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驼峰减速器微机分线控制系统(简称T.JWFK),是103型驼峰调速机的升级替代产品,主要用于点连式驼峰减速器目的制动速度控制.我段于1998年在太原北驼峰使用该套设备以来,性能稳定可靠,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减少了日常维修工作量.但由于T.JWFK系统是电子设备,现场维修人员缺乏相应的故障处理经验,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故障延时.通过2年多的设备使用,逐步熟悉并掌握了T.JWFK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南京电务段管内有2个自动化驼峰,它们分别是1999年9月28日开通的FTK型自动化驼峰,以及2000年2月24日开通的TW-2型自动化驼峰。从开通几年来的运行情况中可以看出,自动化驼峰比半自动化驼峰,降低了车站作业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但是从发生的几  相似文献   

3.
南京东驼峰空压系统自1999年2月投入使用以来,每年冬季夜间都会出现室外风压缓行器动作异常的现象,尤其温度在零下时,缓行器常发生制动、缓解异常现象,造成速度失控,甚至发生撞车现象.据统计发生此类故障186次,其中6次撞车,一次造成全场设备停用,大大干扰了驼峰场的正常解体作业.  相似文献   

4.
驼峰溜放作业过程中,溜放车辆一旦离开峰顶便处于自由走行状态,在自动或半自动驼峰作业中,车辆的走行路径都是按预排执行程序自动排定的,一旦发生电路故障,车辆会在无控制状态下进入非预定进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采取一切措施保证作业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对驼峰解体过程中驼峰自动化系统允许手动干预的条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驼峰解体作业手动干预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驼峰作业中非正常手动干预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解体大组车、隔钩车、"新车"造成手动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在兼顾运输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驼峰解体作业非系统性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3日柳州编组场驼峰经历了一次雷害事故,造成全场24个区段红光带,损坏雷达天线6台、轨道变压器6台、整流桥堆24个,烧坏熔断器10个,整个驼峰场解编作业几乎瘫痪,影响时间近2h.事后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从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呼和浩特铁路局全面电气化改造开通后,包头西上行驼峰自动控制设备受电化干扰严重。先是三部位个别股道受到干扰:雷达测速曲线混乱、晃动大,造成解体车辆出口速度误差大。随着电力机车投入数量增多,给驼峰造成的影  相似文献   

8.
柳州南驼峰采用T·CL型驼峰测速雷达,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1.雷达受邻线车干扰造成测速不准,严重时甚至会将车组夹停在减速器上. 2.站场显示器上经常出现雷达故障标志,当三部位多组减速器同时动作时,出现的几率更大. 3.测速雷达速度值忽高忽低,有时甚至测不到速度,外界环境温度越高,雷达工作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9.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大量动车组投入运营,货物列车出现集中到达、集中出发的现象,造成技术站能力紧张,客观上对驼峰作业安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如何确保驼峰作业安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并结合设备管理部门对驼峰安全的建议,提出确保驼峰作业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空压机是铁路编组站重要的设施之一,它为驼峰场不间断地提供动力风源,驱动电空转辙机,控制道岔转换,驱动减速器,控制车辆溜放速度,从而完成车辆的解编作业.侯马北驼峰场自1997年元月开通至今,空压机系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作业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使设备良好运用,进行了以下改进,以提高设备运用质量.  相似文献   

11.
自动化驼峰在电网停电时,正在溜放过程中的车辆会因减速器不能动作而失控,造成车辆在车辆减速器上高速连挂而撞坏.  相似文献   

12.
采用T.JK非重力式减速器作为调速工具的自动化驼峰,在间隔制动位对短轻车进行速度控制时,由于采用"闯口"式控制模式,容易造成低速出口。为此对速度控制方式提出了"适度放入"的改进方法,并在怀化南驼峰控制系统进行了实施,提高了系统对短轻车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3.
嘉峪关车站的驼峰编组场经过现代化技术改造后,全场应用了由TDJK可控减速顶和TDW普通减速顶组成的驼峰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经过多年的不间断运用,充分体现出新技术、新设备的优越性,驼峰能力和调车作业的安全与效率显著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使用铁鞋时的落后状态.然而新设备的使用也给车站的运用、维修和管理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不会使用、不会维修和不会管理等,也将对车站的调车作业安全造成一定隐患.本文重点谈了对新设备的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减速顶是一种应用于驼峰编组场的调速设备,它与车辆减速器结合,构成点连式调速制式.在编组场驼峰设计中,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大多采用减速顶作为目的制动.由于减速顶具有不需外部能源和控制装置、价格较低、维修方便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编组场.  相似文献   

15.
TBZK型驼峰进路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BZK型驼峰过程控制系统是根据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而研制的,包括:无线机车遥控、溜放进路控制、间隔制动控制和目的制动控制.该系统于1989年12月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技术鉴定,由于该系统不包括驼峰调车进路控制,还不能实现驼峰作业控制的整体计算机化.为了完善TBZK型驼峰过程控制系统,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着手进行与过程控制系统配套的计算机控制的驼峰调车进路的研制,于1998年完成了研制开发工作,投入现场运营.该系统将驼峰调车控制和溜放控制合为一体,构成了驼峰进路控制系统,完成驼峰调车进路、溜放进路和推峰进路的全部作业控制.  相似文献   

16.
驼峰是编组站用来进行列车解编作业的专用设备,设在调车场的头部.根据编组站车场配置的不同,驼峰可分为纵列式和横列式二类,由于车场配置的不同导致驼峰头部辅助信号机设置位置、功能及控制电路的不同.着重分析横列式驼峰辅助信号机控制电路原理.  相似文献   

17.
株北驼峰采用了TY-3型驼峰无线机车遥控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驼峰内燃机车进行无线遥控,实现驼峰作业的遥控变速推送,提高了驼峰解编效率和作业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机务司乘人员的劳动强度,受到使用部门的好评.但是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考虑驼峰平纵断面、道岔特征基础上,建立驼峰溜放区车辆线路动力学模型,研究驼峰线路条件对脱轨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直圆点或变坡点造成的冲击和抬升量不与尖轨冲击相互叠加,驼峰曲线与第一分路道岔间夹直线长度及变坡点距尖轨长度宜大于轴距;尖轨区域重点控制轨距不平顺,为满足安全性,需保证轨距变化率不大于2‰;通过调整线路平纵断面参数改善驼峰线路条件的整治措施,可有效提高车辆溜放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9.
驼峰雷达受谐波干扰时会使测速数据不稳定,致使枢纽地区驼峰编组场较易发生车速控制不稳定,进而产生车辆超速或夹停的现象,影响运输安全.本文主要探讨枢纽地区驼峰雷达信号受供电牵引回流干扰影响测速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驼峰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编组站自动化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编组站驼峰自动化五十年发展的回顾,阐述了我国驼峰的发展历程及驼峰基础设备、控制系统的研究、发展过程和目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