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症与普通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点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有何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普通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2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住院时间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咽拭子病毒转阴时间。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比普通甲型H1N1流感患者体温升高更明显,并发支气管炎、肺炎比例高,抗病毒治疗后症状及体温恢复慢,咽拭子病毒转阴时间长。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并发症,需要治疗时间长,恢复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症与普通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点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有何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普通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2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住院时间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咽拭子病毒转阴时间。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比普通甲型H1N1流感患者体温升高更明显,并发支气管炎、肺炎比例高,抗病毒治疗后症状及体温恢复慢,咽拭子病毒转阴时间长。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并发症,需要治疗时间长,恢复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银翘散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甲型H1N1流感29例。结果:运用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可迅速退热,较快缓解咳嗽、咯痰、咽痛等临床症状,总有效率100%。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甲型H1N1流感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从目前的发病情况看则基本与普通流感相似,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热、咳嗽、疲劳、食欲不振、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的范畴.笔者欲通过甲型H1N1流感早期病症特点制定相应治法方药,初步探讨中药早期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可行性,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症和危重甲型H1N1流感儿童临床症状体征、基础病、并发症、治疗和转归。方法对65例重症和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儿普遍有发热咳嗽、咽部充血、呼吸音粗等普通流感症状,84.6%的重症和危重甲型H1N1流感患儿合并有肺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比无基础疾病的患儿更易转化为危重病例,且治愈时间延长,经过抗病毒、对症和辅助支持等综合方法治疗,愈合良好。结论重症和危重患儿病情复杂,需要进行综合治疗,愈合时间长。早发现早治疗甲型H1N1流感,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减少重症和危重病例,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洁  宋广荣  李静 《陕西中医》2012,33(8):957-959
目的:探讨金莲清热颗粒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19例,分为治疗组(军科奥韦)和对照组(金莲清热颗粒),对两组发热缓解时间及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热缓解时间及流感样症状缓解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可单纯应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荆防败毒散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鼻塞、流涕、咳嗽、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荆防败毒散与应用抗病毒西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结果:荆防败毒散对甲型H1N1流感具有明确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头痛、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缓解更快。结论:荆防败毒散治疗甲型H1N1流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疗效,以期拓宽中医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思路,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按照疑似甲型H1N1流感诊断标准,选择病例13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口服莲花清瘟胶囊,并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发热时间及流感样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疑似甲型H1N1流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葛根汤颗粒合达菲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汤颗粒合达菲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头痛、口渴、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葛根汤颗粒合达菲胶囊治疗组与达菲胶囊对照组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结果:葛根汤颗粒合达菲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具有明确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头痛、口渴、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缓解更快。结论:葛根汤颗粒合达斐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经验,提出早期中医药介入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重要性,认为中医药将在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娟 《环球中医药》2010,3(1):18-19
通过分析150例住院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发热、咳嗽、咽痛为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首发症状,中高热多见;血象符合病毒感染规律;中医辨证符合温热病风热病邪特点;中药是治疗儿童甲流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流感病例中无原则应用抗生素对治疗无益。  相似文献   

12.
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开叶  贾志新  支观叶 《光明中医》2010,25(8):1325-1327
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咳嗽、恶心、呕吐,根据2009年在全球发病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确定甲型H1N1流感的病性属寒,以中医六经辨证主要为少阳证,并有太阳、阳明或太阴的传变,治疗应以小柴胡汤为主,并对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对甲型H1N1的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在短短数月内就演变为全球流感大爆发。作者就近期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简单介绍了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同时总结了中医药与甲型H1N1流感的关系、中医药理论可以预测疫病,并对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临床特征及柴胡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轻症80例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组40例,柴胡汤加味,1剂/天,2次/天,疗程5天。同时口服奥司他韦,75mg,2次/天,疗程5天。抗病毒组40例,口服奥司他韦,75mg,2次/天,疗程5天。应用RT-PCR进行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两组病例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和咽痛为主,病例确诊平均时间(43±8.76)h,两组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0.75~1.17,t〉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预后良好,柴胡汤加味治疗轻症可行。  相似文献   

15.
周仲瑛教授对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甲型H1N1流感不断蔓延扩大的严峻形势,为了积极开展中医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的研究工作,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近来对该病有关问题的思考进行了整理。周老认为:甲型H1N1流感的病因是非其时有其气,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病,病机演变以三焦传变为多见,并提出分层预防以及强调"中医医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疗效,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方法:对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全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每日观察记录症状、体征、中医证侯评分、实验室检查、胸部或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治愈12例(57.14%),好转9例(42.86%),总有效率100%,没有1例转为危重症。甲流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5.44天,平均住院时间6.38天,平均退热时间22.76小时,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04.10小时。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或痰浊阻肺证"最多(9例),其次为"湿温证"(6例)、"凉燥证"(4例)、"温燥证"(1例)、"湿温夹秋燥证"(1例),多夹痰湿,治疗上注重化痰除湿。结论:四川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大多存在痰湿证侯,中医治疗关键在于宣肺化痰、健脾除湿,中西医结合疗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影像变化及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的23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影像特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孕妇患病率达到47.9%,一半以上病人就诊时间大于5d。60%病人体温高于38.5℃,症状以咳嗽、咳痰、胸闷为主,且80%病人肺部有湿啰音。影像以磨玻璃状影、实变影、纤维化为主,甚至出现白肺。病人的危重程度与病变的类型、密度、面积等有关。发热3d病人胸部CT多为片絮状影、肺小叶实变或弥散磨玻璃影;发热5d以上病人多为复合性病变:絮状影、多发实变、磨玻璃影及结节影并存。结论:甲型H1N1早期患者多为局限性单纯病变,晚期患者多为多发性复合性病变,且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发热隔离病区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6日—2010年2月26日本院发热隔离病区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患者6例,随机分为2组,传统治疗组3例以头孢夫辛钠+左氧氟沙星为经验性治疗方案,降阶梯治疗组3例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去甲万古霉素作为经验性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恰当率、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所需时间。结果降阶梯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的初始治疗恰当率分别为100%和33%(P0.01),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33%(P0.05),感染控制所需时间分别为(7.3±2.8)d和(13.4±4.3)d(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使用降阶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去甲万古霉素作为危重症新型A/H1N1流感起始经验性用药,可防止病情迅速恶化,随后根据病原学及临床效果换用针对性抗菌药物的降阶梯疗法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浙江省宁波地区成人及小儿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流感的防控策略和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收治的152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成人组(≥14岁)92例,小儿组60例。结果:两组患者均以本地户籍者居多,均无明确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史。发热、咳嗽、咳痰为本病突出及特征性表现。重症患儿平均最高体温明显高于重症成人患者,出现流涕、消化道症状、咽部充血、呼吸衰竭、中性粒细胞异常率及LDH异常率等表现明显高于成人重症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小儿重症患者以支气管肺炎改变为主,成人重症患者则以肺炎改变为主。成人重症患者较多存在基础疾病,以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和妊娠为主,且成人重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小儿重症患者。相比轻症患者,重症患儿年龄更小,发热持续时间更长,LDH水平、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以及胸部影像学异常率更高;重症成人患者年龄更大,发热体温峰值更高,发热持续时间更长,CK及LDH水平、WBC异常率、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以及胸部影像学异常率更高,住院时间亦更长。所有患者均予以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及痰热清针,均治愈出院。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仍以发热及呼吸道改变为主,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肺炎、心肌损害及肝功能异常等为主,其表现及检验异常比较广泛,且成人及小儿患者临床表现不一致。中医药在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中具有较好特色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与中医伤寒、温病的关系,以及其中医症状与证型分布特点,得出不同流感病原的中医病证特点。方法通过RT-PCR核酸检验法确定甲型H1N1、甲型H3N2以及乙型流感病例,通过自拟《流感病例中医症状调查表》采集患者信息,以epidata录入并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甲型H1N188例,甲型H3N21083例,乙型流感278例;3种病原病例中伤寒、温病并见,且两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型皆以寒包火证为主,风热证次之,风寒证最少;症状中甲型H1N1与甲型H3N2皆以发热、咳嗽、流涕最为多见,乙型流感以发热、咳嗽、咽痛最为多见。结论甲型H1N1、甲型H3N2与乙型流感病例中伤寒、温病的分布并无明显区别,发热、咳嗽是其发作最多的症状,证型整体均以寒包火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