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徽县孙家沟金锑矿大地构造位于秦祁昆造山系-秦岭弧盆系-泽库前陆盆地,属岷县鹿儿坝-两当广金坝金汞锑成矿带内崖湾-大桥锑金成矿带的东延(五级成矿带)。区域地层复杂、构造发育,岩浆岩活动强烈,成矿地质背景良好,成矿条件有利。在总结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标志,为今后地质勘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史文胜  陈力子  常亮 《黄金》2010,31(6):7-13
杨家岭金汞锑矿床位于秦岭地槽系的南秦岭印支褶皱带镇安—旬阳盆地细碎屑-碳酸盐岩建造中,经历了3个构造-热液活动阶段。重点探讨了微量元素在不同地质单元的分布、分配、共生组合以及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特征,结合成矿条件分析,认为矿(化)体受地层和断裂构造双重控制,构造为主要控制因素,锑矿体赋存于有利构造部位的袁家沟组灰岩中,金矿化发育不显著,南阳山组地层有形成金矿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镇安—旬阳盆地边缘分布着铅锌—金—汞锑矿床,分析认为铅锌—金—汞锑矿为一个成矿系列。通过对小河—西沟地区的1∶5 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综合评价,圈定等值线图,结合遥感、已知矿脉的展布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认为小河金矿东部的十二条岭一带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经工程揭露,新发现了3 条破碎带,1 条金矿化体。通过分析区域构造形迹特征,预测矿区东部的西沟一带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经查证,新发现2 条矿化体。借鉴小河—西沟地区成功的找矿方法,重新对小河—公馆地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综合评价,新圈定A 类预测区3 个,B 类预测区5 个。  相似文献   

4.
扎开陇巴位于可可西里—南巴颜喀拉山印支期(金、锑、钨、锡、稀有金属)成矿带,金、锑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根据扎开陇巴地区金矿预查取得的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化探异常等方面对区内金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三叠系清水河组,与区域性NW-SE向深大断裂平行展布的次级断层破碎带,石英脉及Au、As、Sb多元素组合异常发育地段是有利成矿部位,表明扎开陇巴地区具有良好的金矿找矿前景。今后地质勘查应充分利用区域地质、化探资料,调整工作区块,加大德拉河流域金矿勘查力度,有望在扎开陇巴地区取得大的金矿勘查突破。  相似文献   

5.
谭俊 《黄金》2013,(12):9-14
贺兰山北段是中国新兴的金找矿潜力区。在分析矿体地质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从找矿角度详细划分了区内金的成矿类型,并系统分析了断裂构造体系对成矿的具体控制作用。综合成矿构造应力场、矿体(带)空间构型及成矿流体一物质场结构分析,指出了区内下一步找矿方向,强调勘查工作应以低缓石英脉型金矿床为重点对象,兼顾F1中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陕西境内)多金属矿产分布特征及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东秦岭地区是秦岭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金铅锌铜银铁汞锑多金属矿产,各类金属矿床星罗棋布,成为中国重要的金铅锌铜银汞锑多金属矿集区。综合信息表明,东秦岭地区具有巨大的金、铅锌、铜和汞锑等多金属找矿潜力。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对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断裂密度和化探异常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区的成矿背景及其他因素与矿产的关系,总结了本区的控矿因素。利用DPIS 进行成矿预测,圈定出了58 处Ⅰ级成远景区,15 处Ⅱ级预测区,并对14 个金成矿远景区进行了详评,对铅锌、铜、汞锑矿成矿远景区进行了简评。  相似文献   

7.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扬子准地台嵩明台凹与牛首山隆起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本文对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矿化带特征及矿体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矿机理进行研究。矿床类型为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地层、构造、矿化及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地质勘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构造控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基础地质调查和化探方法,对金龙山金矿区成矿带构造、矿区构造、矿脉、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得出金龙山成矿带脉赋存规律为NE或NW向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与近EW向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交会,主矿脉呈NE向展布,矿脉延深大于延长,控矿构造以主断裂控矿为主、次级断裂控矿为辅。建立了NE向主构造控矿模式:左行走滑构造带在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金矿脉及其上部的汞锑矿脉发育在断裂带中,形成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控矿断裂旁侧层间剪切带中形成层间剪切带型金矿化体。锡铜沟—金龙山成矿带分布着4个应变中心,目前仅东坪—两河应变中心未发现任何矿床(仅有铅锌矿点),所以该应变中心将是下一步找矿的远景区。北侧的镇安—龙王沟和锡铜沟—铁厂构造变形带中同时存在强变形带及弱变形域,这2条变形带也是重点成矿区域,可作为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采用综合勘查方法对三都地区金锑矿工作研究表明,容矿地层为寒武系都柳江组和三都组,赋矿岩性为泥灰岩、泥岩等岩性组合。圈定6个综合异常区,地表工程和深部工程有金锑矿化,其中金最高品位为13.7×10^-6,锑最高品位5.91%。区内构造发育,具备导矿和容矿空间,金锑矿化与构造线配合亦较好。笔者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张亚超 《甘肃冶金》2023,(6):116-119
甘肃省玉门市金湾子金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大断裂与北西向中祁连山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相交汇的复合部位,该矿集区属于横跨不同成矿亚带的一个特殊金矿集区。通过地质勘查已发现10条金矿体。总结了金湾子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了该地区的找矿前景,认为该地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较大,找矿前景好。  相似文献   

11.
金龙山金矿带自东向西分为金龙山、腰俭、丘岭和鼓楼山4个呈似等间距分布的矿化富集段,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研究表明地层可能仅是赋矿之所,而钙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及钙质页岩等有利岩性对成矿起主要控制作用。区内构造极为发育,EW向区域性断裂控制整个矿带的展布,矿带内NE和近EW向次级断裂控制着矿带分段和矿(化)体的空间定位。因此,有利岩性组合和断裂联合控矿是金龙山金矿带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陕西金龙山金矿带是秦岭造山带内发现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带,矿带自西向东分为古楼山、丘岭、腰俭和金龙山4个矿段。目前,围绕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涉及较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矿区深部找矿与预测工作。通过对丘岭矿段118-94勘探线钻孔岩石系统采样分析和统计计算,利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金矿床的原生晕组合特征,结果表明:Au与As相关系数为0.776,密切共生,As、Sb和Hg共生较稳定,为金矿的前缘指示元素组合。利用不同勘探线和不同中段原生晕异常剖面投影图,研究了矿床原生晕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前缘元素As、Sb和Hg在700 m及1 000 m深度存在2个高背景,中部元素Pb和Zn在650 m及950 m深度异常强度最大,尾部元素Cu、Co和Ni在700-800 m深度异常规模最大,异常组合特征反映出在118-98线700 m标高以下可能存在有隐伏金矿体。  相似文献   

13.
陕西金龙山金矿古楼山矿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楼山矿段位于金龙山金矿田的西北部,与丘岭矿段处于同一地球化学异常中,是另一异常浓集中心,目前在丘岭矿段已探明储量超过50 t,古楼山矿段由于工作程度较低,未取得大的突破.通过对古楼山矿段原生晕的分析,发现原生晕中As、Sb、Au元素相关性高且呈正相关关系,表明As、Sb、Au为该区金矿预测的主要元素组合,建立了地球化...  相似文献   

14.
金龙山金矿床处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区内上泥盆统南羊山组是金矿化体的赋矿地层,下石炭统袁家沟组是重要的锑矿化体赋矿层位。控矿构造主要由EW向剪切褶皱带、NE向左行走滑断裂和NW向右行走滑断裂组成,主断裂与次级断裂均起控矿作用。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Au元素沿NE向呈串珠状分布,线状平行排列的特点也非常明显,与NWW向断裂带交会形成了元素富集区。构造地球物理(EH4)测量显示,金龙山矿段EW向构造为复式褶皱带,叠加后期NE、NW向断裂带。金龙山金矿NE向矿脉以106号脉体群为代表,106号脉体群呈带状展布,由几条近平行的脉体组合而成。通过总结该区赋矿规律,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跃东  张继武 《黄金》2016,(11):18-22
夹皮沟金矿带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吉黑造山带结合部的台区边缘构造活动带上,区内金矿床主要产在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和哑铃状钾质花岗岩之间的断裂带中。根据近几年在夹皮沟区域的勘查工作成果,以新探获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带)为研究对象,认为区内发现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带)多与区域韧性剪切带上下盘边界平行,且与含有硅化、绢云母化的绢英岩密切相关,金矿化主要受晚期脆-韧性剪切作用控制,并对未来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陕西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处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唐藏—商丹构造混杂带内。矿区赋矿地层下古生界罗汉寺岩群为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使得矿体形态变得更加复杂。采用矿区构造剖面与岩(矿)石切片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及构造分级分类专题研究,对区内多种类型的控矿构造样式及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岩石光薄片观察、岩石化学分析、探矿工程深部揭露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划分出四级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区内存在成矿期前剥离断层,主体控矿构造为近EW向展布的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断层(F9)及其NWW向派生韧—脆性剪切带和断裂破碎带;主控矿构造方向为近EW向和NWW向;矿体向北缓倾,在空间上呈复式褶皱或褶叠层样式,局部受北倾直立片理化带控制,产状较陡;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岩脉为晚三叠世花岗斑岩脉。金成矿主体经受晚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变形期热液蚀变富集,并在脆性阶段叠加有剪切带引张破裂及含金石英细脉加富。该矿床成矿类型为晚三叠世脆—韧性剪切带叠加引张破裂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寨上金矿床为西秦岭岷礼盆地西部大型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寨上金矿赋存在国营牛场背斜及斜切背斜的断裂中,赋矿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和下二叠统。南矿带矿脉主要受断裂控制,北矿带矿脉主要受层间剪切破碎带控制。矿(化)体沿砂岩、砂质板岩与碳质板岩的接触界面发育。矿区内发育少量石英闪长玢岩脉,且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特点。成矿主要集中在晚三叠-早侏罗世(220~170 Ma)、早白垩世(130~100 Ma)和早第三纪(60 Ma)3个地质时期,在喜山中晚期,可能叠加了新一期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寨上金矿的形成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浅源和深源成矿物质丰富,其次是物质迁移具有强动力来源,再次是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及容矿空间充裕是成矿的重要保证。因此,寨上金矿的形成是诸多成矿要素在相对局限的有利成矿构造域内,经过多期次叠加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镇安西部钨矿集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岩浆岩主要为胭脂坝、懒板凳和四海坪花岗岩体。区内断裂发育,为钨矿成矿提供了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近EW走向断裂破碎带内出现了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化,此外NE-NNE走向的石英脉型钨矿化同样发育,二者共同构成了本区的主要钨钼矿化类型。通过对矿集区棋盘沟和核桃坪等典型钨矿床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矿集区内控矿构造为近EW向与NE-NNE向2组不同方向的构造裂隙;(2)根据该区构造背景,矿集区内NE-NNE构造裂隙是晚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形成的,近EW向构造裂隙则主要是印支期构造活动形成的,相对于燕山期钨钼成矿期近EW向断裂为成矿前构造,而NE-NNE向断裂裂隙属于成矿期构造;(3)矿集区内钨矿化类型以热液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为主,其中石英脉型主要受NE-NNE向断裂及节理裂隙控制,矽卡岩型主要受近E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  相似文献   

19.
甘肃天水宽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研究及盲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宽沟金矿位于北秦岭褶皱带西南缘,矿床严格受构造控矿,雨子沟次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区内侵入岩体十分发育,石英正长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基于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理论,采用构造叠加晕新技术,在该区开展深部盲矿找矿工作,建立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矿区构造叠加晕分析结果显示,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征。通过研究该区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识别出不同成矿阶段所形成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提出了盲矿靶位,初步验证己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