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麦氏切口手术在阑尾穿孔并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剖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本专业接诊的90例阑尾穿孔并腹膜炎病患的病历资料,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术式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实验组实施经麦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经旁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比较各组的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切口长度为(4.9±2.1)cm,明显比对照组的(6.8±1.7)cm短,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比对照组的15.56%低,P<0.05.实验组的切口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将经麦氏切口手术疗法作为阑尾穿孔并腹膜炎的一种首选治疗术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病情康复所需的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306例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采取以腹膜外翻保护切口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为观察组,360例采取常规经典手术方法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未穿孔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已穿孔未形成弥漫性腹膜炎为2.1%,穿孔并已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者为10.3%;对照组分别为0.6%,3.8%,15.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降低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关键是采取以腹膜外翻保护切口的术式,术中完善的手术操作规程及术前后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的联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穿孔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达7.0%~9.0%;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切口感染率可>30.0%[1].当前主张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原则上应选择广谱、有效、能覆盖SSI(手术部位感染)[2].我科使用中西医结合静脉给药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降低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采用右下腹腹直肌外侧缘切口手术入路,阑尾残端不做荷包缝合,改成“Z“字缝合.结果 30例患者采用此术式取得良好疗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岑峰  严强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607-607
目的探讨隐蔽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2038例斜疝患儿采用隐蔽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7)min;住院时间(4±1)d。术后切口I期/甲级愈合2014例。术后出现阴囊水肿15例(占0.74%),阴囊血肿3例(占0.15%),切口感染6例(占0.29%);全组患者术后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隐蔽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安全,损伤轻,切口疤痕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化脓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对22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A组)采用术中保护切口,关腹时冲洗手术切口,术后切口早期处理;同期34例急性化脓阑尾炎(B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及术后处理。比较2组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疝发生率、慢性窦道发生率。结果 A、B 2组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4.5%,24.1%(P<0.005);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0.1 d,21.4 d(P<0.005)。结论术中保护切口及关腹时冲洗伤口,术后换药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化脓及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切口感染率较高,尤其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时,切口感染率高达30%。而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宗病例总结显示术后切口感染原因,认为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内在因素有高龄、体质肥胖、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等疾病;医疗侵入性因素有消毒不严导致皮肤上的细菌侵入切口,内在感染源污染切口如胃溃疡穿孔腹膜炎,手术时间长增加污染机会。化脓性阑尾炎属Ⅲ类切口,感染发生机率高。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30%。现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9年间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105例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8.
经麦氏点横切口治疗阑尾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建敏 《华夏医学》2002,15(4):469-470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的最佳切口。方法:将86例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甲组40例采用经麦氏点横切口,乙组46例采用麦氏切口。就术后颅痛定应用、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切口疤痕大小及肠粘连性梗阻发生进行对比。结果:甲组术后应用颅痛定10例,术后平均8h下床,1例并发肺部感染,切口疤痕平均0.1cm,1例肠粘连性梗阻;乙组术后应用颅痛定20例,术后平均12h下床,有9例并发肺部感染,切口疤痕平均0.4cm,有4例并发肠粘连性梗阻。结论:采用经麦氏点横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切口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少,远期切口疤痕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例,按手术方式分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L A组)50例,开腹手术组(O A组)5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腹腔残余感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膈下脓肿)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L 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O A组),术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刘崇清  陈开  幸天勇  武国  夏羿凡 《四川医学》2004,25(9):1001-1001
目的 提高复杂阑尾炎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33例复杂阑尾炎(阑尾化脓穿孔或坏疽伴较多积脓、脓肿及腹膜炎)治疗经过。结果 均采用经麦氏切口逆行法切除加腹腔引流,切口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住院时间平均6.03天,术后切口皮下感染2例(0.015%)。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阑尾术后肠功能恢复慢,腹内压增高持续时间长.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术中脓液的清理和腹腔烟卷引流加上术后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可以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切口皮内缝合,美观。  相似文献   

11.
术尔泰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化脓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中术尔泰应用组38例(治疗组),未应用术尔泰组37例(对照组).两组在切除阑尾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膜至清亮,吸除残液,治疗组再加用200mL术尔泰浸泡5min吸除残液.腹膜缝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术尔泰及0.3%的稀碘伏切口浸泡3min.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12 h后腹胀及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8例中切口感染2例(5.3%),术后12 h后腹胀者4例(10.5%),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者1例(2.6%);对照组37例中切口感染10例(27.0%),术后12 h后腹胀者27例(73.0%),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者7例(18.9%);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术尔泰具有抗炎,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和减少肠粘连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叶珊珊 《中外医疗》2012,31(30):23+25-23,25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且起病较急,病势也较成人严重。目前由于引起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原因不明确,诊断存在一定困难。从而延误病情,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等诸多并发症,给患儿带来痛苦,增加其心里负担。该研究通过分析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确诊患者进行腔镜手术或保守治疗,以期防止感染及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5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健 《实用全科医学》2005,3(3):235-235,216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腹膜炎54例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其中阑尾炎36例,胃及十二指肠穿孔12例,小肠穿孔4例,胆囊炎2例。结果54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肠粘连2例。结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正确处理原发病,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全腹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共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146例外科急腹症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本组146例急性全腹膜炎患者.经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其中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不吻合11例,135例诊断符合,139例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7例中转开腹手术,经治愈或好转顺利恢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探查急性腹膜炎,具有探查范围广、创伤小、恢复快,较多病例可以腹腔镜下直接完成,对术前无法明确的腹膜炎,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治疗,避免了剖腹探查的肓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硝唑液的有效冲洗在预防阑尾切口感染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7例阑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阑尾炎208例,化脓性阑尾炎399例,穿孔合并腹膜炎者58例,阑尾周围脓肿23例;切口感染8例,感染率为1.3%。行脓液细菌培养,其中1例脓液有恶臭,细菌培养阴性,其余细菌培养均为大肠杆菌感染。结论:有效的甲硝唑冲洗切口,及早清除了感染源,有利于抗菌素发挥作用,局部抗炎明显预防了切口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10例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术后两组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引流组与非引流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0.5%和5.7%(P<0.01);肠粘连发生率引流组与非引流组分别为15.18%和3.16%(P<0.01),引流组还存在拔管恐惧,大网膜随管带出体外等并发症.结论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术后不置腹腔引流较置腹腔引流更明显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风险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57个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的病例行经治疗结果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作单因素分析以及用逐步回归法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共157例患者获完整治疗,其中12行手术治疗。发生率为7.64%。严重的全身状况、弥漫性腹膜炎、年龄等三因素与非手术治疗的风险有关。相对风险度分别为9.305,5.587,2.9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的全身状况、弥漫性腹膜炎、年龄是上消化道穿孔非手术治疗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4月本科收治的46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急腹症患者经探查:良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溃疡穿孔4例、胆囊结石13例、急性胆囊炎6例、胆囊扭转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肠梗阻4例、急性阑尾炎7例,闭合性腹部损伤2例、宫外孕4例、急性盆腔炎2例、原发性腹膜炎2例。46例患者在术中全部明确诊断,确诊率达到100%。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44例,占95.6%;中转开腹2例,占4.4%。术后住院时间为(6.37±1.09)d,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技术确诊率高、安全性和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坏疽穿孔阑尾炎的发病特点、诊断要点,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疗原则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回顾总结六安市立医院于2007年1月-2011年7月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216例,其中58例(26.9%)老年人坏疽穿孔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8例均为急性阑尾炎致阑尾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经手术治疗,治愈57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腹腔残余感染1例,非手术治愈。死亡1例(死于心肌梗死)。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若能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正确治疗,一般均能治愈。针对老年人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的特殊性,急性阑尾炎易发生坏疽穿孔,且并发症较多等特点,极早确诊,积极充分术前准备下及早进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阑尾切除术预防切口感染的手术操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林 《河北医学》2008,14(7):825-826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切口保护及无菌操作,防止切口感染。方法:使用本科新的技巧方法,包括严密保护切口和防止脓液扩散的标准化多步措施,自1999年7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阑尾切除术627例。结果:阑尾周围脓肿51例;坏疽阑尾炎69例并穿孔2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22例并穿孔113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79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1例;慢性阑尾炎64例。仅1例切口感染,其余全部甲级愈合,切口感染率0.16%,与文献资料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注意切口保护及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