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由于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过低,使蔬菜的光合作用不充分,因而生长慢,产量低,品质差,抗病力弱。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明显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该装置为适合农村使用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它通过对煤炉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进行各种化学反应和处理,有效地滤除有害成分,从而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用于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它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无污染、使用简便等特点。该装置适用于400平方米左右的温室,可使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由几十个PPm增…  相似文献   

2.
正1电能表集抄系统应用过程发现的问题1.1采集方式多样化,适应能力参差不齐(1)小无线式。把采集器安装于集表箱,通过485通信线将表计与采集器连接起来,通过采集器自身的微功率电台使采集器之间进行组网最终完成采集器与集中器两者的通信。该方式可靠性不高,采集器在组网过程中一旦遇到故障或停电,将无法完成组网,影响采集成功率。另外,由于该方式是无线接收,对信号要求比较高,需将采集器天线放置在集表箱外部,以免信  相似文献   

3.
温室大棚在寒冷季节为了保持一定温度,通常密闭较严,温室内的作物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势必造成了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低,使温室大棚中的作物光合作用非常缓慢,使作物生长减弱甚至停止,将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要在密闭的温室内为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满足作物生长要求,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蓝牙的温室温度检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AT89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单元,选用电流型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测温点的温度信号,监控的温度范围为-55~150℃.蓝牙技术的使用省去了通信线路的铺设,使检控系统的初期建设周期短、投资小.该系统通过键盘设定温度的上、下限,将温室温度控制在适合作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区,使作物快速、高效生长,确保温室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环境因子的监测。该系统以STC12C5410AD单片机为核心,完成环境参数的采集、存储、运算处理等,通过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温室环境参数,当环境参数超过软件程序中设定的上下极限值时系统自动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调整温室环境,为作物提供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6.
1 大棚蔬菜增施CO2 气肥的作用在封闭的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内 ,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在光照下不断地从有限的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不能及时补充 ,造成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低 ,作物经常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 ,而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这是限制温室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 ,在一定限度内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可使作物健康发育 ,增强抗病能力。提前和延长收获期 ,大幅度提高产量 ,并增加营养成分 ,改善果实外观 ,增产增收。2 大棚蔬菜增施CO2 气肥的方法以TF— 90 0型CO2 增施器为例 ,…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温室存在缺乏科学管理,难以精确获取温室作物和环境的综合信息,实现基于作物真实需求的水肥和环境优化调控以及病虫害预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进行作物生长和环境信息采集的悬轨式检测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轨道梁总成、行走机构、滑动平台、多传感器系统及控制柜总成等部分,采用多传感器探测系统能够进行温室作物营养、长势、水分、病虫害和环境综合信息的采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运动误差小,能准确地实现作物无损检测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S3C2410 ARM微处理器和GPS技术的渠系布局采集器的实现方法。其核心思想为通过GPS模块采集渠系布局经纬度信息,由ARM微处理器经串行口与GPS模块通信以获取渠系布局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实时保存。该渠系布局采集器具有GPS定位系统全天候、实时高精度以及自动测量的优点,实现了对复杂渠系位置的准确定位。经测试表明,该采集器运行可靠,满足渠系布局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1.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必要性温室是一个半封闭系统,室内作物不断地从有限的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又不能及时给予补充外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设施内二氧化碳浓度很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据实验结果表明,蔬菜的二氧化碳饱和浓度为1000mg/kg~1600mg/kg,二氧化碳补偿浓度为8×10-5 mg/kg~1×10-4 mg/kg。在补偿浓度和饱和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蔬菜光合作用越强,增产效果越明显。故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到1×10-4 mg/kg左右时,作物的光合作用显著低下,作物的生长完全停止,即作物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时,就必须及时地给温室内…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为控制准确度低、操作复杂、代价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采用DTH11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温室内作物生长环境温湿度物理参数。通过外部键盘输入适合作物生长的温湿度目标值,单片机内部的增量式PID算法确定固态继电器状态,驱动温室内温湿度调节电路,最终达到适宜的目标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智能温湿度自动控制,控制精度温湿度分别保持在±0.5℃和±1.5%之内,并在10min内达到目标温湿度值。该系统满足现代农业生产控制领域高精度、快速和人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温室环境复杂、监测点较为分散,传统温室数据采集系统成本较高、移动性差的现状,开发了手持式温室环境信息无线采集器,可实时采集温室现场数据并进行远程传输,便于携带和移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温室作物秋冬季节CO2气肥严重不足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普通温室大棚的基于生物质原料发酵的二氧化碳施肥器。采用作物秸秆在好氧发酵作用下进行发酵,制取二氧化碳。同时,采用合理的自动控制策略,获取生物质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及水分等条件,并试验研究了生物质发酵制取CO2的最佳条件,验证了该施肥器用于温室补施二氧化碳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秸秆+好氧发酵菌)生物发酵产生CO2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含水量为70%、初始碳氮比为40:1,产气速率最快;碳氮比对CO2的释放影响最大,温度影响次之,含水量影响最小;在此条件下一次上料可以连续12天让面积120m2的温室CO2浓度保持在1 200×10-6以上,满足温室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照及二氧化碳等参量的采集,并可根据上述参量实现温度调控、光照调控、节水灌溉及二氧化碳等参量的自动调节,实现了温室自动控制功能,为温室的工厂化育秧、工厂化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虑温室环境的时空变异特性,通过构建温室建筑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结合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建立C++-Fluent联合优化框架,实现温室环境因子的多目标、高效率优化。CFD温室模型在江苏省镇江市的一处温室进行实地验证;迭代优化算法由C++实现并通过超级计算机提高计算效率;优化目标包括作物区域温度场、二氧化碳浓度分布以及控制温室风机能耗。研究结果表明,CFD温度场和速度场与监测点实验值吻合度高,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9%和7.05%;为获得某场景下作物生长温度场、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最优值且维持温室风机的低能耗,温室湿帘入口温度为[296.6K,302K],风机出口风速为[2.9m/s,5.5m/s]。此时作物区域的温度场、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及风机能耗均在最优范围,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温室能耗;超级计算机Linux系统下开发的优化方案计算效率比个人计算机大幅提高,计算时长缩短约88.09%。本文所提策略充分考虑温室环境的时空变化特性,对温室内多环境因子实现多目标、高效率优化。  相似文献   

15.
SD卡在温室温湿度采集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基于ARM微控制器和μC/OS-Ⅱ的SD卡数据采集系统.SD卡与ARM间通过SD总线进行数据通讯.同时,介绍了SD卡以及LPC2368芯片中SD接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温室的数据采集系统是由L PC2368控制SD卡座实现.通过实例验证可知,该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初步解决温室温湿度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存储量大、存储设备不易与PC机接口的问题,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在温室温湿度采集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研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蒸腾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功耗MSP430F169微控制器和高精度AD7794相结合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在作物热脉冲测量仪上的应用。AD7794是一种6通道真差分增益可编程的A/D转换器,具有低功耗、低噪声、分辨率高和自校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精密控制、精密温度测量、精密压力测量等领域。AD7794与MSP430F169间通过SPI总线进行数据通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对灌区水情信息实时测报的需求,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ARM的自计式水位采集器。该采集器以LPC2132为核心,采用高精度的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和单片机智能系统实现对水位信息的测量和流量的计算,再将数据进行处理整合之后,以SPI模式通过SD卡接口电路存储数据。该设计集水位采集、流量计算、数据的处理存储于一体,实现了对水位信息的自动实时采集记录,且工作稳定可靠、功耗低,更适用于电池供电、长时间无人看守的荒野河道和偏远水库等场合。  相似文献   

18.
手提式二氧化碳气肥发生器是为补充大棚等保护地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而研制的一种新产品,并获得国家专利。该发生器采用耐酸塑料制成,具有设计科学、结构简单、产气量多、纯度高、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能明显地提高作物品质与抗病能力,一般增产40%左右,有些可增产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植物干重的90%以上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的,作物每生成100g干物质需要吸收150窟二氧化碳。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是相对密闭的作物栽培场所,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仅为300ppm左右,经试验测定,随着光合作用加强,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到65ppm~70ppm,即下降到蔬菜对二氧化碳补偿点以下,植物陷入严重缺少二氧化碳的饥饿状态,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即使大棚进行通风从外界补充二氧化碳,但作物生育层的二氧化碳浓  相似文献   

20.
<正>蔬菜温室覆盖严密,特别是到严冬,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明显低于作物生长所需的浓度(据测定,冬季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密闭严实的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仅为100ppm,而作物生长所需的浓度为800~2 000 ppm),作物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是制约设施栽培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试验是在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