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不断发展的网络攻击手段相对应,网络安全防御理论和方法论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中国电信提出了采用体系化的安全保障方案,将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等深度防御战略模型;中国网通在加固网络安全方面还特别提出内网安全和边界防护、管理的加强;中国移动就整个网络安全体系进行统一规划,抛开部门设置现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构建综合、一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安全运行维护体系及安全技术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与不断发展的网络攻击手段相对应,网络安全防御理论和方法论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中国电信提出了采用体系化的安全保障方案,将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等深度防御战略模型;中国网通在加固网络安全方面还特别提出内网安全和边界防护、管理的加强;中国移动就整个网络安全体系进行统一规划,抛开部门设置现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构建综合、系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安全运行维护体系及安全技术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的不断涌现,信息网络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广泛运用,网络安全面临更加复杂隐蔽和更具破坏力的威胁。为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新技术新业务网络安全威胁和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深入推进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工作体系建设,强化新技术新业务网络安全管理,不断提升保障能力与工作水平。作为承担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司局,通信保障局已初步建立了涵盖网络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4.
网络已日益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因此,网络安全是保障人们正常使用网络的必需手段。分析了中国党政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建设的需求和现状,并从认知层、建设层、基础层和应用层等多角度深度剖析了中国党政信息网络安全保密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以教育、技术、组织和管理为主体的中国党政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其更好地为机关事业单位服务,文章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并对其网络安全的防护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各种网络安全问题,文章简单介绍了P2DR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企业网络安全协同防护体系。该体系以策略体系建设为核心,通过具体的网络安全相关技术、管理手段、工程安全以及人员安全等保障,全方位实现检测、响应、保护动态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网络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含义就是全面管理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存储环节、信息收集环节以及信息共享环节,旨在促进网络安全层次与等级的提高,实时监测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隐患因素。因此从根本上来讲,维护与保障网络安全的目标必须依靠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技术人员对于维护网络信息存储与信息共享安全应当给予充分重视,运用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措施来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安全技术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成因为主要依据,从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文件加密技术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保障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安全,促进高职院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是人们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而面对虚拟的网络环境,人们开始担心个人资料、商业机密等信息的泄露,于是对于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网络安全管理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而存在的,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保护人民群众的上网安全,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对网络安全管理又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网络安全管理联动的研究,通过构建网络安全管理联动框架进行深入剖析,为人民群众的上网安全提供了保障.本文将简单介绍联动技术的基本概述,了解网络安全管理联动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而对网络安全管理联动的框架进行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2021年3月9日,GB/T 39786-2021《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1]作为我国商用密码技术应用的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依托该标准,本文针对商用密码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从环境、业务、管理三个方面对密码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商用密码应用改进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以环境安全为基础,以业务安全为导向,以安全管理为保障,实现密码应用的合规性,构建起网络安全的纵深防御体系,进而提升密码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承载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转型的使命,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电力系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设备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安全计算风险等问题。新型电力系统的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基于风险分析和识别技术,将安全防御技术手段与安全管理相结合,保障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助力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浅议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海慧 《信息技术》2007,31(1):117-120
对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防范手段进行了实质分析,建议保障网络安全应以攻为守,正确对待防范措施的优点与不足,以阻止可能存在的内外部攻击、改善整个网络监控和管理,最终将现有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达到有能力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途径的目地.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网络安全运营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网络安全运营管理平台的需求.总结了网络安全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现状.阐述了以网络安全事件综合分析、事件响应为核心的网络安全运营管理平台关键技术,并对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刘玉燕 《信息技术》2011,(2):117-118,12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系统安全测评是当前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等级保护是标准,评估、测评是手段。这里探讨的是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问题。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可以推动网络安全服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采取系统、规范、科学的管理和技术保障措施,提高信息安全保护水平;保障各部门业务系统高效、安全运转。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的CSDN泄密事件直接拉开了我国互联网史上最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的序幕,波及范围不断扩大,网络安全再一次震憾进入人们视野。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管理、技术保障及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分析了中小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最后主要从技术层面提出一些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电信网技术》2004,(12):47-49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全社会对网络的依赖进一步增强,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网络安全牵涉到政策、法律、标准、管制等非技术因素以及加密、认证、鉴权、隔离、链路、设备、终端等技术因素,涉及面较广。专用安全设备是提供安全技术,支持安全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朗讯科技LVF方案为运营商提供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一文介绍了专用安全设备VPNFirewallBrickTM的基本特性以及将该设备应用在宽带驻地网、用户专用网以及VoIP业务网中来增强安全性的解决方案。在VPNFirewallBrickTM的支持下,文中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运营商业务开展的安全性,相关信息可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管理需要,广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司组织开展信息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探索,尝试将信息化技术与网络安全管理融合,以信息化支撑促进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分析在网络安全视角下的信息资产管理痛点、信息资产管理支撑模型设计以及系统建设实施的探索和初步取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雷永庆 《移动信息》2023,45(7):184-186
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设金融监管信息系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网络是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要素,确保网络安全是提升信息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文中结合工作实践,以强化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从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防御技术、网络安全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强化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成为保障信息安全和网上用户合法利益的重要基础;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在意识形态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还包括网络服务安全、信息传递安全以及个人业务安全等方面.为了能保障广大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网上的合法秩序,加强互联网络安全中的安全性能评估、故障技术恢复和处理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加密处理成为互联网通信网络安全分层管理的重要措施.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互联网通信安全管理,本文从通信网络安全分层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方面出发,对互联网安全分层管理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互联网通信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钟涛  蔡孝成  卓仁前 《移动信息》2023,45(9):129-131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和灵活部署。然而,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保障策略,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