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扑热息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扑热息痛还原铬(Ⅵ)和铬(Ⅲ)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建立了氧化还原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扑热息痛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9~4.0×10-5mol/L,检出限为1.0×10-9 mol/L.对4.0×10-7 mol/L扑热息痛平行测定8次,其标准偏差为2.7%.已将该方法用于片剂中...  相似文献   

2.
碱性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对鲁米诺-过氧化氢-纳米银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2.0×10-8~1.0×10-4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4.0×10-9mol/L。对1.0×10-7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6%。该法用于片剂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酸性介质下,KMnO4可以氧化2-硝基酚产生化学发光,乙二醛对该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2-硝基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8.0×10-10~5.0×10-6 mol/L,检出限为1.0×10-11mol/L,对1.0×10-7 mol/L的2-硝基酚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4%。该法已用于实际水样中2-硝基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碱性条件下,阿魏酸对Luminol-H2O2-纳米银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阿魏酸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阿魏酸浓度在1.0×10-8~4.0×10-5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2.0×10-9mol/L。对2.0×10-7mol/L的阿魏酸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将该法应用于太太美容口服液中阿魏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测定5-磺基水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 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发光机理。 在最佳化学发光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5-磺基水杨酸浓度在5.0×10-8~2.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 mol/L,对5.0×10-6 mol/L的5-磺基水杨酸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7%。 该法可用于强力霉素废水中5-磺基水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基于碱性条件下,CeO_2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敏鲁米诺-KMnO_4体系的化学发光,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检测信号的多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7~5.0×10-5mol/L范围内与相对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值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96 4,检出限(3σ)为3.3×10-8mol/L。对5.0×10-6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溶液平行测定11次,计算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该法用于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0%;对尿液的加标回收率为97.9%~98.7%,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Ru(bipy) 2+ 3-CO 2- 3-SO 2- 3-KClO 3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溶液中亚硫酸盐的方法.SO 2- 3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1.0×10-7~1.0×10-4 mol/L 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为8.76×10-8 mol/L,对1.0×10-4 mol/L SO2-3溶液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该法用三乙醇胺作为吸收液,成功地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亚甲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米诺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产生化学发光,亚甲蓝能显著增强该化学发光。基于这点,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亚甲蓝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亚甲蓝的线性范围为1.0×10-7~5.0×10-5mol/L,检出限为3.9×10-8mol/L,对1.0×10-5mol/L亚甲蓝进行9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0%。方法已用于注射液中亚甲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的苯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在多聚磷酸介质中,KMnO4氧化苯胺能产生强化学发光,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苯胺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ⅠCL与苯胺的浓度在2.0×10~1.0×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ⅠCL=63.11 2.37×108c(r=0.9997,n=9),检出限为5.0×10-10 mol/L,对1.0×10-7 mol/L苯胺进行11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8%(n=11).已用于环境水体中苯胺的测定,回收率在95.1%~105.1%之间.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镱(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介质中, Yb(Ⅲ)对Luminol-KMnO4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具有抑制作用,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Yb(Ⅲ)的化学发光新方法.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化学发光强度与Yb(Ⅲ)的浓度在4.0×10-7~1.0×10-4 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检测限(3σ)为5.0×10-8 mol/L, 对8.0×10-5 mol/L的Yb(Ⅲ)溶液进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3.9% (n=11). 本法已应用于合成样品中的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碱性条件下,肉桂酸对Luminol-H2O2-纳米银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肉桂酸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2.5×10-8~2.5×10-6mol/L,检出限为6.0×10-9mol/L,对1.0×10-7 mol/L的肉桂酸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5%。该法可用于尿液中肉桂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酸性介质下,KMnO4可以氧化5-磺基水杨酸产生化学发光,乙二醛对该体系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5-磺基水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2.0×10-8~2.0×10-5mol/L,检出限为2.0×10-9mol/L,对2.0×10-6 mol/L的5-磺基水杨酸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9%。该法可用于强力霉素废水中5-磺基水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碱性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对鲁米诺-过氧化氢-纳米银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新方法。 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发光机理。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2.0×10-8~1.0×10-4 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4.0×10-9 mol/L。 对1.0×10-7 mol/L的对乙酰氨基酚平行测定9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6%。 该法用于片剂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机械化学合成法合成了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TpPa-1,以此作为电极材料制备化学修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同时测定铜离子和汞离子。结果表明,TpPa-1/Nafion修饰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实现对Cu^2+和Hg^2+的同时检测。Cu^2+的检出限为5.0×10^-8 mol/L线性范围为1.0×10^-7~5.0×10^-5 mol/L,R^2=0.9975。Hg^2+的检出限为1.0×10^-8 mol/L,线性范围为2.0×10^-8~1.0×10^-4 mol/L,R^2=0.9988。采用上述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回收率为97.6%~105.5%,RSD均小于4.0%。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Fe2+-H2O2-亚甲基蓝化学发光新体系并用于阿魏酸钠的测定。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Fe2+-H2O2体系可与亚甲基蓝反应产生极强的化学发光,阿魏酸钠对此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阿魏酸钠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值(ΔI)与阿魏酸钠浓度在4.5×10-6~4.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7.0×10-7mol/L。对4.8×10-6mol/L的阿魏酸钠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RSD=0.8%,该法已用于片剂中阿魏酸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MnO2,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将碳纳米管和纳米MnO2分散在壳聚糖溶液中,用滴涂法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修饰电极。利用计时电流法对该葡萄糖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纳米MnO2-MWCNTs复合物对葡萄糖的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优化的条件下,葡萄糖在5.0×10-5~3.0×10-2mol/L浓度范围内,计时电流与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5 mol/L(S/N=3)。对1.0×10-3 mol/L葡萄糖溶液平行测定8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该传感器可成功用于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测定,回收率在96.4%~98.6%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