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33例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引导下认真寻找33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行电凝止血加选择性鼻腔填塞,其中30例在鼻腔黏膜局部麻醉下进行,3例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结果1次治愈31例,2次治愈2例。皆未出现并发症,无不能耐受手术者。结论鼻内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更为完善的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63例鼻腔深部出血的患者,经鼻内镜下检查并针对出血点行局部填塞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3例患者采取鼻内镜直视下通过局部填塞止血,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直视下选择局部填塞处理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疗效肯定、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的定位及处理方法。方法常规仰卧,头稍高位,1%丁卡因10ml,按1:100000比例加入1‰肾上腺素溶液,对出血部位的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2次,在30°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寻找到鼻内出血点后,用微波或电凝准确烧灼止血,止血后对烧灼区予以红霉素眼膏涂布,一般无需再用油纱条填塞鼻腔。结果60例患者中54例均1次找准出血点并彻底止血,只有6例2~3次再次寻找出血点后止血。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准确定位出血点,并用微波或电凝进行有效止血的方法,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该方法的优点是鼻内镜能准确定位鼻出血点,尤其可以发现下鼻道顶部出血、嗅裂处出血、后鼻孔上缘出血等的动脉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明确鼻出血的部位后,排除患者治疗禁忌证后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参与研究患者鼻出血部位分别为:嗅裂鼻中隔部位57例(57%),下鼻道后穹隆部位16例(16%),下鼻道外侧壁部位10例(10%),上鼻道中后段部位8例(8%),中鼻道前段部位6例(6%)出血部位不明确3例(3%)。治愈率比较:行一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95例,治愈率为95%,行二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5例,治愈率为5%。结论鼻内镜可明确一些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同时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崔勇男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60-16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用纳吸绵微型填塞法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鼻内镜对40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用肾上腺素棉片收缩后寻找出血点,局部用纳吸绵微型填塞法填塞止血。结果:40例患者均治愈,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检查确认出血点,采用纳吸绵微型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具有视野清晰,微创,有效止血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彭莉芬  张学军  鄢波 《江西医药》2012,47(2):151-15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窥镜检查,寻找出血部位,并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或对出血部位行局部填压止血治疗。结果 5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准确找到出血点,并在鼻内窥镜下对出血部位行电凝止血或局部微填塞,全部病例1次治愈51例(91.07%),2次4例(7.15%),3次1例(1.78%)。随访1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检查能够准确找到出血部位,并在直视下对出血部位进行双极电凝止血或有针对性地对出血部位进行局部填压止血,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较为完善的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32例鼻内镜检查鼻腔深部出血点选择性局部处理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2例患者采取鼻内镜直视下通过微填塞、高频电凝器、止血酶的应用等手段止血,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术后门诊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直视下选择局部处理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疗效肯定、优点明显,是治疗鼻深部出血有效、快捷、微创、痛苦小、值得普遍推广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出血位置隐蔽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膨胀海绵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方法 对89例鼻腔深部出血的患者行鼻内镜下检查,止血.结果 89例(93.3%)经鼻内镜检查膨胀海绵填塞止血后,一次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膨胀海绵填塞止血治疗鼻腔深部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视野清晰,操作简单,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蒋传亚  纪东 《安徽医药》2016,37(3):321-32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发生原因。方法 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鼻内镜下出血部位、治疗效果,分析发生并发症情况及原因。结果 126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对出血部位行电凝止血或选择性微填塞,一次性治愈109例(86.51%),有效14例(11.11%),无效3例(2.38%)。结论 对于老年难治性鼻出血,在处理基础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探查,明确出血部位,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可有效控制鼻出血,并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用双极电凝吸引器治疗非外伤性鼻腔深部出血69例的效果。方法 69例非外伤性鼻腔深部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吸引器找出血点,找到出血点后边吸引边电凝。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 治愈52例(75.4%),有效10例(14.5%),无效7例(10.1%)。无效者经过2~3次同法治疗后治愈。结论 在鼻内镜下用双极电凝吸引器治疗非外伤性鼻腔深部出血,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止血彻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相似文献   

11.
张德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17-318
目的探讨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的判断、治疗方法及术中配合与护理疗效及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采取行鼻内镜方法在前鼻镜不能发现的鼻出血部位,进行微波热凝止血,对于隐性不能找到具体出血点可待活动性出血时再次寻找或给予鼻内镜下前鼻孔填塞,鼻腔广泛渗血的病例给予鼻内镜下前鼻孔填塞。结果全部病例1次治愈86例(97.7%),2次治愈1例(1.14%)。探讨了鼻出血及出血部位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鼻内镜技术对探查鼻腔出血点有重要意义,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是止血成功的关键,但对于未能找到具体出血部位或鼻腔广泛出血的病例,联合应用鼻腔填塞术及病因治疗和责任制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方法首先应用鼻内镜下云南白药+鼻腔微型填塞,直接或者进一步应用鼻内镜下电凝+鼻腔微型填塞治疗鼻出血。结果60例鼻出血,1次治愈57例(95%),2次治愈3例(5%),治愈率为100%。患者痛苦小,随访1个月未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云南白药+鼻腔微型填塞对治疗鼻腔前段、静脉性鼻出血就能有显效。鼻内镜下电凝+鼻腔微型填塞治疗鼻腔较深部位、动脉性出血是最佳的选择。根据鼻出血不同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及难易程度选择有效的方法止血能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反复鼻出血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是鼻腔深部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总结本科以该方法治疗的43例鼻出血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哲弘 《江西医药》2008,43(4):340-34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嗅裂区鼻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鼻内镜下按顺序检查鼻腔,寻找出血点。结果186例顽固性鼻出血中嗅裂区出血者89例,占47.8%,其中第1次检查发现出血点60例,占67.4%;第2次检查发现出血点21例,占23.6%;第3次检查发现出血点8例,占9.0%。全部嗅裂区鼻出血病例均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 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或单纯明胶海绵填塞止血获得成功。结论鼻内镜下嗅裂区鼻出血的诊断率在不断提高,局部电凝止血及微型填塞可取代传统的鼻腔填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以70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鼻内镜下射频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以传统方法重新行鼻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组35例中1次即止血成功33例,3例经过2次处理,均治愈;对照组中一次成功止血19例,16例再次出血,其中10例经2次填塞,4例经过3次填塞.结论 鼻内镜辅助电凝止血定位准确,效果好,止血迅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后鼻孔出血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后鼻孔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寻找出血点予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结果 36例后鼻孔出血患者除1例鼻咽部大出血、1例嗅裂出血外其余34例均采用双极电凝止血,一次治愈,随访2个月无复发。结论后鼻孔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以下鼻道后穹窿和鼻中隔多见,鼻内镜检查可明确出血点,在直视下应用双极电凝烧灼出血点或小血管瘤,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局部填塞、鼻腔结构处理的方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结果 98例患者均经一次治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未再出血。结论鼻内镜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止血效果好,操作方便,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双极电凝止血加局部堵塞的方法治疗鼻出血。结果36例患者全部治愈,经过1年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视野清晰,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出血原因,研究其出血部位及鼻内镜下止血方法。方法42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并予以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结果3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出血点电凝止血术成功,另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止血术后无再出血发生。结论鼻出血与高血压及饮酒关系密切;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损伤小,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难治性鼻出血仍是耳鼻咽喉科的难治病症之一,主要原因是出血点难以找到,盲目填塞下仍不能止血。我科于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鼻内镜治疗住院及急诊留观1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例难治性鼻出血均为,经常规前鼻镜下检查,未发现鼻出血。并且经规范鼻腔填塞(前鼻孔填塞或后鼻孔填塞)仍未能控制的鼻出血。11例患者中,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39~69岁。其中10例并发有高血压病史,1例合并肾功不全,无外伤史及血液病史。11例均接受鼻腔填塞,其中5例接受后鼻孔填塞治疗。1·2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先用吸引管清除鼻腔凝血块和积血。然后用2%的普鲁卡因加0·1%盐酸肾上腺素少许混合液制成的棉片充分麻醉收缩鼻腔黏膜。在出血状态下沿出血方向,结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充分暴露下鼻道穹隆顶部、嗅裂鼻中隔部以及中鼻道上部等区域,多可探明出血点,若出血为间歇期,可根据棉片血染部位明确出血部位。对可疑部位应用吸引管触探寻找出血点。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电凝、微波止血,亦可采用明胶海绵压缩填塞。如仍无法控制,可于出血部位行凡士林沙条微填塞。2结果11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