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粮食包装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佳 《上海包装》2006,(1):34-35
长期以来,粮食大宗包装物主要使用麻袋。传统的黄土色、灰褐色麻袋包装大米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麻袋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黄麻。黄麻是自然植物,纤维坚韧,无毒、无害,编织成麻袋后,牢度和耐破度都比较高。麻袋的透气性能好,有利于粮食仓库和粮食贮放点的空间充分利用,而且成本低廉,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但麻袋包装在运输搬运中易破损泄露,易受外界污染,达不到防潮、防菌、防虫、防鼠、保鲜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大米销售包装现状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前国内大米销售包装的现状我国是产米大国,1992年全世界大米产量在5.2亿吨左右,其中我国就有1.85亿吨,占35%,居于首位。其次为印度、印尼、泰国。从总体看,我国大米产量大,消费也大。但90年代初,我国的大米由于包装不善,大部分是采用麻袋、布袋包装,破袋、裂口现象较为严重,损失较高。针对大米包装的现状,粮食包装行业提出了“大改小,重改轻”,向小包装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粮食大宗包装物主要使用麻袋。传统的黄土色、灰褐色麻袋包装大米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麻袋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黄麻。黄麻是自然植物,纤维坚韧,无毒、无害,编织成麻袋后,牢度和耐破度都比较高。麻袋的透气性能好,有利于粮食仓库和粮食贮放点的空间充分利用,而且成本低廉,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但麻袋包装在运输搬运中易破损泄露,易受外界污染, 达不到防潮、防菌、防虫、防鼠、保鲜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4.
农副产品呼唤绿色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商品,这些商品消耗量巨大,其包装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近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农副产品包装的发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利用高科技研究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我国农副产品的包装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环保为己任,顺应世界环境保护的大潮流,进行一场“绿色包装”技术革命。农副产品包装状况1.粮食包装过去我国粮食包装主要以麻袋为主,少部分用布袋。这种包装既是运输包装,又是储…  相似文献   

5.
按照商检规定,出口大米的包装(麻袋)应该是清洁的。前几年由于“四人邦”的干扰,出口大米包装污染、绞口不牢、潮包、破包均有发生,国外也有反映。  相似文献   

6.
未来十年包装设计的方向 包装设计已进入了电脑时代。传统的包装设计方法因设计速度慢,准确性差.己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如今.一个新产品从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越来越短,包装的结构、形式日趋多样化。有时一个产品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需要有多种形式的包装。从创意、规格、材质到制作方法,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为及时地把握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7.
用麻袋来装粮食究竟源于何时,起于何地,目前尚无确切的考证。我国目前粮食包装主要还是使用麻袋。那么,对于麻袋这个粮食的大宗包装的现状如何?其发展前景又怎样呢?这是我们从事粮食包装工作应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粮食大宗包装物主要使用麻袋,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在长期的实际使用中,用麻袋作粮食包装物主要有以下优势;1、麻袋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黄麻,是自然植物,与棉花一样;是自然纤维,具有无毒、无害的优势;2、黄麻的纤维坚韧,编织成麻袋相对来讲,牢度及耐磨度比较高;3、黄麻在我国以及在东南亚、南亚等地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日本大米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日本大米包装设计的优秀案例,对现代元素、卡通动漫元素、传统文化元素等进行探索归类,总结其包装设计中的优势之处,以期对中国大米包装设计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麻袋作为粮食包装物其优势之处,不仅仅牢固、透气性好,适合于粮食的大规模运输、装卸、储存,还有一个其他粮食包装物无法替代的长处,就是可以反复多次再利用。从粮食流通领域来看,一条麻袋可以反复使用的次数在7-8次。例如,新麻袋第一次使用时可以用于包装大米等成品粮。第一次使用后,成色较好的,可再装大米等成品粮,也可装小麦、玉米、大豆等原粮。成色较差的,可装大麦、薯类等原粮。甚至不能再用于装粮食的废麻袋还可以再利用,可用于建筑工地上代替草包复盖刚铺好水泥混凝土的屋面、路面,对其进行使用前的必需保养。到不能再…  相似文献   

10.
编织包装技术由来已久,从古代的草编,竹编演变到后来的麻袋、布袋再到当前的塑料编织袋,可以说,通过编织对物品进行包装深受大家的青睐。本文从塑料编织袋的选材、加工过程,应用和国家标准以及发展等几方面进行介绍,阐述塑料编织包装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华志  罗丹 《绿色包装》2023,(5):114-116
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背景下,借鉴清代宫廷建筑纹样,结合产品包装设计中包装结构和包装材料的实际情况,将中国传统图案融入产品包装设计中。在材料上采用麻布为肌理的包装形式;结构上运用清代建筑群体中榫卯结构的表达方式;在视觉效果上,注重包装的功能性、落地性,以及其所带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本文以大米的外包装设计为创新点,对市场的大米包装调研后进行再设计,以满足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包装产品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2.
我公司担负着全市及皖北地区出口商品所需包装材料的购、销、储存和纸箱、商标、铁桶、纸板桶、塑料桶、麻袋、麻布等包装容器、材料的生产供应;负责对出口包装生产定点厂的产品质量管理和进口包装材料的核销工作,担负着蚌埠地区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和中转储存任务。现就如何搞好出口包装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认识。商品的包装装潢对商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卖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出口包装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影响下,在国内外先进包装影响下,各级经营者对运输包  相似文献   

13.
周立康 《中国包装》1992,12(3):38-40
在包装行业中,粮食包装的数量之大、应用之必需是其它任何包装所不能比拟的。然而,中国的粮食商品包装在近几十年里一直沿用着传统的100公斤装的麻袋和25公斤装的面袋,来解决10亿人口的日常吃饭问题。这种包装体式之所以能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保持相对稳定,完全是由于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粮食一直是我国的特殊商品,特别是在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生产效率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包装》2011,(1):64-64
包装机械竞争激烈,许多产品为适应市场激烈竞争,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如化妆品生产,三年一变,甚至一个季度一变,生产量又都很大,因而要求包装机械具有良好的柔性和灵活性,使包装机械的寿命远大于产品的寿命周期这样才能符合经济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包装》2006,(1):1-2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化妆品企业面对的已不仅仅只是国内竞争,国外洋品牌的新产品,精美包装不断加入竞争的行列。国内品牌的全球化经营和包装竞争,创新将为你的产品取得先机、赢得更多的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大米加工企业大部分仍然是家族式,还延续老式传统的管理办法,只是简单按工艺进行着重复加工,质量管理意识差,认为只要有厂房、机器就可加工出优质大米。不知道质量控制在大米生产加工中的重要性,本文就加强大米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传统酒类在现代商业市场中是典型的具有传统文化背景、鲜明地域特征和悠远历史文脉的产品,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它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摆脱不了对包装的依赖,包装成为了代表酒品质的视觉符号,甚至演化为塑造酒品牌的重要工具之一。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酿酒古国,中国和邻邦日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民族酒,如中国的白酒、黄酒,日本的清酒。这些酒从悠远的历史发端,凝集着时间的印记,沉积着文化的气息,在味觉和嗅觉中展现着自己丰富的表情,在飘逸中彰显悠然的意境。两国的传统酒类包装在市场中展现出的视觉形象有着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烟市场。中国入世后,中国烟草市场加速了重新洗牌、产业重新布局,在国烟与外烟争夺零售终端市场的惨烈竞争下,国内各卷烟厂为了尽可能多地分得市场份额,纷纷在包装上各显神通,不断推陈出新,中国烟标包装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一种说法,我们的传统样武不适宜用在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包装上.特别是用在诸如电子产品等的包装上.其理由是现代高科技的严谨、缜密和现代快节奏与传统文化的古老与慢节奏格格不入.因而很难表现出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属性特点。由于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在我们平常的设计中总是遵循着这一思路进行的.过分地强调了现代高科技的特点而缺少明显的个性特征与民族特点,所以.我们很难在市场上看到,用中国传统样武或用中国传统图形来进行设计的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包装设计作品。可是在现代国际商业交往中,没有明显的民族特点的产品和商品包装,  相似文献   

20.
申鹏飞 《中国包装》2011,31(4):50-50
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依据不同情况而采用的容器、材料、辅助物及所进行的操作的总称。现代产品离不开包装,包装成为产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曾经中国的商品被笑称为“一流的品质,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不管多贵重的东西,装进麻袋就拿出去卖,当然卖不出好价钱。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包装也慢慢受到重视。在产品技术越来越雷同的今天,人们不断在包装上寻找差异化竞争,包装在现代产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