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手性对氯苄基四氢小檗碱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合成和分离对氯苄基四氢小檗碱的四个异构体,寻找优良的抗心律失常活性新药.方法:以小檗碱为原料进行还原制备四氢小檗碱,并用(-)/( )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对其拆分得到(-)S、( )R四氢小檗碱,然后每一单一异构体再进行季铵化,分别得到两个非对映异构体,最后进行柱层析分离制得对氯苄基四氢小檗碱(CPU-86017)的四个光学异构体.结果和结论:四个光学异构体经IR、1HNMR、13CNMR、MS、元素分析及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确证了其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2.
马钱子发酵物中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NMR数据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马钱子发酵物所得化合物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结构.对它的1HNMR和13C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和详细分析,为其结构鉴定提供了依据.方法 从朱红栓菌发酵后的马钱子中提取、分离得到10多种生物碱,其中一种化合物经薄层层析分析,初步认定为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结果 以DMSO为溶剂、TMS作内标,采用1HNMR,13CNMR,DEPT,1H-1H COSY,TOCSY,NOESY,HSQC,HMBC等多种核磁共振方法 ,对它的1H和13C的NMR信号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精确归属,进一步确定了其结构.结论 为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4,6-二甲基-5-氨甲基-1-氮二环[3.3.0]庚烷的构造和构型.方法核磁共振法,包括氢谱(1H),碳谱(13C),氢氢相关谱(2D-COSY),异核多量子相关谱(HMQC),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及差谱(NOE).结果证实了所合成的4,6-二甲基-5-氨甲基-1-氮二环[3.3.0]庚烷的构造及顺反两种构型.结论在无对照品的情况下对新合成的化合物采用多种核磁波谱的方法确定其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胆碱。方法:以双氯芬酸和胆碱为原料,合成了双氯芬酸胆碱,对其结构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元素分析。结果:实验条件缓和,产率高达75.2%,纯度99.7%以上,产品分子式为C19H24O3N2Cl2,经UV、IR、MS、HNMR、13CNMR及元素分析确定。结论:产品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无污染,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氰基-2-苯甲酰基-7-苯甲酰氧基-1,2-二氢异喹啉(Ⅲ)(Reissert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反应进行了探讨。按文献报道这类化合物的催化氢化发生在烯键、氰基被还原的同时进行分子重排。作者对氢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元素分析、MS、IR、~1HNMR及~(13)CNMR等进行了测定。证明反应产物为1-苯甲酰氨甲基-2-苯甲酰基-7-苯甲酰氧基-1,2-二氢异喹啉(Ⅳ)。充实了Reissert化合物催化氢化反应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1H、~(13)C-NMR,采用NOE照射,同核二维偶合相关谱(COSY),异核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HETCOR)及APT技术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构型及所有~(13)C谱及~1H谱的归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羟基二氢小檗碱对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8-羟基二氢小檗碱干预NIT-1细胞后,以放射免疫法、液体闪烁计数法、酶法,分别检测其胰岛素水平、葡萄糖利用、葡萄糖激酶(GK)活性。结果在低浓度葡萄糖(5.5mmol/L)刺激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高浓度8-羟基二氢小檗碱(1.0μmol/L)的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葡萄糖利用活跃,且GK酶活性增强(P<0.05);在高浓度葡萄糖(16.5mmol/L)刺激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8-羟基二氢小檗碱(0.5、1.0μmol/L)的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葡萄糖利用活跃,且GK酶活性增强(P<0.01或P<0.05)。结论 8-羟基二氢小檗碱能促进葡萄糖刺激下NIT-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IT-1细胞葡萄糖利用、增强GK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四氢小檗碱对映体的核磁共振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道了位移试剂Eu(FOD)_3及Eu(HFC)_3存在下四氢小檗碱质子信号的镧诱导位移(LIS)值,四氢小檗碱的11-H和12-H信号得到确认;在手性位移试剂Eu(HFC)_3存在下,观察到9-OCH_3明显的对映体位移差值[△(△δ)],据此可对四氢小檗碱直接进行对映体的定量分析。当Eu(HFC)_3:THB≥0.722(摩尔比)时,9-OCH_3两对映体信号几乎达到完全分离,可直接对四氢小檗碱的对映体含量进行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9.
四氢小檗碱的拆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化学拆分得到四氢小檗碱的光学异构体。方法 四氢小檗碱由小檗碱制备,以(-)/( )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剂对其进行拆分。结果 拆分所得的(-)/( )四氢小檗碱旋光值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通过化学拆分成功地获得了(-)/( )四氢小檗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APT及HETCOR核磁共振技术,并结合重氢标记技术,确定了雌三醇(1)的~(13)C谱和~1HNMR谱中所有峰的归属。  相似文献   

11.
大鼠胰腺发育过程中Munc13-1对胰岛素释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Munc13-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及Munc13-1在胰岛素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显微分离及提取技术获得大鼠胚胎发育12.5d(E12.5),E15.5,E18.5,新生大鼠,出生后21 d(P21)及成年大鼠胰腺组织;另外,从大鼠胚胎发育15 d开始给予孕鼠半量饮食,造成宫内发育迟缓动物模型,提取其新生大鼠胰腺组织. 采用RT-PCR,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确定Munc13-1的表达情况,并测定不同发育时期血中胰岛素浓度. 结果:胰岛素基因从E12.5开始出现,Munc13-1基因从E15.5开始表达,随着胎龄的增长,二者表达量皆增多. E15.5和E18.5时munc13-1蛋白表达量较少,以后明显增多. 自E18.5即检测到血中胰岛素的存在,随着胚胎的发育,血胰岛素浓度逐渐升高. 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大鼠比正常新生大鼠血胰岛素浓度低,同时Munc13-1基因及蛋白表达量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 结论:Munc13-1在胰岛素释放过程中的作用,随着胚胎发育期胰岛素分泌的增多表达也增加,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大鼠胰岛素分泌减少时,Munc13-1的表达亦减少.  相似文献   

12.
余咏文  张强英  李呜 《海南医学》2003,14(10):29-30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26例急性期和18例缓解期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紫癜性肾炎患儿急性或血清白细胞介素6、8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8有助于监测紫癜性肾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11例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后5min,主动脉开放后10min、1h、2h、4h、24h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结果IL-6、IL-8、IL-10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h左右达到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到主动脉开放后24h已显著下降。TNF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4h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P<0.01)。结论CPB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既有促炎因子水平的升高,又有抗炎因子的激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介素-18(IL-18)、白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验组)治疗前、治疗3月后及50例处于绝经期的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IL-8、IFN-γ水平,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治疗前实验组血清E2、FSH与IL-18、IL-8、IFN-γ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组治疗前后进行改良 Kupperman 评分.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血清IL-18、IL-8、IFN-γ、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实验组血清E2与IL-18、IL-8、IFN-γ呈负相关(P〈0.05),FSH与IL-18、IL-8、IFN-γ呈正相关性(P〈0.05).治疗3月后实验组改良Kupperman 评分及血清IL-18、IL-8、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IL-18、IL-8、IFN-γ可能参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免疫过程,血清IL-18、IL-8、IFN-γ水平可作为病情判断及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CD8及CD28 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CD8及CD28 T淋巴细胞亚群的构成。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查5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体检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研究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CD4+、CD4+/CD8+比值、CD8+CD2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CD8+CD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CD4+,CD8+CD28+低下,而CD8+CD28-明显升高,因此临床上检测CD8+及CD28+淋巴细胞亚群,更能反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尿液中的胎盘蛋白13 (placentalprotein 13,PP13)的水平变化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关系,以及对子痫前期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1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孕妇、18例晚发型子痫前期重度孕妇和16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清及尿液中PP13的含量.结果 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和晚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的血清及尿液中PP13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的血清及尿液中PP13含量高于晚发型子痫前期重度组(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尿液中PP13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孕妇,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尿液中PP13浓度均显著高于晚发型,且PP13含量随子痫前期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研究DynA1-13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在立体定向仪上,大鼠左侧尾壳核注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干湿法测定大鼠各段脑组织含水量,并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脑出血大鼠部分脑区与垂体DynA1-13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大鼠出现严重脑水肿的同时,各脑区(额叶皮质、顶叶皮质、海马、尾壳核)中DynA1-13含量在注射胶原酶后4至72h,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24h与48h组降低最为明显,垂体与下丘脑DynA1-13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脑出血后脑水肿可能与脑出血后内源性DynA1-13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CD8+细胞亚群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即CD8+CD28+和CD8+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HCC病人CD8+细胞百分率升高,CD8+CD28+细胞百分率降低,CD8+CD28细胞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CD8+CD28+、CD8+CD28-细胞百分率与CD8+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D8+CD28-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HCC病人CD8+细胞升高,CD8+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是异常的,即CD8+CD28-细胞数升高,CD8+CD28+细胞数降低;CD8+T细胞的升高是CD8+CD28-细胞亚群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大鼠的PWTL,探讨CGRP对辣椒素致痛大鼠热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都为8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周围注射辣椒素组;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周围注射辣椒素组;E组:腹腔注射CGRP+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周围注射辣椒素组;F组:腹腔注射CGRP8-37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千周围注射辣椒素组。分别在注射前及注射后10、20、30、40、50、60min进行热板实验。结果:辣椒素组,大鼠的PWTL比实验前明显缩短(P〈0.05),给予CGRP干预后,大鼠的PWTL与实验前和单独注射辣椒素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给予CGRP受体竞争性拮抗剂CGRP8-37干预后,发现大鼠的PWTL较GGRP干预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RP能促进辣椒素致痛大鼠痛阈降低、痛觉过敏,而CGRP8-37能对抗这种伤害效应。  相似文献   

20.
强啡肽A系1979年由Goldstein等从猪垂体中提取到的一种内源性阿片肽。本文报道了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大鼠烫伤后垂体与脑内强啡肽A_(1-13)免疫活性物质(ir-dyn A_(1-13))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烫伤后的即刻,垂体以及桥脑、延髓内ir-dynA_(1-13),含量显著增高(P<0.001),烫伤后2h。垂体、中央灰质与桥脑、延髓内ir-dyn A_(1-13)含量明显降低(P<0.01)。本文还讨论了强啡肽A参与烧伤休克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