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长激素基因(GH2)多态性与猪部分生产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PCR -RFLP对南昌白猪 (117头 )和大约克夏猪 (36 1头 )的GH 2基因 - 119~ +486bp的片段进行了扩增 ,并用ApaⅠ酶切 ,产生了 2个等位基因A(44 9+10 1+5 5bp)和B(316 +133+10 1+5 5bp)。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个体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重、校正背膘厚、平均背膘厚、瘦肉率和料重比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南昌白猪中 ,不同GH 2基因型间在所测的生产性能上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在大约克夏猪中 ,AA型猪的瘦肉率最低、与BB型猪相比 ,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的整合及表达调控的机制,我们首先进行了转基因鼠的研究。(a)外源基因片段的制备:把羊金属硫蛋白启动基因(SMT)和猪生长激素基因(PGH)与载体质粒pUC19相连接,构建成psMTPGH表达质粒。用BglI全酶切和  相似文献   

3.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sa I对中国地方猪种小梅山,中梅山及国外猪种大约克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273bp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小梅山猪酶切后出现两种基因型:246bp/27bp(AA),132bp/84bp/30bp/27bp(BB),中梅山猪中出现4种基因型:246bp/27bp(AA),132bp/84bp/30bp/27bp(BB),132bp/114bp/27bp(CC),246bp/143bp84bp/30bp/27bp(AB),大约克猪中出现5 基因型;246bp/27bp(AA),142bp/84bp/30bp/27bp(BB),132bp/114bp/27bp(CC);246bp/132bp/84bp/30bp/27bp(AB).273bp/246bp/27bp(AD),分析发现,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11,94和124位碱基表现出多态性并在3个猪种中检测到A,B,C和D4个等位基因,χ^2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小梅山,中梅山及大约克SLA-DQB基因外显子2在Rsa I酶切位点 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猪生长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生长激素是由猪脑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的一种单一肽链的蛋白质激素。本文就猪生长激素基因的结构特点,多肽性研究、基因表达及猪生长激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分泌规律及与其抗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56个中国地方猪种微卫星基因座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采用FA0—ISAG联合推荐的27个微卫星DNA标记对56个中国地方猪品种和3个引进猪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遗传杂合度、基因分化系数、多态信息含量和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评估其种内遗传变异和种间遗传关系。以聚类结果为基础,将56个中国地方猪种分为12类:Ⅰ、Ⅱ和Ⅲ类都是《中国猪品种志》中的华北型猪种;Ⅳ类相当于其中的江海型猪种;Ⅴ、Ⅵ、Ⅶ、Ⅷ和Ⅸ类的品种大部分属于华中型;Ⅹ和Ⅺ类相当于华南型品种;Ⅻ类相当于西南型品种。提出保种场结合保护区是一种比较符合我国地方猪种实际状况的保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5个民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了79名汉族,30名鄂伦春族,31名鄂温克族,31名过斡尔族,29名壮族随机选择正常个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位核苷酸多态性并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7.
不同猪种E.coli F18受体基因的多态性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宁乡、沙子岭和大围子6个品种共867头猪的E.coli F18受体(ECF18R)基因座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Hin6 Ⅰ-RFLP位点上,大约克、长白、杜洛克3个外来猪种均存在多态,且以敏感型(GG型和AG型)居多,平均占94%,3个外来猪种的G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76,AA抗性型个体占少数,平均为6%,猪群中M307处G→A的突变频率并不高。宁乡、沙子岭和大围子3个本地猪种的所有检测样品都表现为GG型,在该位点上均不存在G→A的突变。各猪种ECF18受体基因座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X^2检验结果表明,每个外来猪种ECF18受体基因座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与3个本地猪种的相比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3个本地猪种间的ECF18受体基因座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完全一致。外来猪种间只有长白与杜洛克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显著,其余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6个中国猪地方品种和3个瑞典猪DNA分子系统发育相关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用于评价6个中国地方猪种和3个瑞典家猪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和序列分析方法得到了来自9个品种140头猪的线粒体中控制区440bp和细胞色素b基因798bp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6个中国地方猪种起源于亚洲野猪。中国地方猪种和欧洲野猪的线粒体DNA核苷酸序列变异发生在413000-875000年以前,而亚洲紧猪的变异仅发生在7000-156000上以前,由于2000年以前或18世纪初中国猪种导入欧洲家猪,因此瑞典家猪既属于欧洲类也属于亚洲类。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对中国地方猪种KIT基因内含子17、18的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内含子17上的替换突变(G→A)发生于毛色为白色的个体——白色五指山猪、大白猪、长白猪上,其基因型(AB型)频率分别为1、1和0.8;其他中国地方猪种的此基因型频率均为0。内含子18上的缺失突变(AGTT)也同样发生在上述3个猪种的白色个体中,其基因型(AA型)频率分别为1、1和0.93;而且同样在其他的地方品种中其基因型频率均为0。这充分证明KIT基因对于猪的白毛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I基因座对于其他的经典遗传基因座有上位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地方猪种荣昌猪虽然在表型上与引入猪种大白猪、长白猪相似(白毛色),但是在KIT基因上发生的突变完全不同,推测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毛色遗传体系。  相似文献   

10.
谈永松  周波  王林云 《遗传学报》2005,32(2):163-169
采用PCR-RFLP法和PCR-SSCP法对17头五指山猪、28头二花脸猪以及28头皮特兰猪SLA-DRB外显子2进行分型。采用PCR-RFLP技术分型,结果显示:限制酶MspⅠ酶切可分出1种RFLP带,即M:143bp/102bp;限制酶RsaⅠ酶切可分出4种RFLP带,分别为A:141bp/93bp/11bp,B:111bp/69bp/54bp/11bp,C:180bp/54bp/11bp以及D:93bp/48bp/39bp/54bp/11bp。检测发现,五指山猪有2种RFLP带型:AA和BB,二花脸猪有3种RFLP带型:AA、BB和AB,皮特兰猪有3种RFLP带型:AA、CC和BD。比较五指山猪、二花脸猪与皮特兰猪,发现3个品种都是以A带为主,分别占到0.69、0.73和0.82,品种之间差别不显著。采用PCR—SSCP技术共分出7种标记带型,分别为αα、αδ、、ββ、γγ、αγ、δδ,βε,其中五指山猪有3种带型,分别为αα、αδ和ββ,二花脸猪有3种带型,分别为αα、γγ和αγ,而皮特兰则出现5种带型,分别为αα、δδ、αδ、βε和ββ。在3个品种猪中均存在α带,且其频率在各自品种中均最高,在五指山猪和皮特兰猪中δ带出现的频率次之,相应的在这两个猪种中杂合型αδ带型出现的频率则最高。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表明,二花脸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的RFLP带型达到平衡状态,其SSCP带型也达到平衡状态,五指山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的RFLP带型以及SSCP带型均未达平衡状态,皮特兰猪SLA—DRB基因外显子2的RFLP及SSCP带型大部分未达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24个中外猪种(群)的AFLP多态性及其群体遗传关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利用12对AFLP引物组合检测了19个中国地方猪种(群),1个培育猪种和4个欧美引进猪种混合基因组DNA的遗传变异,根据AFLP分析结果计算了24个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据此构建了UPGMA聚类关系图,结果表明,AFLP标记有着很高的多态检测效率(Ai),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检测到17.3个多态标记,非常适合于猪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中国地方猪种与欧美引进猪种间的遗传分化十分明显,两类猪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南昌白猪与大白猪,铅山黑猪与玉山黑猪有着极近的亲缘关系,分别与其育成历史,地理分布和RAPD分析结果相一致。另外还对部分猪种(群)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形态学,地理分布和现行分类情况不相一致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1982年Palmiter[1]等人给小鼠受精卵雄原核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培养成功“超级”鼠以来,由于人们认识到转基因技术导致动植物品种定向改良以及利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大量合成和分泌贵重而安全的基因工程产品,因此转基因动物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相继开展了兔、鱼、猪、鸡、牛、羊等动物的转基因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2,3,4]。但是在上述具有经济价值的高等脊椎动物中从事转基因研究,成本高、操作困难,而金鱼属于低等脊椎动物.具有产卵多、易获得同步卵、可控制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等特点,因而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方便材料。生长激素是动物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单链多肽⑸,生理功能是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及核酸、蛋白质合成,整体效应表现为动物生长。本文以金鱼为实验材料,探讨猪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其受精卵后整合、表达以及生物效应等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外源基因在高等动物内整合和表达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西猪种及其杂种群体H-FABP基因的PCR-RFLP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RFLP技术对马身猪、山西白猪及其杂种群体共286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5′-上游区(HinfⅠ-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Ⅰ*-RFLP和Hae Ⅲ-RFLP)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Hae Ⅲ-RFLP位点上,马身猪均为DD纯合子,而其他猪群在此位点上均存在变异,马身猪的杂种群体在该位点上只有两种基因型(DD、Dd);(2)在5′-上游区的HinfⅠ-RFLP位点上,杜洛克猪×山西白猪的杂种群体只有HH基因型,而其他群体都表现出多态性,马身猪等位基因h的频率为0.9727;(3)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infⅠ*-RFLP位点上,马身猪表现出两种基因型(BB、Bb),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0.9667;(4)在HinfⅠ*-RFLP和Hae Ⅲ-RFLP位点上,所有猪群均处于Hardy –Weinberg 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猪垂体中猪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和部分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猪垂体中提取出DNA,以EMBL3噬菌体作裁体,构建了染色体基因文库。用全长的猪生长激素(pGH)cDNA作探针,经原位杂交,筛选出5个阳性克隆。提取其中一个阳性克隆的DNA,通过斑点杂交,酶解和Southern印迹,表明它含有全长猪生长激素基园,将sma Ⅰ酶解后soufhem印迹为阳性的两个片段进行了亚克隆,对其中含有猪生长激素基因sma Ⅰ位点上游序列的片段进行了部分序列分析,并和已发表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随着原位杂交技术的不断改进,该技术已广泛用于染色体的基因定位。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应用使基因定位变得更加简单易行,从而有可能对动物的转基因进行定位研究。本文首次采用胶体金标记药盒(Anti-digoxigenin-gold)和银加强试剂(Silver enhance-ment reagents)的非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对转基因猪外基因进行了定位研究。如Fig.1所示:表达质粒pSMTPGH含有载体pUC19,羊启动子MT011和猪生长激素PGH基因。选5头带有pSMTPGH的转基因猪,分别制备含有染色体DNA的杂交膜。用BglII和Smai对pSMTPGH进行完全酶切,收集0.9kb片段作为探针,以dig-11-dUTP进行标记。探针与DNA杂交后,用光学显微镜检查。选择分散良好、显影银颗粒清楚的玻片进行摄影记录(Fig.2)。对染色体上的显影银颗粒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家猪的染色体标准带型,确定外源PGH基因整合位点。Fig.3为4104号转基因猪染色体上的银颗粒分布情况。对5头转基因猪外源PGH基因定位的结果见Table1。探针的合理设计是外源基因定位研究成功的关键。本实验所用探针必须地与外源PGH基因杂交,而不受内源PGH基因的影响。我们设计的探针符合这一要求。采用dig11-dUTP标记探针,抗体金显色,银加强试剂放大杂交信号,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杂交位点处的显影银颗粒,但于对实验进行统计分析。估计数据表明:转基因猪的外源PGH基因随机整合在所有染色体上,但在13号染色体上的机率略高。  相似文献   

16.
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lipase,HSL)是负责分解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释放游离脂肪酸的关键和限速酶,也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的关键酶。将HSL基因作为影响猪脂肪代谢和沉积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对不同品种猪HSL基因 5′ UTR和外显子Ⅰ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开展多态性与性状间的关系研究。序列比较发现,在测定的HSL基因靠近起始密码子(ATG)的 419bp中,杜洛克、梅山猪、大白猪和清平猪序列完全一致,与长白猪序列比较,在-13 ~-12bp位置存在GC→CG的碱基变异;梅山猪(3个体)、通城猪(3个体 )、长白猪 (3个体 )、大白猪(3个体)HSL基因外显子Ⅰ的 442bp位置有G→A碱基间的变异,G→A的转换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BsaHⅠ酶识别位点,且导致了编码氨基酸Val→Ile的替换。经PCR RFLP分析,HSL基因外显子ⅠBsaHⅠ位点多态性有AA、AG和GG 3种基因型。“大白×梅山”F2 代资源家系猪BsaHⅠ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背膘厚、肌内脂肪等性状协方差统计分析发现,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在眼肌面积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用相对定量RT PCR的方法研究二花脸猪 (Erhualian)和大白猪 (1argeWhite)胃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 (GHr)mR NA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分别于出生当天、3、2 0、30、4 5、90、12 0和 180日龄随机选取纯种大白猪公猪和二花脸公猪各 4头宰杀并采样 ,同时记录胃重和体重。研究结果表明 :出生时胃组织中GHrmRNA水平较高 ,3日龄时显著下调 (P <0 0 5 ) ;二花脸猪胃组织中GHrmRNA水平在断奶时 (45日龄 )达到高峰 ,随后显著下降 (P <0 0 5 ) ,至 90日龄后维持相对稳定。大白猪公猪在 90日龄时胃组织中GHrmRNA水平达到高峰 ,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出生到断奶 ,二花脸猪胃组织GHrmRNA水平高于大白猪 ,2 0日龄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90日龄至 180日龄期间二花脸猪胃组织GHrmRNA水平低于大白猪 ,90日龄时差异显著 (P <0 0 5 )。胃重相对于体重的变化模式和胃组织GHrmRNA水平的发育变化呈中等强度正直线相关 ,相关系数为r=0 5 4 (P <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1)猪胃组织中GHr基因表达有特定的发育模式 ,并且呈现显著的品种间差异 ;(2 )GH直接作用于胃组织并调节胃的生长 ,GH是否直接参与胃的功能性发育调节 ,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榕江香猪生长激素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J  Ran XQ  Wang JF 《生理学报》2006,58(3):217-224
生长激素是调节动物生长的主要激素.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榕江香猪的基因组文库中分离出1.903kb生长激素基因.克隆的生长激素基因由五个外显子和四个内含子组成.榕江香猪生长激素基因的碱基序列与已知四个国外猪种和9个中国地方猪种之间的同源性为97%~99%,其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内含子2和4.通过限制性内切酶(DdeI,NarI,BsmNI)分析,鉴定出榕江香猪生长激素基因的五个多态性位点,分别位于5'-侧翼区274(T/C)位点,外显子2的622(G/A)和631(G/A)位点,内含子2中的841(T/C)以及外显子4中的1 358(A/G)位点.同时,1 358(A/G)位的碱基改变导致榕江香猪生长激素成熟肽第108位异亮氨酸替换,三维结构分析表明,异亮氨酸的存在可能导致生长激素与受体间亲合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猪生长激素(pGH)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得到pGHcDNA的全序列,并与Seeburg等报道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然后利用具人工合成启动子和多角体蛋白XIV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4构建出含pGH基因的重组质粒pX3/4-pGH。将pX3/4-pGH与致死缺失型线性化AcMNPV-OCC^-DNA共转染Sf9细胞,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体又能表达pGH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克隆测序和PCR—RFLP相结合的方法,对民猪的SLA—DRB基因的整个编码区进行了扫描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第2外显子是整个基因的高变区,突变率达到5.6%,其中80%为有效突变,但没有发现新的等位基因;PCR-RFLP结果表明外显子1用内切酶Alu 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外显子2用内切酶Taq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外显子3用内切酶Bcn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外显子4用内切酶MboⅠ酶切可获得2种基因型:外显子5用内切酶Hinl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表明民猪在Alu Ⅰ和HinlⅠ处于平衡状态(P〉0.05).在TaqⅠ、BcnⅠ和MboⅠ处于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