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利用硬质合金刀具和陶瓷刀具,对渗碳淬硬钢20CrMnTi进行以车代磨的干车削试验,得出了干车削时的刀具耐用度和陶瓷刀具的T-v曲线,建立了T-v经验公式,并研究了陶瓷刀具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的加工生产中,切削力影响切削热、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等物理现象,但是并没有切削力的理论公式来指导实践,都是通过经验和实际测量获得的。所以本文采用PCD刀具和硬质合金刀具对钛合金TC4进行车削,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对比,发现PCD刀具在钛合金TC4高速车削中有非常好的切削力的特性,以便对以后的加工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3.
热喷涂技术在灰口铸铁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先喷涂、后重熔的方法, 把硬质合金或金属粉末牢固地喷涂在以灰口铸铁等材料为基体的耐磨件易损部位。然后用立方氮化硼刀具车削喷涂表面, 保证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 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车削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张权明  李良 《火箭推进》2011,37(2):67-70
为满足高性能、轻质化的设计要求,开展了Cf/SiC基复合材料一金属连接工艺试验件的试验工作,阐述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喷管车削加工难点和解决方案.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机械加工方法、人造金刚石聚晶车刀及冷却润滑方法,采用合适的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能够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喷管连接部位的车削加工,保...  相似文献   

5.
可加工陶瓷的加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加工陶瓷在机械加工中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在加工方法上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采用合理的装夹方法,选用硬质合金刀具及合理的刀具角度,根据粗、精加工需要而选择切削参数,冷却方法采用水冷,可加工陶瓷产品的合格率由40%提高到98%。  相似文献   

6.
高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机加工难度很大,通过试验,对机加工艺、工艺参数、刀具材料进行了选择。采用PCD人造聚晶金刚石刀具作为粗、半精车削刀具,优质人造金刚石作为精加工刀具、使高碳化硅复合材料的轴承座零件,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刀具角度分析与计算的矢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刀具技术是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与支柱,刀具角度的分析与计算是刀具技术中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提出分析与计算刀具角度的矢量方法,概述矢量基本知识,阐述刀具角度的矢量法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以适应刀具技术发展之需要。  相似文献   

8.
大小合适的夹紧力是保证刀具准确定位和零件加工质量的关键。XK714/1铣床不提供主轴刀具夹紧力及状态检测功能,因此刀具的夹紧状态无从知道。论文研究了刀具夹紧状态检测方法,设计了检测系统,提出了硬件结构,进行了安装调试,并就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钛合金切削加工刀具材料选用与加工工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钛合金切削加工中普通刀具寿命短这一问题,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切削试验,从钛合金切削加工中固有的困难入手,通过对刀具材料及几何参数选择,切削用量参数的确定,机床设备调整选择,以及冷却液的浇注等加工工艺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找出了合适的刀具材料和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微细切削刀具在微细切削加工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根据微细切削刀具的工作环境,分析了其应当具备的特点;从微细切削刀具的加工机理、设计方法和制备技术三个方面概述了与微细切削刀具相关的研究成果;针对该研究方向上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碳/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CVD法制备的碳/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对刹车力矩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这种材料的磨损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刹车力矩曲线中的前峰随着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外界条件变化;碳/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其磨损是机械磨损和氧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氧化是磨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重力环境对空间机构间隙铰链关节磨损的影响,将机械系统摩擦学行为和动力学行为相耦合,建立了磨损与动力学耦合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框架。首先采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作为间隙处接触碰撞力的计算模型,同时采用Coulomb 法来计算运动副间隙处的摩擦力,进而建立了含间隙的机构动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二次开发的ANSYS程序来计算磨损,其中运用节点位移的方法来描述磨损过程。结果表明:当间隙关节转速较低时,重力对于关节轴承的磨损分布和磨损程度的影响很大,轴承出现集中磨损现象,磨损间隙急剧增加,严重影响机构的性能和精度;随着关节转速升高,重力对间隙关节磨损的影响逐渐减弱,轴承的磨损分布、磨损程度和关节最大磨损间隙的增长率将逐渐与微重力环境下趋同。  相似文献   

13.
SiC/MoSi2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并测定了SiC/MoSi2复合材料与CrWMn钢对磨试样的磨损表面、磨屑形貌及磨屑成分,研究了SiC/MoSi2复合材料与CrWMn钢摩擦副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相SiC的引入对MoSi2的磨损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改变了MoSi2的磨损过程,SiC/MoSi2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较纯MoSi2大为提高;SiC/MoSi2复合材料与CrWMn钢摩擦副的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并伴有轻微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4.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磨损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了机械密封静环端面原始表面和磨损表面形貌,得到了磨损形式和内外径磨损差异;仿真分析了密封端面接触应力及温度场,分析了转速、介质压力等条件对端面接触应力和温度场的影响;探明了端面接触应力和温度变化对磨损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机械密封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在模拟空间原子氧与高真空条件下,分别对微米MoS2、MoS2纳米球与MoS2-IC 3种复合润滑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MoS2纳米球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抗磨性能,MoS2-IC复合材料的抗磨性能次之,微米MoS2复合材料最差。3种复合材料的减摩性能相差较小,MoS2纳米球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仅比其他两种复合材料略低。MoS2-IC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在摩擦过程中发生转移并形成转移润滑膜,从而具有较优的抗磨性能,MoS2纳米球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与其独特的球形封闭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墨填充碳/酚醛模压复合材料技术成形导轨面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了材料各组分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石墨含量为10%,碳纤维含量为30%时,石墨、碳纤维填充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烧蚀性能较好,且摩擦系数低,适于用作导轨表面材料。  相似文献   

17.
在对发动机缸套磨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降低发动机缸套磨损从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短纤维模压毡和炭布叠层为预制体,采用快速CVI工艺制备C/C复合材料,测试了2种不同材料的干态静摩擦性能和干态动摩擦性能,分析了预制体结构及试验条件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静摩擦系数随刹车比压增加而减小;快速制备C/C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非常低,具有良好的磨损性能,提高垂直取向(垂直于摩擦面)纤维的含量有利于减少磨屑量,降低磨损率.短纤维模压毡预制体制备的C/C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低于炭布叠层预制体.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机构固体润滑球轴承磨损失效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和运动学基本原理,推导了固体润滑球轴承的接触应力和滑动速度公式。基于“航天器机构固体润滑球轴承的失效主要取决于固体润滑膜磨损”的分析结论,建立了固体润滑球轴承的磨损失效模型,并用已有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机械密封作为一种适合在苛刻工况下使用的轴封形式,在火箭各类涡轮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涡轮泵的特殊性给机械密封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火箭涡轮泵机械密封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简述。首先从高速旋转轴系中的机械密封动力学方面,介绍了高速工况下轴系与机械密封的耦合关系和机械密封主动控制的尝试;然后对火箭涡轮泵机械密封中的摩擦磨损与润滑问题进行了介绍,涉及高速摩擦磨损下的可靠性、热力耦合与变形问题、材料配副、流体膜形成机理与端面几何特征优化等各方面问题;最后介绍了涡轮泵带压长期贮存的工作特点造成的静态慢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