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喷雾干燥法制备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壳聚糖微球疫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壳聚糖微球疫苗,并观察其热稳定性。方法采用水溶性壳聚糖、海藻糖、甘氨酸作为保护剂,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壳聚糖微球疫苗,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及粒径大小,并检测入口温度及海藻糖浓度对壳聚糖微球疫苗活性的影响。将喷雾干燥样品置37℃放置6d,检测其热稳定性。结果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的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壳聚糖微球疫苗电镜下呈不规则的球形,粒径大小为20μm左右。喷雾干燥后样品的滴度与喷雾干燥前的疫苗原液相比均降低,且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喷雾干燥后的样品随着海藻糖浓度的增加,滴度也相应升高。与喷雾干燥前的疫苗原液相比,壳聚糖微球疫苗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结论已成功制备了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壳聚糖微球疫苗,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因其固有的免疫原性、遗传可塑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等优势,使其在疫苗研发中具有独特的潜力。目前,有较多利用其构建疫苗递送平台的研究,主要包括噬菌体展示疫苗、噬菌体DNA疫苗及杂交噬菌体DNA疫苗3种形式,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噬菌体展示疫苗。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新型疫苗制备技术,是以噬菌体为载体,通过将外源多肽或蛋白基因整合至噬菌体基因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展示在噬菌体表面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本文主要就噬菌体展示疫苗的免疫学基础、展示系统及其在疾病预防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噬菌体展示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诱导CD8+T细胞对病理性CD4+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用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并同时设立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和未免疫空白对照组。于初次免疫后第20周,检测各组小鼠血糖;磁珠法分离免疫小鼠CD8+T细胞,并用合成反义肽及IL-2诱导刺激作为效应细胞;分离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CD4+T细胞,用合成正义肽及IL-2诱导刺激作为靶细胞。将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结果初次免疫后第20周,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组小鼠血糖水平保持正常,而另外2组小鼠血糖均高于正常水平。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免疫组诱导的CD8+T细胞作效应细胞,当效靶比为100∶1时,对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CD4+T细胞的杀伤效率最高,达47.95%±11.30%,而噬菌体空载体免疫组诱导的小鼠CD8+T细胞对空白对照组的CD4+T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1型糖尿病反义肽噬菌体疫苗能够诱导CD8+T细胞抑制病理性CD4+T细胞。  相似文献   

4.
噬菌体是以细菌为宿主的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寄生"在易感宿主菌体内,对动植物细胞无毒性。噬菌体结构简单,基因数少,是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良好操作系统。建立在噬菌体展示技术基础上的噬菌体颗粒,因其安全可靠,免疫效果好,在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中取得良好效果,表明噬菌体作为疫苗载体用于疫苗学的研究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对新型疫苗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噬菌体颗粒用于疫苗研究的优势、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获得含有中和抗体相关的3型腺病毒模拟表位短肽的噬菌体克隆,并观察其对该病毒 感染Hela细胞的保护效应,为设计新疫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3型腺病毒中和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十五肽 库,经三轮筛选后,随机挑取了22个噬菌体克隆,分别加入3型腺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Hela 细胞的病变程度。并选择一个有明显保护作用的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测序。结果8/22个克隆噬菌体短肽对3 型腺病毒感染 Held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一个有明显保护作用的噬菌体短肽的序列为: leu- Val- Gly- Ile- Trp -His-Arg-Leu-Pro-Gly-Ala-His-Arg-Gly-Ala,即LVGIWHRLPGAHRGA。结论噬菌体短肽可以模拟中和 抗体相关的腺病毒表位,对3型腺病毒感染Hela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IGnRH-Ⅰ)疫苗作为生育调节的免疫学制剂,应用范围广,在动物去势及避孕和人类免疫治疗研究中均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GnRH-Ⅰ疫苗包括化学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目前的研究热点是GnRH-Ⅰ核酸疫苗。本文就上述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疫苗,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将PCR方法合成的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基因COM插入T7噬菌体基因组中,使其与噬菌体10B蛋白融合,展示在T7噬菌体表面,构建成多表位噬菌体疫苗COM/T7。分别以1010pfu/只和1012pfu/只两种剂量,通过腹腔、皮下和鼻腔3种途径免疫昆明小鼠,ELISA检测小鼠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重组噬菌体COM/T7经PCR鉴定证明构建正确。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各表位的特异性IgG抗体。在3种免疫途径中,腹腔免疫效果最好。免疫剂量与诱导的抗体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多表位噬菌体疫苗诱导的抗-HBs和抗-JEV水平高于常规疫苗,而抗-MV水平低于常规疫苗。结论构建的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不同温度保存条件下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的稳定性。方法将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样品分为两组,一组添加等体积的80%甘油,另一组不添加甘油,分别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不同时间后取样,用噬斑法检测滴度。结果在37℃和25℃条件下保存,噬菌体疫苗种子滴度下降较快,在4℃和-20℃条件下保存噬菌体疫苗种子滴度下降相对较慢;37℃、25℃及4℃条件下保存,添加甘油并无明显的保护作用,而在-20℃条件下保存,添加甘油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噬菌体展示的1型糖尿病疫苗种子可在4℃条件下短期保存,-20℃条件下长期保存,并可添加甘油作为保护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HIV自然感染与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鉴别肽sk1、sk2、sk3及3条肽段串联序列。方法用普通PCR及重叠延伸PCR法从HIV-1 B亚型质粒扩增得到sk1、sk2、sk3基因序列及3条肽段基因片段的6种连接序列,并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及pGEX4T-2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NAT或谷胱甘肽-Sepharose-4B层析柱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分析融合肽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融合肽的抗原性。结果分别以pET-32a(+)和pGEX4T-2为载体,共构建了18个重组表达质粒;his-sk1、his-sk123、his-sk213、his-sk231及GST-sk3、GST-sk123、GST-sk213分别在pET-32a(+)及pGEX4T-2表达载体中以可溶形式表达,且均能与HIV-1阳性血清反应,而不能与HIV DNA-天坛疫苗免疫血清反应;经大量诱导表达纯化后,GST-sk3表达量最高,可达40 mg/L,纯度超过90%。结论已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V自然感染与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鉴别肽,为研制HIV自然感染与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鉴别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1型糖尿病噬菌体展示疫苗。方法将正交试验筛选的不同冻干保护剂与1型糖尿病噬菌体展示疫苗混合,优化冻干曲线进行冻干。检测冻干前后噬菌体疫苗的滴度,并通过各项指标对冻干后的疫苗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最佳保护剂配方为:10.85%海藻糖+17.37%甘氨酸(w/v);最佳冻干曲线为:S1:-40℃4h,1.5℃/min;S2:-15℃5h,1.5℃/min;S3:25℃4h,1.5℃/min;真空度:0.02mbar。冻干后疫苗滴度下降不超过0.5pfu/ml,外观及电镜观察疫苗样品形态均较好,玻璃态转化温度能达到220℃以上,含水量小于3%。结论以海藻糖、甘氨酸为保护剂,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1型糖尿病噬菌体展示疫苗具有保护剂组成成分少、热稳定性强、含水量低、冻干曲线简化、保存时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了一种能用于研发抗癌疫苗的肽。虽然,这些结果目前只是根据动物实验获得。但是这些发现为治疗转移性肿瘤指出了一种新方法。这项研究对一种免疫T细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T细胞能够识别具有在转移细胞中常见的有缺陷的其它细胞。这些缺陷使肿瘤细胞能躲避“传统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短的肽分子,它能够被所研究的T细胞所识别。利用这种肽,研究人员能够接种并防止不同组织肿瘤的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噬菌体表面展示肽库中筛选边缘无浆体膜表面蛋白5(Membrane surface protein5,MSP5)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方法用MSP5单克隆抗体1D8作为靶标,对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进行筛选,通过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鉴定筛选克隆的结合特性,并提取阳性克隆的单链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从表面展示随机肽序列的噬菌体文库中筛选到与MSP5单抗1D8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其一致序列为LING。竞争抑制试验表明,含特异序列的克隆能与MSP5重组蛋白抗原竞争。结论初步确定MSP5单克隆抗体1D8的抗原表位为线性表位,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边缘无浆体诊断及新型疫苗研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趋化因子受体5(CCchemokine receptor 5,CCR5)单克隆抗体的识别表位。方法用抗CCR5单克隆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鉴定噬菌体阳性克隆,挑取阳性克隆测定DNA序列,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出30株可与抗CCR5单抗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其中多数克隆呈现核心序列HY-TC-SS-XX-P/FYS-X,该序列与CCR5的一级序列ECL2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结论 HY-TC-SS-XX-P/FYS-X序列是抗CCR5单抗的识别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微球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用壳聚糖制备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微球疫苗,经腹腔、皮下和鼻腔3种途径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3种途径免疫的小鼠均能产生针对各表位的特异性IgG抗体,鼻腔免疫效果最好;多表位噬菌体微球疫苗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多表位噬菌体疫苗。结论壳聚糖微球疫苗投递系统可以提高多表位噬菌体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鼻腔免疫是多表位噬菌体微球疫苗的最佳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畜禽重大疫病新型疫苗的研制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一批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和分子免疫佐剂等,引导了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两亲性肽自组装纳米结构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大分子都可以通过小分子以分子自组装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制备纳米结构生物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以能自组装成各种纳米结构的两亲性肽分子自组装材料近来备受关注。文章就目前国内外两亲性肽自组装成纳米结构及其多种生物医学方面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影响两亲性肽自组装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被列为A类疫病的家畜传染病之一,接种疫苗是防止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口蹄疫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合成肽疫苗、蛋白质载体疫苗、基因工程弱毒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及空病毒衣壳蛋白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建立在化学、生物学和材料学等交叉学科基础上的噬菌体展示技术,为合成、组装新颖纳米材料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噬菌体作为一种信息载体,能模拟自然进化过程产生特异性多肽,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识别靶材料并进行自组装.噬菌体的单分散性和长杆状外形,造就了特定的识别部位,使各种纳米材料有序地组装成规则的层次结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来的特异性识别肽,可以指导多肽介导的矿化过程,从而合成具有应用价值的一系列无机和有机纳米材料,进一步制成的纳米装置将应用于电子、光学、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19.
假单胞菌属合成的环脂肽是一类由脂肪酸和肽链组成、通过酯键成环、具有两亲性的分子。环脂肽有多种生理功能,除具表面活性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抑制肿瘤细胞等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抗生素类药物被开发。本文就假单胞菌属所合成环脂肽的种类、功能和生物合成机制进行总结,同时对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新兴学科技术结合传统分离鉴定技术在发现新型环脂肽类物质方面的运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制疫苗是防治血吸虫感染的有效措施。传统疫苗因成本高、免疫原性低及存在安全隐患,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开发新型疫苗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各种新型疫苗。本文就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的研究进展、各新型疫苗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