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矢矧"号轻巡洋舰是旧日本海军阿贺野级轻巡洋舰的3号舰,1943年12月建成服役。作为水雷战队旗舰使用的新锐轻巡洋舰具有航速快,雷击能力强的特点。但也存在着防空能力不足缺点,这与二战中日本海军守旧的思维不无关系,无视航空兵的重要性,抱着九段决战思想,强调炮战、鱼雷战而忽视防空、反潜作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刘阳 《模型世界》2006,(10):20-26
“瑞鹤”是旧日本海军在二战前第三次造舰计划的产物。同级舰包括“祥鹤”和“瑞鹤”,开战时候二者均参加了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两舰可以说是参加了几乎所有有航空母舰参与的太平洋上的战斗。该级舰具有二战日本航空母舰的设计特点,细长的舰体,获得相对较高的航速。其基准排水量25000余吨,飞行甲板长242.22米,宽29.00米。相对同时期同等级排水量的美国航母,飞行甲板面积偏小。这次模型作品,我选择了1944年10月的“捷一号”作战时的样式。当时的日本海军,已经是奄奄一息。虽然作为水面战斗队的主力,战列舰、重巡洋舰均有一定实力,但在美军航空…  相似文献   

3.
历史背景此次制作的战列舰“日向”是伊势型的二号舰,舰名“日向”是日本古国名,是古代神话中日本的发源地,现称宫崎。“日向”号于1918年完工,在1934和1937年随“伊势”进行了两次大改装,经过改装后的战舰外貌和性能都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新安装的八万马力主机使两舰航速达到了25.3节,舰体被延长,舰桥随着堆砌愈来愈多的装备也显得愈加粗壮,具备了日本战舰典型的塔式舰桥的外观。开战后,“伊势”、“日向”和“扶桑”、“山城”同被编入第一舰队第二战队。由于抱着顽固不化的大舰巨炮思想,日本海军将这支战队当成未来舰队决战的主力。随…  相似文献   

4.
九九式舰载俯冲轰炸机(D3A)(日方简称——九九舰爆)是日本海军著名的轰炸机之一,自始至终参加了太平洋战争。1936年日本海军命令爱知、中岛、三菱三家飞机制造公司开发了“十一式舰载轰炸机”。三菱公司中途退出,而爱知公司在双翼的九四舰爆和九六舰爆的基础上设计了该机,其设计特点是:全金属结构下单翼,各翼面均设计成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椭圆形,采用实用性较高的固定式起落架,机翼下面装有可动式俯冲制动板。试制机首飞于1938年,它解决了横翻易失速、升降襟翼过重等问题后,速度和操纵性均超过了中岛公司的方案。1939年,D3A1正式被海军采纳,…  相似文献   

5.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是美国最后一代战列舰“依阿华”级的第四艘,由于其建成时.二次大战已即将结束,所以它几乎没有参加重大的海上战役.只是在二战后期的登陆战中担任了火力支援的任务。“威斯康星”号是当今人类建造的最大的战列舰之一.其标准排水量达45000吨.总功率有212,000马力.航速达到了33节。这个航速比同类舰快了3节-6节,曾创造了战列舰航速的最高记录。该舰的舷是BB-64,表示它在美国战列舰中排行第64艘。  相似文献   

6.
GUNNM 《模型世界》2013,(4):18-21
“吕佐夫”(Lutzow)号战列巡洋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建造的“德福林格”(Derfflinger)级战列巡洋舰的第二艘。该舰于1913年11月29日下水,1915年8月8日服役,但直到1916年尚未完工。作为一艘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全长达2104米,设计排水量26600吨,满载排水量31200吨,最大航速265节。该级舰是德国海军首次装备的305毫米(12英寸)/50倍口径主炮的战列巡洋舰,  相似文献   

7.
"飞龙"号航空母舰是与"苍龙"号航空母舰同级别的旧日本海军的第二批航空母舰。"苍龙"和"飞龙"原始设计为 "航空巡洋舰",但设计之中发现,既载飞机又载大炮是行不通也是不必要的,而后"苍龙"和"飞龙"被设计成为专职航母。虽说两"龙"为姐妹舰,但"飞龙"可称得上是"苍龙"的扩大改良型--为了提高耐波性而增高了干舷,进一步加强了舰体结构强度,排水量增加1300吨且舰岛布置在船体中部左侧,使其与"赤城"号(旧日本海军重型航空母舰)成为至今为止世界上仅出现过的两艘左舰桥布局的航空母舰。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日军飞行员在练习着舰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会下意识左转。这样,舰桥在左边的航母因为驾驶  相似文献   

8.
"新墨西哥"号是该级战列舰的首舰,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艘以新墨西哥州命名的军舰。该舰于1915年10月14日在纽约海军工厂安放龙骨。1917年4月13日下水,1918年5月20日正式服役。竣工时排水量32000吨,装有12门356毫米主炮、14门127毫米副炮、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航速21节。  相似文献   

9.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中国为克制日本海军的二等铁甲舰,而从英国订购了该舰。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著名设计设师伦道尔的代表性作品,属于"普拉特"级的改进型,是英国近代化巡洋舰的起始型作品。这型军舰外形低矮,装有大口径火炮和撞角。1888年,两舰列入北洋海军编制。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大东沟海战,  相似文献   

10.
周毅 《模型世界》2015,(2):68-73
<正>实舰简介:"康涅狄格"号战列舰(舷号BB-18)是美军第四艘以康涅狄格州为名的军舰,也是"康涅狄格"级战列舰的首舰。"康涅狄格"号在1903年于纽约布鲁克林造船厂开始建造,并在1904年下水,1906年建成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为16000吨,满载排水量为17700吨,舰长139米、舰宽23米,航速18节。主要武器为两座双联装304毫米主炮及四座双联装203毫米的副炮和十二门178毫米侧舷炮。1907年12月"康涅狄格"号担任美国大白舰队旗舰,进行环球航行。1914年美国因坦皮科事件后入  相似文献   

11.
"加利福尼亚"号是"田纳西"级战列舰的二号舰,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五艘以加利福尼亚州命名的军舰。该舰于1916年10月25日在马雷岛海军工厂安放龙骨。1919年11月20日下水,1921年8月10日正式服役。竣工时排水量32000吨,装有12门356毫米主炮、14门127毫米副炮、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航速21节。  相似文献   

12.
周毅 《模型世界》2014,(10):10-13
"致远"号穹甲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于1886年9月29日下水,1887年7月23日建成。同型姐妹舰"靖远"号于1886年12月14日下水,1887年7月9日建成。"致远"号是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战舰之一,排水量2300吨,动力为2座蒸汽机,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6850匹马力,航速18.5节。装备有3门克虏伯210毫米主炮,2门阿姆斯特朗152毫米副炮,还有各式速射炮、机枪、鱼雷发射管等。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致远"号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带舰冲撞"吉野"号与之同归于尽,但不幸被鱼雷击沉,舰上官兵246人壮烈殉国。  相似文献   

13.
“北卡罗来纳”号(BB.55)是该级战列舰的首舰,也是美国历史上第3艘以北卡罗来纳州命名的军舰。该舰于1937年10月27日在纽约海军工厂安放龙骨。1940年6月13日下水,1941年4月9日正式服役。竣工时标准排水量35000吨,装有9门406毫米主炮、20门127毫米副炮、16门28毫米高射机关炮。最大航速28节。“北卡罗来纳”级是美国海军建造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级战列舰。以该级舰为起点,美国战列舰史进入了高速战列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得克萨斯"号是"纽约"级战列舰的二号舰,也是美国现存最老的战列舰。该舰于1911年4月17日在维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海军工厂安放龙骨。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4年3月12日正式服役。竣工时排水量27000吨,装有10门356毫米主炮、21门127毫米副炮、4门76毫米炮、以及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最大航速21节。  相似文献   

15.
054级525"马鞍山"号护卫舰,是我国海军第一艘在设计时就考虑隐身效果的护卫舰,也是我国第一代远洋护卫舰的首舰。该级护卫舰共建造2艘,分别为525"马鞍山"号和526"温州"号,也为后续的054A级导弹护卫舰奠定了基础。舰长132米,宽15米,排水量为3500吨,航速27节。长久以来一直有制作054级护卫舰的冲动,在网上搜集了大量  相似文献   

16.
吕斌  郭旭 《模型世界》2006,(5):10-12
背景资料太平洋战争开战初期,日本海军为弥补航空母舰的不足,开始把两艘快速邮船改装为航空母舰,它们是飞鹰级二舰:“隼鹰”(Junyo)和“飞鹰”(Hiyo)。“隼鹰”是以日本邮船公司两艘未竣工的27000吨邮船改建而成。起初飞行甲板设计为平甲板,但根据对“大凤”号所做的试验,首次将烟囱和岛式上层建筑连为一体。但为了使飞行甲板避开烟尘,巨大的烟囱向外倾斜,竟达26度。在防护方面,机舱舷侧外部加了两层25毫米DS钢板,弹药库、油料库也采取同样防弹措施。舰体的上层甲板向后做了延伸。1942年6月,“隼鹰”号和“龙骧”号编入北方部队,参加了阿…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编制内有一系列改装航空母舰,这些航母是由商船、水上机母舰或潜水艇母舰等辅助船只改装而来。“千代田”号为千岁型航母的二号舰,其前身为水上飞机母舰和甲标(偷袭珍珠港使用的特战潜艇)母舰。中途岛战役中日军一次损失四条主力航母,迫使其将可供改造的辅助船只改为航母以应对航空兵力的匮乏。“千岁”和“千代田”分别在1943年按照“祥凤型”的标准完成改装,“祥凤”是对日本海军轻型航母影响极深的一型,“龙凤”号也是按其标准改造而来。两条千岁级航母的命名都来自东京的两座神宫。1944年两舰均参加了马里亚纳海…  相似文献   

18.
简介航空母舰“云鹰”大鹰型2号舰,是日本海军为增强空中攻击力量的产物。它的前身是民用邮船“八幡丸”,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被海军征用,1939年11月送入吴海军工厂着手改造,次年5月完成,8月入籍。至此“八幡丸”改头换脸,由  相似文献   

19.
牟悦 《模型世界》2011,(12):17-19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侵华日本海军经常遭到中国空军的小规模空袭,疲于应付之际迫切需要发展一种高速和高爬升率的防空战斗机。该项目于1938年被定名为"雷电"。机身上安装有重型装甲,可与陆军的Ki61"飞燕"战斗机一样使用所谓"武士道精神"刺激下愚勇的撞击战术击落B29。  相似文献   

20.
旅大级(051型)导弹驱逐舰的研制背景: 051型舰以对海攻击为主,兼有较强的反潜和防空能力,续航力强,舰上装有高参数大功率蒸气动力装置,配备有导弹系统、火炮系统、反潜系统及声纳、雷达、通信、导航和作战指挥与武器控制系统等,成为当时中国研制的最大吨级的水面战斗舰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