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经临床和神经电生理拟诊为肘管综合征(CTS)的患者(40肘)为研究对象(患肢组),20名健康志愿者40只肘为正常对照组,进行肘部超声检查,并将患肢组检查结果与术前肌电图检查结果和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高频超声对尺神经卡压的检出率较高,对照组与患肢组尺神经厚度肿胀率和横截面积(CSA)肿胀率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组尺神经的CSA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呈负相关(r=-0.933,P〈0.01)。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实时动态观察尺神经卡压征象并明确病因,对肘管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对肘部尺神经卡压损伤的综合评定价值。方法对32例肘部尺神经卡压患者(患侧为患肢组,健侧为健肢组)及16例正常对照组(32个肢体)进行尺神经神经电生理及高频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三组神经电生理数据,并将患肢组的肘上-肘下段运动传导速度(MCV)与高频超声测得尺神经的最大横截面积(CSA)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患肢组的肘上-肘下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平均运动传导速度为29.31m.s-1,运动诱发波幅降低,与健肢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超声检查患肢组肘管占位20例,周围组织黏连5例,组织增生4例,部分断裂1例,CSA的平均值为14.6mm×14.6mm;患肢组的肘上-肘下段MCV与CSA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3。结论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诊断肘部尺神经卡压的有效手段,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定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肘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拟诊并手术证实的20例(共20个肘管)CTS患者,术前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尺神经走行、形态、回声、肿胀程度、卡压原因及部位,将手术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声像:20例中60%(12/20)可见明显卡压;卡压原因为骨质增生(骨赘)、骨化性肌炎、囊肿、瘢痕、腱性增生,卡压处尺神经局部变细,卡压近端远段肿胀明显,回声减低;40%(8/20)未见明显卡压,仅表现为肘管尺神经肿胀。与手术结果对比,超声检出神经肿胀病变符合率为100%,卡压检出率为60%。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显示肘管结构、尺神经卡压性病变及部分卡压原因和部位,可为临床CTS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肘部尺神经卡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经临床和神经电生理拟诊为肘管综合征(CTS)的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相同节段水平尺神经高频超声检查,测量比较双侧尺神经的厚度、横切面积(CSA),观察患肘部尺神经声像图变化,并将患侧尺神经超声检查与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健肘与患肘尺神经局部厚度和横切面积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肘尺神经的CSA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33。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无痛无创、方便快捷的优点,能实时动态观察尺神经卡压征象并明确病因,对肘管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临床术式选择亦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尺神经肘部卡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1例尺神经肘部卡压患者的患肢与对侧的健肢肘部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尺神经的横径、前后径及横截面积(CSA)。观察患肢组尺神经超声图像变化,并将患肢组尺神经超声结果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肢组尺神经的横径、前后径及CSA明显大于健肢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患肢组尺神经的CSA与运动传导速度(MCV)呈负相关(r=-0.894,P〈0.01);高频超声对于判断尺神经损伤比电生理更早。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尺神经肘部卡压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形态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尺神经损伤段定位诊断的应用及微创手术切口的临床评价。方法选择27例肘管尺神经卡压患者手术前进行超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健侧手臂尺神经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高频超声测得尺神经最大横断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肘上—肘下段,肘—腕段运动及感觉神经波幅及传导速度。结果高频超声显示患侧尺神经卡压处明显局限性变细,神经纤维束状结构欠清晰,其卡压近端肿胀,神经增粗,回声减低,纤维束状结构模糊,此处横截面积明显增大。明确标识尺神经卡压点17例,占63.0%;3例未见明显卡压点或卡压段,仅见肘管内尺神经全程肿胀;5例术后神经卡压瘢痕粘连,纵断面神经束状回声不清晰或消失,与周围组织界限模糊而无法标识定位。2例超声未检测出明显卡压病变。患者肘管内尺神经CSA与对照组肘管内尺神经CSA明显增大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肘管内尺神经神经传导波幅减低,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与对照组肘管内尺神经神经传导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动态观察尺神经卡压征象及其周围结构损伤情况并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有效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超声检查在肘管综合征(CuT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3月于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且经手术证实的CuTS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s HD15超声诊断仪行超声检查,以CuTS患者患侧肢体为GuTS组,以健侧肢体为对照组,采用纵切面与横切面相结合的扫查方法来观察尺神经的形态学变化。纵切面上测量尺神经卡压处厚度和最粗处厚度,计算厚度比(卡压处/最粗处);横切面上分别于伸肘位和屈肘位测量肱骨内上髁处、近端髁上2 cm处及远端髁下2 cm处3个水平面尺神经的横截面积(CSA),计算伸肘位与屈肘位的CSA差值(ΔCSA)。结果 CuTS组尺神经卡压处厚度和厚度比均小于对照组,CuTS组尺神经最粗处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CuTS组伸肘位和屈肘位肱骨内上髁处、近端髁上2 cm处及远端髁下2 cm处尺神经的CSA及ΔCSA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在伸肘位和屈肘位对尺神经CSA进行测量,表明实时动态超声可显示伸肘位和屈肘位时肘管内尺神经CSA的减小值,为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董峥  聂宏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19-312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31例经临床确诊为尺神经卡压的患者,对其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其尺神经的超声表现,观察内容包括尺神经的走行、形态、内部回声、肿胀程度、卡压部位、与外周组织关系等。结果 尺神经卡压患者在高频超声下可见尺神经总体增粗,粗细不均匀,内部回声减低,纤维结构欠清晰,卡压处可见明显压迹。结论 尺神经卡压可以在高频超声下发现并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与肘管综合征(CTS)患者尺神经电生理相关性及对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CTS患者,纳入CTS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49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SWE及尺神经电生理检查,采用Pearson法分析CTS患者高频超声参数[内上髁横截面积(CSA)、尺神经最大横径及周长]、SWE定量参数[弹性模量均值(EI)、剪切波速度(V)]与尺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高频超声检查、SWE定量参数对CTS的诊断价值。结果 CTS组患者CSA、EI及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尺神经最大横径、周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S组患者MCV及SC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SA、EI及V与MCV、SCV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SA、EI及V单独及联合...  相似文献   

10.
王雨晨  杨姝怡  张丹  齐华光 《海南医学》2023,(13):1911-1915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与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7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神经电生理与高频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运动神经传导、感觉神经传导、尺神经指标。并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神经电生理、高频超声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肘管综合征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肘上至肘下的运动传导速度(MCV),腕部至小鱼际肌、肘下至小鱼际肌、肘上至小鱼际肌的运动传导波幅(CMAP)及腕部至小指的感觉传导速度(SCV)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尺神经前后径、左右径、横截面积(CS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受检者的腕部至小指的感觉传导波幅(SN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行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及尺侧腕屈肌肌电图检测静息状态时出现纤颤、正相电位的比例分别为50.00%、28.57%、15.71%,大力收缩时呈单纯相或单混相的比例分别为28.57%、15.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