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1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检测血糖,并在第1周内隔天检测血糖,2~4周每周检测血糖一次,取入院时和1个月血糖水平,分析血糖水平与GCS评分、病死率、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入院时正常血糖组(3.6~6.4mmol/L)GCS评分较高,较高血糖水平组(〉6.4~11.0mmol/L)GCS评分较低,高血糖水平组(〉11.0mmol/L)GCS评分最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正常血糖组病死率为0(0/34),较高血糖水平组病死率3.5%(2/57),高血糖水平组病死率最高,为22.2%(6/27),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控制血糖1个月后,大部分患者血糖水平均下降,正常血糖组病死率为0(0/80),较高血糖水平组病死率13.0%(3/23),高血糖水平组病死率最高,为33.3%(5/15),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指标,患者血糖水平越高,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糖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既往无糖尿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时进行GCS评分,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度颅脑外伤组(GCS 9~15分)和重度颅脑外伤组(GCS 3~8分),并对患者48h内的血糖变化进行检测,探讨伤后血糖水平与患者伤情、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血糖>11.1 mmol/L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11.1 mmol/L者(P<0.05),死亡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的血糖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可作为GCS评分外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72 h内清晨空腹血糖水平,依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29例)和正常血糖组(51例),对比2组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血糖组较正常血糖组预后差,差异显著 (P<0.05).结论 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呈相关,血糖升高可加重脑组织损伤,使患者预后不良.血糖水平可作为临床医师预测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病损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糖水平对卒中病情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入院次日清晨血糖水平,将19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成血糖升高组49例,血糖正常组147例,观察血糖与梗死部位、病灶大小、病情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血糖的发生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灶部位、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梗死病灶的大小有关,高血糖多见于大脑中线部位梗死及临床症状严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糖升高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血糖正常组。结论 高血糖可能加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系统损伤,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发病与否分为颅脑创伤组和对照组;以入院时GCS评分判定病情分成3~4分组(10例),5~6分组(15例),7~8分组(23例);按照预后分为存活和死亡2组。结果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血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CS评分3组间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水平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21,P<0.01);死亡组的血糖含量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伤情的指标,应重视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监测,努力控制高血糖,提高急性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其意识障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例高血糖组患者和20例正常血糖组患者血糖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意识状况及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昏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者;高血糖组患者血糖升高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高血糖可加重急性脑出血患者脑组织损伤,使康复过程延缓。血糖的变化对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高血糖、伤情和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形成机制与伤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入院当时、第3d和第7d检测空腹血糖,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同时与对照组(轻、中型颅脑损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死亡组血糖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重型颅脑损伤组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血糖与 GCS 和预后显著相关(P<0.01),且入院时血糖≥10mmol/L者,病死率显著增高.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糖升高程度越明显,脑损伤程度越重、预后越差;动态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对了解病情、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颅脑损伤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水平增高的机制,主要是身体对损伤应激反应的结果。我们对24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旨在观察研究血糖升高幅度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糖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5-06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63例)和血糖升高组(63例),对比2组患者血糖变化及患者预后状况。结果血糖升高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要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糖水平与患者预后状况存在紧密关联,临床需加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检测,及时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2002-2008年我们对56例成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进行了血糖测定,结合临床病情GC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颅脑损伤血糖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CRP、FSH等临床检验指标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7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研究组)和5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血清指标等水平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液相关检验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研究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液相关检验指标水平随着急性颅脑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入院GCS评分、伤后入院时间、血清CRP、FSH、LH D-二聚体及血糖水平(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GCS评分≤8分、伤后入院时间6 h、CRP35.0 mg/L、血糖10.0 mmol/L、FSH12.0 U/L、LH22.0 IU/L及D-二聚体1.0 mg/L均是影响研究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RP、FSH等血清指标水平可反映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测空腹血糖,按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53例)和高血糖组(47例),观察血糖水平与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有55.32%的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增高,血糖升高对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及近期预后有重要影响,此类病人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脑出血病情及近期预后的指标,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高者预示急性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空腹血糖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分为4组各30例,回顾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分析空腹血糖值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治疗后4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正常血糖组高血糖Ⅰ组高于高血糖Ⅱ组高血糖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空腹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早期空腹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空腹血糖值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测空腹血糖,按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53例)和高血糖组(47例),观察血糖水平与脑出血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有55.32%的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增高,血糖升高对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及近期预后有重要影响,此类病人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 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脑出血病情及近期预后的指标,急性脑出血病人血糖高者预示急性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梗死病人早期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二组:高血糖组53例,正常血糖组50例。对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急性期脑缺血损害程度,好转率和死亡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糖水平不仅使脑缺血性损害范围增大,且对短期内预后有明显不良影响。结论: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估计脑梗死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0 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二组 :高血糖组 5 3例 ,正常血糖组 5 0例。对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急性期脑缺血损害程度、好转率和死亡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糖水平不仅使脑缺血性损害范围增大 ,且对短期内预后有明显不良影响。结论 :血糖水平的高低 ,可作为估计脑梗死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接诊即刻血糖水平检测在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颅脑创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3组,轻型组(13~15分)20例、中型组(9~12分)27例和重型组(3~8分)29例,探讨患者入院时即刻血糖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轻型组患者即刻血糖为(5.16±1.30)mmol/L,显著低于中型组(7.92±1.63)mmol/L、重型组(8.82±1.91)mmol/L,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不同血糖水平对预后无影响(P0.05);中型组、重型组血糖11.1mmol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血糖≥11.1mmol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中型组、重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血糖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动态测定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并探讨NSE含量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223例,根据GC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重型三组,在伤后1、3、5、7d应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血清NSE浓度水平,并结合ICP、CPP及患者预后进行分析。对照组为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其处理同颅脑损伤组。结果①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轻型组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与轻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重型组与中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重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型组(P〈0.01)。②血清NSE含量与ICP呈正相关(P〈0.05),与CPP呈负相关(P〈0.05)。③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者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NSE浓度升高与脑损伤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颅脑损病情的重要指标;监测血清NSE水平联合ICP、CPP等指标,可更为准确地判断病情、评价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对40例急性颅脑损伤及5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段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急性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致病后4h、6h、12h及3d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在致病后6h水平达到最高;7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急性颅脑损伤与脑出血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脑损伤与脑出血患者存在有短暂的高凝及纤溶活性增强趋势,动态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病程及评价预后的可靠指标,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发展进行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及血糖与颅脑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及生化分析法检测10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及血糖均高于对照组,且颅脑损伤越严重,上述指标变化越明显。上述变化越明显,则病人预后越差。结论 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及相关激素有明显改变,且其改变大小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