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控制血糖水平对外科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伤、手术、感染、烧伤等极度应激状况下的危重患者常出现应激性高血糖;非糖尿病危重患者类似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危重患者则高血糖程度明显加重。创伤后出现不同水平的高血糖,随着血糖的增高,其死亡危险性也呈阶梯样成倍增长[1,2]。手术后高血糖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肺炎、手术切口等感染风险;手术后血糖较正常水平(〈110mg/dl或6.1mmol/L)每增高2.2mmol/L(40mg/dl),手术后感染危险性则增高3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的有效护理访视方法,提高护理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护理管理者并对其进行培训后,每2人一组对全院危重患者按病情进行基本信息、护理措施落实、存在的风险三方面访视;通过完善访视制度,规范访视内容,反馈访视信息,追踪改进等措施解决访视中发现的问题.结果 访视危重患者856例,与常规护理管理的1 095例危重患者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护理访视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瘫痪卧床或因病情需要平卧的患者,因现有的普通患服上衣除了袖口、前襟没有其他开口,使穿脱不便,特别是危重患者活动幅度大可加重病情。笔者设计了专门的卧床患者护理服,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1设计与使用方法1.1设计方法卧床患者护理服采用纯棉布制作,由左前襟和右前襟以尼龙扣或系带粘扣构成;袖子从袖口到领口纵向  相似文献   

4.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方 《护理学杂志》2008,23(9):22-23
目的 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以减少意外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者1084例.其中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取传统方式转运患者510例为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转运患者57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接收科室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122例、死亡14例、接收科室不满意19.02%;观察组分别为58例、2例、4.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约束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性化约束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709例危重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2010年1~6月的334例危重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采用普通约束带约束双上肢或四肢;2010年7~12月的375例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约束,强调约束方法、约束部位、约束时间和约束工具等的个性化、人性化。结果观察组约束部位皮肤异常(水肿、淤青或破损)、意外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个性化约束能降低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丙泊酚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麻醉药物,具有麻醉,抗惊厥,和保护神经作用,该药半衰期短(2.5min),作用维持时间短,停药后在体内无蓄积作用,苏醒迅速,后遗症少等优点被广泛用于ICU患者合并机械通气的镇静治疗[1]。危重烧伤患者常因不能耐受疼痛、创面毒素吸收等原因引起患者躁动,心率呼吸增快,患者睡眠差,创面出血,手术后患者因过度活动皮片移位,卧翻身床易发生坠床等  相似文献   

7.
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对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完善危重患者护理风险防范制度,落实危重患者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从93.0%上升到97.0%,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由0.072%下降至0.018%,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加强对临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缺陷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中明确了护理记录在病历组成中的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减少临床护理缺陷和纠纷,我院护理质控组多年来坚持对护理文书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现将目前重症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诊救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现行诊疗、护理常规,制订急诊救治急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102例急诊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急诊救治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依据设制临床路径实施救治、护理.结果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救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急救自救技能掌握程度、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显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推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救治、护理急危重急诊患者,可有效提高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效率及综合医院的护理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危重患者外出做检查、转科等护送过程中,通常借助担架车作为转运工具.尤其遇到烈日炎炎或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护士既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必要时还要执行抢救、用药等操作;同时还要避免阳光照射或雨雪淋湿,保证患者既安全又舒适的转运,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急诊危重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复杂,抢救任务繁重,救治过程需分秒必争.应用传统危重护理记录单,抢救记录多数只能在抢救结束后补写,容易遗漏或与医生记录有偏差,甚至引发纠纷.鉴此,我科自行设计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记录单,临床应用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护理工作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危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为危重烧伤病房护理人力配备提供借鉴.方法 统计136例危重烧伤患者伤后5 d的护理工作量,对其影响因素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危重烧伤患者第1天护理工作量显著高于其后4 d(均P<0.01);烧伤指数和头面烧伤是危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护理工作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危重烧伤患者入院5 d内以第1天护理工作量最大,其后逐步递减;危重烧伤患者中烧伤指数高、头面烧伤者护理工作量大;护理管理者在配备护理人力时应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3.
ICU危重患者113例留置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对I 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护理效果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院I CU室113例危重患者留置导管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结果:通过有效的对113例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之后,极为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充分保证了留置导管在对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对其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效率,并全面保障了对其抢救的成功率。本文113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对ICU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工作,不但可以方便、有效的对其进行治疗与护理,还大大提高了对其施以抢救的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床头卡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床头卡是置于患者床头,用于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及治疗护理时进行查对的一种重要标志, 是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发生差错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对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风湿性瓣膜病等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能够第一时间从床头卡上获得患者信息.  相似文献   

15.
急诊危重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复杂,抢救任务繁重,救治过程需分秒必争。应用传统危重护理记录单,抢救记录多数只能在抢救结束后补写,容易遗漏或与医生记录有偏差,甚至引发纠纷。鉴此,我科自行设计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记录单,临床应用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晓琴  周红 《护理学杂志》2011,26(21):94-95
目的探讨多功能床垫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床上洗头、床上洗脚、压疮预防、便器使用四项基础护理操作中,实验组采用多功能床垫,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床垫。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医用多功能床垫用于患者基础护理工作中,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提高基础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医用大、小便器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如大小便不能同时排泄,需分别留取;对于稀大便,大便器无刻度,不利于量的准确记录;由于便器使用不当,小便不能完全排入便器,易造成患者皮肤潮湿、损伤及床褥污染,影响患者舒适度,电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劳动强度.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矿泉水瓶、饮料瓶等塑料瓶自制简易接便器[1-3],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欠规范、不美观.何燕等[4]研制了侧卧位大便器,具有结构新颖、环境污染小和省时省力的优点,但不适用于因病情不能侧卧的患者.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研制出成人组合式大、小便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观察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就是从事医疗护理服务的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危险[1].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护理风险的存在.在疑难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者[2].只有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危重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假膜性肠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黎介寿 《腹部外科》2000,13(3):188-189
假膜性肠炎是危重、大手术后病人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特别多发生在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所以又称手术后肠炎, 是抗生素治疗后引起的菌群失调症.  相似文献   

20.
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只有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加强转运途中的安全、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完善的交接管理,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