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钟志明 《福建建筑》2014,(9):102-103
在裂隙发育的强风化岩层后注浆机理主要是渗透注浆。通过桩端后注浆可大幅提高单桩承载力,其中注浆量是影响后注浆质量和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龙岩市某工程冲孔灌注桩采用桩底后注浆技术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桩底后注浆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技术可以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并有效解决沉渣的问题,减少结构沉降。分析了桩底后注浆技术的加固原理、施工参数。以工程实例说明当灌注桩持力层为类似卵砾石层时,该技术对提高桩端承载力很有效,单桩注浆后的承载力可提高25%。  相似文献   

3.
后注浆技术应用于灌注桩中,可以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文中结合某工程实例列出了注浆前后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给出了后注浆灌注桩的施工要求,为该技术应用于灌注桩提供了实际工程经验,可为同类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层建筑中钻孔灌注桩应用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根据现场试桩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桩和非注浆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验证了桩端后注浆技术具有大幅提高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减小沉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桩端后注浆是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软土地区某超高层建筑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试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端后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锐 《山西建筑》2012,38(18):88-90
讨论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注浆机理,分析了注浆后桩的破坏模式及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通过工程案例表明后注浆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便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钻孔灌注桩桩端桩侧后注浆技术在某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宏 《重庆建筑》2009,8(12):25-28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并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详细分析阐述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和桩端桩侧后注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一般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迭不到设计要求,必须对桩端桩侧进行后注浆处理,处理后单桩竖向承载力有大幅度提高,且经济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低温建筑技术》2016,(6):105-107
在软土地区,常规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由于孔壁土松动及孔壁泥皮过厚和孔底沉渣较厚等原因,往往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且单桩承载力离散性较大,造成拖延工期、增加投资、建筑物的沉降量偏大等后果,按目前工程经验,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一般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本文结合上海地区某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检测数据表明采用了桩端后注浆工艺的灌注桩其单桩竖向承载力比常规灌注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本工程对软土地区同类项目的桩基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超长后注浆钻孔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工程质量》2006,(12):39-43
桩端注浆是上海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上海地区某超高层商业建筑试桩的高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底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上海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晖彬  张凯峰 《建筑施工》2014,(10):1117-1119
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对钻孔灌注桩桩端或桩侧进行后注浆处理,将使单桩竖向承载力有大幅度提高。为此,通过工程实验,对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施工过程控制及其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了要确保成桩的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施工过程及质量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邱行  瞿志军 《山西建筑》2009,35(17):310-311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普通桩和桩端后压浆桩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桩端后压浆对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刚度,桩端后压浆对提高单桩承载力有很好的时间效应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2.
范晖  雷涛  王鹏路 《山西建筑》2012,38(2):57-58
分析了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和施工工艺,从施工流程、压浆设备、水泥浆液等方面介绍了其施工要点,对其关键工序提出了控制参数。静载试验结果证明了后压浆技术对改善桩的工程特性、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具有很好的效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文荣 《山西建筑》2011,37(7):55-56
结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石家庄站站房工程地质条件,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后压浆参数、施工工艺及相关技术要求,实践证明钻孔灌注桩采用后压浆工艺后,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且桩的贯入变形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以其承载力高、无挤土、无振动、能贴近已建建筑物施工、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起,对桩基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施工工艺影响,钻孔灌注桩桩底形成的沉渣较难清理,桩侧分布的较厚的桩身泥皮则影响侧摩阻力的进一步发挥,导致单桩承载力不足。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为了改善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对桩基承载力的不良影响,采用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现场施工和检测结果表明,桩基承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及效果,分析后注浆技术提高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机理。试验表明桩端后注浆技术可作为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洪文明 《工业建筑》2014,(Z1):815-817
上海地方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关于灌注桩后注浆设计条文较少,按照全国基础设计规范进行上海地区灌注桩后注浆设计又存在偏差。根据上海地区灌注桩后注浆的工程实践,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上海地区灌注桩后注浆的注浆方式选择、注浆量及单桩承载力确定以及其他注浆注意事项。最后对后注浆灌注桩经济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张辉  吴超 《山西建筑》2010,36(6):83-84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施工工艺,并结合某工程中采用的桩端桩侧后压浆和未压浆施工的4根桩静载荷试验的对比,分析了后压浆技术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和工程造价的影响,以推广后压浆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及周边超大基坑的开挖,部分既有建筑基础出现不均匀下沉现象。桩端后注浆技术具有提高桩基承载能力、降低沉降值等优点,但对既有建筑结构较长的桩,其不仅提升了施工难度,还增加了工程成本。本文对既有建筑结构采用桩侧分级注浆法的施工工艺、作用机理等进行研究,分析桩侧注浆后桩侧摩阻力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