了将其“神”论导向宗教和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宗教世俗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从神权和人权的关系、神权和政权的关系以及“神性”“神道”与“人性”“人道”的关系方面.分析了宗教世俗化的特征。阐述了宗教世俗化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以及宗教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宗教世俗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从神权和人权的关系、神权和政权的关系以及“神性”“神道”与“人性”“人道”的关系方面.分析了宗教世俗化的特征。阐述了宗教世俗化对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以及宗教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蹦床运动员的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蹦床运动员比体院学生更少地采用“求助宗教”和“逃避”;女子蹦床运动员“忍受”和“求助宗教”的得分明显高于男子蹦床运动员;健将级、一级比二级蹦床运动员更少地采用“求助宗教”;性格外向或情绪稳定的蹦床运动员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而性格内向或情绪不稳定的蹦床运动员倾向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对运动竞赛状态焦虑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弗雷泽有关巫术及其与宗教、科学的关系观点的基础上,对弗雷泽的人类智力巫术一宗教一科学发展三阶段论的思想及后来学者围绕这一思想的争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发掘弗雷泽人类智力发展图示中所蕴涵的文化智慧,探讨人类文化从“神人合一”类型走向“天人合一”、从“神人分离”向“天人分离”演化的两个不同方向,从而为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提供一个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詹姆斯.鲍德温自传性戏剧《阿门角》的主题。在该剧中,他将反宗教意识与爱两大主题完美地结合起来,把摒弃宗教、珍惜关爱作为该剧的主旋律。剧中的艺术家充满爱心、富于社会责任感和抗争精神,对同胞怀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佛教"法螺图案"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宇 《饰》2006,(2):16-18
本文借助古代文学、历史、宗教的有关资料,对佛教“八吉祥”之一的“法螺”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从“释义”的角度力图将这一图形背后的世俗与宗教观念的来源,发展及寓意做一较为清晰地阐释。  相似文献   

8.
“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的核心,以生命意志为逻辑出发点,强调爱与公正对于生命价值的重大意义,其思想中隐含了“上帝之爱与相对公正”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陷阱”两大悖论;相比较而言,以“轮回说”为基础的佛教“众生平等”思想和“不杀生”戒律则从利人类的动机出发,强调生命的可贵和对自然万物生命的尊崇,最终达到促进宇宙整体和谐的目的。两种宗教情感的升华,充分发挥了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提升人类道德境界、改善现代社会环境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9.
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中,神祗是一种被质疑的存在。被质疑的神祗形象反映了欧氏的宗教观:既有对传统宗教观的延续,又有充满个性的质疑;既承认古希腊宗教源于神话并对古希腊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又对“纯粹善的神”、“值得信赖的神”等观点表示质疑。这种宗教怀疑论与他全面的怀疑精神相一致.共同构成了其怀疑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夏洛克是一个信仰犹太教、从事高利贷行业,并且残忍冷酷的犹太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反面人物.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和宗教背景、阐释夏洛克为何要以放高利贷为生以及他在剧中的最终命运.指出夏洛克的命运实际上就是他作为一个犹太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