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丹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4):129-131,134
为了给用户提供有效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对Internet上的网页信息进行获取和过滤,设计了一个基于XML的Web信息筛选器。系统利用了XML作为中间数据的数据交换技术将Microsoft.NET技术、数据库技术与XML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Web服务程序。采用在Web服务和客户端应用程序之间使用基于XML的存储和访问技术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的实现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XML的Web服务,进行解析并过滤多余的信息,将解析后有用的信息结果返回给请求数据的客户端,实现为用户提供特定信息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利用XML和Excel设计动态通用报表系统的新方法。首先对Excel报表模板进行分解,生成报表模板的报表信息、架构信息和映射信息,再根据统计模板生成统计分析信息,这些信息均以XML文档的形式存入数据库。在系统运行时,将用户上报的Excel文件中的报表数据提取出来,以XML文档的形式存入数据库。然后结合XPath和XQuery对报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统计报表数据。最后将统计报表数据组装为Excel文件输出给用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报表系统动态灵活、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孙薇 《移动信息》2024,46(1):226-228
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技术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智慧医疗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启了智慧医疗的新时代。与传统的医疗管理方法相比,传统管理手段在生理参数测量方面的准确性较低,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该系统利用AI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质量评估、滤波、去噪、增强、特征提取、心拍分类等处理,将NBIOT模块加载到云端并进行用户健康管理。其可以实现用户和医生之间的双向交互,甚至可以创建个人生理数据库,以实现疾病监测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终端地普及,在校园无线网用户聚类研究中采用MAC地址作为用户区分已不能真实反映用户的行为,为此,提出了一个基于用户过滤的校园无线网用户聚类方法,该方法基于用户活跃度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过滤,在此基础上对校园无线网用户行为做进一步地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丽萍 《电信科学》2015,31(12):97-10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用户远程安全认证问题,分析现有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智能卡的WSN远程用户认证方案。通过用户、网关节点和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相互认证来验证用户和节点的合法性,并结合动态身份标识来抵抗假冒攻击、智能卡被盗攻击、服务拒绝攻击、字典攻击和重放攻击。同时对用户信息进行匿名保护,且用户能够任意修改密码。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且具有较小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6.
胡纪平  梁钊 《电子测试》2012,(11):48-51
GSM网络作为无线智能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平台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单片机、GSM网络收发技术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红外报警器,这个对人们的住宅安全防护智能化的发展,满足人们对居住安全的强烈要求方面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设计利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器,SIM300作为无线通信模块,红外传感器作为监控单元,单片机和SIM300通过串口进行通讯。如果监控单元探测到有人闯入,作为信号产生的红外探测器发出一个信号,初始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经过滤波技术消除噪声从而平滑和变为一个方波信号,通过这个方波信号的作用,STC89C52能够控制SIM300模块发送短消息给用户报警。  相似文献   

7.
A quick and simple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infrared image of the hand dorsum is presented. The process produces a template that is obtained by filtering an extended infrared hand dorsum image with a Gabor filter. Therefore, it includes vascular and geometrical information of the hand. A matcher based on Hamming distance decides to accept or reject the user. The scheme was tested on an operational database of 150 users and resulted in an averaged equal error rate of 1.43%.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广域环境下对地理上分布、异构的XML数据库的共享访问,采用Java及其组件技术,以及WebServices规范,设计了一个基于网格的XMLDB共享访问系统GriDen-XSA。使用户对底层数据存储资源的获取、查询以及结果显示等过程标准化,而不需知道这些数据库的类型、物理位置等信息。同时实现了一个基于XMLSchema的检索,使用户不仅可以使用XML数据库自身提供的查询方法,也可以自己选择要进行索引的数据项进行查询,从而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9.
XML动态推理控制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是如何简洁完整地记录用户获得的信息。文中采用模式树的形式将用户获得的信息保存在历史信息集中,当用户访问XML数据时,将访问结果包含的信息加入到历史信息集中,并利用模式树的信息包含关系消除冗余信息,同时使用XML关键字来合并XML元素。然后根据推理规则对XML历史信息集进行推理闭包扩展,使XML历史信息集能够完整地反映用户已了解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智能手表上搭载了加速度计、陀螺仪等运动传感器,且会随着手部运动而产生位移,使通过智能手表窃取用户外部键盘输入成为了可能。研究了智能设备上基于6轴加速度计/陀螺仪来推断用户键盘输入的可行性,建立了用户进行键盘输入时的运动模型来对手部运动进行分类识别。当用户执行敏感输入,如在数字键盘上输入密码时,可根据传感器信息推断出密码。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有效识别4位PIN码,证明此安全问题值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1.
常敏  陈征 《电子科技》2016,29(9):111
针对目前城市道路照明管理系统还是以手动或定时控制为主,既浪费电能,又难以及时维修管理的问题。文中设计了基于GPRS、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的城市路灯控制系统方案,以实现对路灯的智能控制,其中核心部分主要由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库、网络协调器和路灯控制器设计。用户远程监测路灯状态,且可为路灯设置合适的工作模式。通过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表明,文中设计的系统与传统定时控制方式相比,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至少还能节省13%的电能。  相似文献   

12.
韩鑫  汤彬 《电子质量》2013,(7):31-33
该文设计了一种企业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采用Web Service和XML技术设计了浏览器/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架构的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企业内部数据的松耦合对接。  相似文献   

13.
智能穿戴设备逐渐走进用户的生活,目前儿童电话手表领跑智能穿戴市场。超过1亿人规模的幼儿园儿童及小学生群体是儿童电话手表的受众群体,可作为运营商新用户发展的目标人群。基于用户侧计费账单、计费详单及终端库等数据,对儿童电话手表用户的画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研究结果在儿童电话手表及智能穿戴市场的发展和网络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rnet of thing (IoT) emerges as a possible solution to realize a smart life in the modern age. In this article, we design and realize a novel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driven smart home system for IoT, which integrates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cloud computing. NFC technology provides a way for users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system by simply contacting. So, we propose to use NFC as the system drive in the architecture, such that users can intuitively interact with the system and deliver their intentions. Then, the corresponding service over the system will control or adjust the things at home to fit users' needs.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system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developers to easily and rapidly implement their smart home related services. In the system, WSN sensing and control, NFC communications and identification, user profile management and preference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integration are all provided as platform services. We will show how the system works for home automation, intruder detection, and social network sharing.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信息网络越来越复杂,为了解决电力信息网络环境下各信息孤岛之间、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安全,提出智能电网环境下用户行为可信数据安全交换:在客户端,记录数据的基本属性及用户操作;通过统一的安全交换协议进行信息传输;在服务端,依据数据属性和用户操作通过配置策略过滤数据,使用关联分析分析用户异常行为,并采用用户行为可信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可信检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可信数据交换能够在异构环境下从数据传输、数据安全和用户行为可信三方面确保数据的安全交换。  相似文献   

16.
针对联盟链交易时存在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联盟链的身份环签密(CB-IDRSC)方案。CB-IDRSC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控制新交易加入,实现了公平可靠性;利用多个私钥生成器(PKGs)为用户生成私钥信息,满足联盟链部分去中心化要求和起到保护节点隐私的作用;并且具有机密性、不可伪造性和环签密者的无条件匿名性。性能分析中首先对CB-IDRSC中用到的智能合约进行部署;其次通过效率分析说明CB-IDRSC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最后在忽略网络延时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实验得出多私钥生成器的数量对系统参数生成和密钥生成阶段的效率影响不到3%。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智能家电进行远程管理,移动端应用程序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家电设备、用户和云端之间的远程绑定成为实现设备安全远程访问的关键。为此,主要研究了智能家居远程绑定中的安全威胁问题。首先,建立了远程绑定的全过程状态机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系统分析了针对10款远程家居设备的远程绑定方案,并发现了多个安全缺陷;最后,提出了一个增强的远程绑定方案IoTBinder,该方案针对现有远程绑定中静态设备 ID容易被暴力破解或泄露问题,从云端生成动态设备ID并通过用户传递给设备完成远程绑定。通过安全协议分析工具ProVerif的验证表明,IoTBinder可有效保护远程绑定过程,性能开销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信息时代下的物品丢失问题,特设计出一款基于云计算的云找回信息资讯平台。该平台利用Web技术,巧妙结合Springboot框架、云计算思想下对数据迁移和云数据库的部署将传统的告示形式的失物招领系统转变为网络可视化智能匹配方式,将失主与拾主联系在一起,架起用户之间的桥梁。本文着重阐述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框架,说明了详细的功能设计模块,同时给出后台的数据库设计方式以及云数据库部署的实现。设计结果表明,该平台符合当下社会现代大众的需求,相关的功能和设计与使用者相适宜。  相似文献   

19.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there are many critical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healthcare, vehicle tracking, and battlefield), where the online streaming data generated from different sensor nodes need to be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quick control decisions. However, as the data generated by these sensor nodes usually flow through open channel, so there are higher chances of various types of attacks either on the nodes or on to the data captured by these nodes. In this paper, we aim to design a new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based user 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in a hierarchical WSN so that a legal user can only access the streaming data from generated from different sensor nodes. The proposed scheme is based upon 3‐factor authentication, as it applies smart card, password, and personal biometrics of a user (for ticket generation). The proposed scheme maintains low computation cost for resource‐constrained sensor nodes, as it uses efficient 1‐way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 and bitwise exclusive‐OR operations for secure key establishment between different sensor nodes. The security analysis using the broadly accepted Burrows‐Abadi‐Needham logic, formal security verification using the popular simulation tool (automated validation of Internet security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and informal securit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resilient against several well‐known attacks needed for a user authentication scheme in WSNs. The comparison of security and functionality requirement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cost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other related existing user authentication schemes shows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无线节点失效而影响信息采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控制与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低功耗ARM11处理器为核心,利用内嵌协议栈模块为网络的数据出口,以嵌入式Web服务器为网关,利用ZigBee协议进行全网无线搭建,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控制。通过实验验证表明,对节点失效检测率达到80%,在温度检测方面误差为0.05 ℃,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家居生活智能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