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技术创新区别于科学研究,就在于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创造财富的过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因而也必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世界范围看,掌握前沿核心技术和拥有知名品牌的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左右全球经济竞争的主导力量。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规模庞大,但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依然处于中低档产品以及中低端生产环节。国内企业虽然加大了技术创新的投入,但在技术发展方向上主要跟在别人后面追赶。无论是从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看,还是从企业自身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要求看,都要求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优先地位,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了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及现代意义企业主体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是否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尽管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地位已得到很大提升,在研发投入、执行和技术成果产出上已超过科研机构和大学,具有了创新主体的一些表征,但这些主体表征具有相当的虚幻成分,我国企业距离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实际上尚有极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经济组织、科技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必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开创技术创新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只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才能解决长期以来影响技术进步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成果转化应用以及持续开发等问题,快速推进技术创新;只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有效地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速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因…  相似文献   

4.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燕华 《科技与管理》2006,8(2):133-135
从定量和定性的不同角度,提出了若干判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核心指标,通过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已经基本上确立了创新的主体地位,但这种主体地位主要还是表现在一般性的创新活动上,而在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活动,即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孙玉涛  刘凤朝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716-1724
本文从三个亟待厘清的理论命题出发,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问题的中国情境作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中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立的理论内涵和政策机制。文章提出在市场化进程中,企业确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创新体系围绕企业而不是政府运转;在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确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本国企业成为全球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主体;转变政府职能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立的关键,在政策工具选择上要以完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为主,减少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干预。  相似文献   

6.
张赤东 《科研管理》2015,36(11):71-79
科学、客观评价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展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国家创新系统、创新过程理论等,构建了学习再造-价值再造-结构再造(LVS)系统分析框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12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构再造力提升最为突出,价值再造力有持续、大幅提升,学习再造力有提高但存在薄弱环节,总体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大幅度提升,其TII指数增长了49.8%。结构分析表明,大型企业特别是民营大企业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作用最大。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内容,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强弱己成为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我国目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的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虽然有多种原因,但至今没有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其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市场化和全球化两个层面,阐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双重主体地位的内涵,并从规模和效率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难以通过“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来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创新尚没有成为国有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驱动;私营企业研发活动发展较快,研发效率较高,但是发展空间受限制;外资企业研发活动市场化导向强、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首先分析了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条件,讨论了当前环境下国有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了国有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及已具备的能力,明确提出民营科技企业是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依靠对象。  相似文献   

10.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前,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我国企业是否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问题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提出,应从制度特征、统计特征、功能特征等角度考察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认为我国企业从制度特征和统计特征的角度考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功能特征角度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政策的重点应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