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声诊断肝包虫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巍  张兆英 《吉林医学》2007,28(14):1606-160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4岁,农民.因上腹不适,食欲不振5d来诊.查体:全身情况良好,无黄染,心肺正常.右上腹部及剑突下有轻度压痛.B型超声检查结果可见肝大小正常,肝右前叶可见33.3mm×28.5mm及22.8mm×20.5m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其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肝左叶上段处可见82mm ×65mm的混合性肿物回声,形态不规整,其内部为囊实性改变,内容物形态随体位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51例(男30,女21)新生儿尸体上,观察了肝的位置、形态和大小。新生儿肝相对地比成人大。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腹上区及右腰区,小部分达脐区、在季肋区及左腰区,肝的上下界均比成人低。肝左右径为102.9±1.63mm,前后径为41.43±1.24mm,上下径为62.34±1.42mm,重为129.83±2.191g。与文献对比并讨论。  相似文献   

3.
吴利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167-4168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56岁,中上腹疼痛不适半个月伴发热入院。查体:T:38.3℃;R:20次/min;BP:110/70mmHg,神志清楚,右下肺呼吸音略低,腹平软,右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未扪及肿块,肝区叩击痛(+),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存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07g/L;RBC:3.69×1012/L;WBC:19.4×109/L,N:88.5%,L:7.1%;PLT:318×109/L。凝血全套: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三对半均正常。彩超所见:肝内见大小约32mm×27mm×31mm的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胆囊、胰腺、脾脏形态、大小、其内密度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肝内不均质低回声—脓肿可能。胃镜示:胃窦部大弯侧肿物性质待定(平滑肌瘤可能)。胃钡餐所见:胃窦部大弯侧可见充盈缺损现象,边缘不规则,提示胃窦部大弯侧占位性病变。腹部CT所见肝4段见一个圆形低密度占位(见图1),大小约43mm×45mm×40mm,平扫CT值约35Hu,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少许囊性低密度区(见图3、图5、图6);病灶下缘与胃窦部之间可见纤...  相似文献   

4.
1 病历简介患者女 ,6 7岁 ,因上腹痛伴发热 30 d入院。 T 38.5~39.5℃ ,腹痛为持续性 ,经抗菌素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 :消瘦体形 ,急性病容 ,肝肋下未触及 ,上腹部偏右压痛明显。化验 :白细胞数升高。首次 B超检查 :肝大小形态正常 ,内部光点分布均匀 ,尾状叶回声较肝右叶稍偏低 ,胆囊、胰腺均未见异常。次日复查 B超示 :肝尾状叶见大小 34 m m× 42mm无回声区 ,随呼吸运动 ,其间有稀疏低回声 ,壁厚 3mm,内壁不光滑。彩超显示该区少量散在血流 ,诊断 :肝尾状叶脓疡。经抽脓送检 ,病理证实诊断成立。2 讨论肝脓疡为内科急症常见病 ,…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72岁,2012年2月27日患者因右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胆总管上段扩张,内径21 mm,其内探及低回声区,大小约20 mm×30 mm,形态欠规则,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大小43 mm×104 mm,壁厚3 mm,其内探及强回声数枚,直径10 mm,其后方伴有声影,超声诊断: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占位;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积液。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上腹CT检查:1胆管癌可能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3岁,来我站行健康体检,无特殊家族史,无自觉症状.查体: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区及肾区无叩痛.超声所见:肝左叶厚6.8cm,肝右斜径13.2cm,肝区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胆囊形态正常,大小显示为6.2cm×2.3cm,胆囊壁光滑,暗区内未见异常回声;胰腺大小形态回声正常;右肾大小为11.0cm×4.5cm,左肾大小为10.8cm×4.4cm,双肾被膜光滑,实质内未见异常回声;脾区探查不到脾脏回声,于左肾下极腹侧探及脾脏回声,且脾门朝向腹侧,脾不大,长度6.1cm,厚度3.7cm,脾脏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20岁。因停经42 d,下腹痛1 d,自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来院就诊。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19 mm,回声不均匀,宫腔内未见孕囊回声,双侧卵巢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右侧与右卵巢较近处探及混合性回声区:38 mm×40 mm×34 mm,内见孕囊回声:21 mm×17 mm×18 mm,可见卵黄囊及胚芽,胚芽长3 mm,原始心管搏动可见。子宫后方探及深约21 mm液性区,腹腔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8岁,平素身体健康,突然右上腹疼痛,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查体:右上腹触及一包块约50mm×65mm,压痛明显。临床诊断: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可能。B超检查提示:肝右后叶处可探及一约85mm×80mm的实质性肿物影,其边界清,形态规则、内容呈强回声,中心部有一约34mm×28mm液化回声(无回声),周边部有晕圈,其余肝回声均匀,部分血管受压绕行。胆囊大小65mm×28mm,壁光滑,胆汁透声良好。B超诊断:肝右后叶实质性占位、肝癌(见图1)。CT检查诊断:肝右后叶实质性占位、肝癌。实验室检查:≥400IU阳性。B超诊断肝癌1例@白爱梅$榆中县中医院…  相似文献   

9.
慢性病毒性肝炎B超与肝脏组织学变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慢性病毒性肝炎B超以及肝脏组织学变化对比分析表明肝脏纤维化程度与B超显示 :肝区光点、肝包膜形态、脾脏大小及门静脉直径有一定相关性 ,由此得出的B超积分随肝纤维化进展而增高 ,提示B超是诊断肝纤维化的一个无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9岁。主诉:腹部包块三十余年,1973年因溃疡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来我院行胃次全切除术,术中发现肝脏肿大平脐,术后迄今多次化验肝功均正常。1985年1月24日作超声检查如下: B超:肝脏肋下斜径177mm,右叶厚166mm,肝右叶厚112mm,左叶长97mm,肝脏明显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肝包膜完整光洁、肝区血管受挤压,右叶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透声暗区,互不相通,暗区周围可见正常肝脏组织,远侧端有增强效应,左叶见102×98mm边界清晰的透声暗区。脾脏肋间厚度明显增大为112mm,脾区可见多个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报告 患者,女,43岁,因单位女工普查于2009年8月15日来院检查,超声检查示:子宫前位,大小53mm×43mm×34mm,宫颈受压未显像。于盆腔内可探及大小约170mm×133mm×128mm无回声区,形态欠规整,有包膜,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历摘要患儿,男,8岁,反复上腹痛多年。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未见明显黄染。腹壁柔软,上腹轻度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轻叩痛。超声检查:胆囊区可见大小约95 mm×56 mm无回声区,内见几个强回声,最大约6 mm×3 m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似与左、右胆管相通,并与胰头部相邻,其上方可见相邻的无回声,大小约67 mm×32 mm,内见皱襞样回声,与上述无回声相通不明显(图1)。  相似文献   

13.
在解剖一成年男尸时,发现其肝、胆囊及结肠合并变异:(1)肝前部部分缺损:肝左右径25.1cm、前后径8.5cm、上下径12.5cm(正常值:左右径25cm、前后径16cm、上下径15cm)。(2)肝右叶前部呈扇形缺损:下缘长10.2cm、左缘长8.5cm、弧长22.3cm,缺损区不在同一平面上,最大差值为3.1cm。(3)肝左叶前部呈三角形缺损:上缘长12.2cm、下缘长16.3cm、右缘长8.5cm,缺损区不在同一平面上,最大差值2.8cm。(4)胆囊游离:胆囊的大小及形态正常,全部被腹膜包裹,成为游离胆囊。(5)结肠位置异常:升结肠长33.2cm,结肠右曲升至膈下,以肝前下缘为界,升结肠下部13.1cm被腹膜固定于腹后壁,上部21.1cm覆盖在肝前部缺损区;横结肠长32.5cm,其右侧20.5cm覆盖在肝前部缺损区。肝前部部分缺损(有完整腹膜覆盖),且缺损区全部被结肠覆盖实属罕见,提示临床在行腹部拍片、B超及腹腔镜手术时应予以注意。肝、胆囊及结肠合并变异1例@杨占军$承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河北承德067000 @王福$承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河北承德067000 @张树斌$承德医学院人体...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5 9岁 ,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3月余前来就诊。应用Medison 6 0 0 0型超声诊断仪检查 :贲门部管壁不规则增厚 ,厚约 6~ 1 5mm ,呈偏心性的“靶环”征改变 ,大小约 38mm× 31mm ,边界清 ,形态不规则。于胰尾背侧探及 1 2mm× 1 1mm的类圆形低回声结节 ,边界清 ,有包膜。另于肝右叶下缘角、肝右后叶、肝左外叶下段分别探及 32mm× 1 7mm、1 9mm× 1 3mm和 2 2mm× 1 5mm的低回声 ,边界清 ,周边有暗晕。超声诊断 :①贲门癌并肝脏转移癌 ;②胰尾背侧的低回声结节 ,考虑为肿大淋巴结。肝脏CT示 :肝左右叶占位病变 ,考虑为转移性肝癌。胃…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9岁。因腰骶部、右下肢疼痛7年余,加重4个月来我院就诊。CT扫描显示:腰间盘突出。查体:下腹正中触及一7cm×8cm大小的肿块,质硬,边界清晰,表面尚光滑,活动度一般,压痛( ),反跳痛(-)。腹部B超:盆腔探查子宫后位,大小37mm×23mm×17mm,形态正常,内膜线清晰居中,实质回声均匀。右卵巢大小11mm×19mm,形态、回声正常。与子宫上方可见一大小74mm×70mm×79mm的椭圆形不均质回声肿块,其内见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超声提示:①盆腔实性肿物—左卵巢肿瘤可能性大。②子宫萎缩,右侧附件未见异常。腹部CT征象描述:膀…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肝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30例(男18、女12)新生儿肝的形态和位置;肝的形状(前面观)分八型;Ⅰ~Ⅳ型占70.00±8.37%。肝裸区的形状分三型;Ⅰ型占56.67±9.05%。肝左右径为100.80±8.07mm,前后径为42.87±4.48mm,上下径为63.40±7.49mm,重为130.68±3.700g。新生儿肝相对地比成人大。肝右叶均大于肝左叶。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腹上区及右腰区,小部分达脐区、左季肋区及左腰区。详细地观测了肝的体表投影;新生儿肝的上下界均比成人低。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无诱因渐感肝区胀痛不适发现肝区肿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右上腹明显膨隆,肝右肋下4cm可触及,腹软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肝区无叩痛.化验甲胎蛋白AFP、CEA未见明显异常,HBsAg(-).CT扫描肝右叶显示一类圆形低密度灶,12.1cm×14.9cm×19cm大小,肝门及腹膜后间隙清楚,无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示病灶比较均匀性强化,病灶边缘与正常肝组织界限清楚,门脉及肝左叶受压左移,未见门脉瘤栓.CT诊断:肝右叶巨大占位病变,考虑良性肝肿瘤.超声检查:肝右叶体积明显增大,显示一大小170mm×155mm×136mm的巨大实质性肿块图像,该肿块与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边界规则、包膜完整平滑呈强回声带(图1)无低回声晕.  相似文献   

18.
肝静脉开口观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常人体肝静脉管腔大小、开口形态及其汇合特点 ,为临床诊治相关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血管内径 ,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肝右静脉为1 2 .0 2± 0 .94mm ,管腔多呈前后方向的长椭圆形 ;肝中静脉为 7.83± 0 .95mm ,肝左静脉为 9.1 1± 0 .86mm ,两者管腔多呈卵圆形。结论 肝静脉开口形态及其汇合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叶新平  黎乐群 《广西医学》2005,27(1):132-133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2 5岁 ,未婚。体检发现肝占位 1w于 2 0 0 4年 3月 3日入院。查体 :T36 8°C ,皮肤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无肝掌、蜘蛛痣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区无压痛、叩击痛 ,无移动性浊音。B超 :肝大小、形态正常 ,于肝右叶探及一低回声团 ,大小 5cm× 4cm ,其形态尚规则 ,边缘分界尚清 ,内回声欠均 ,门静脉内未见实质回声。磁共振成像示 :肝右后叶近腔静脉处一异常团块信号灶 ,在T1 加权像上呈等信号 ,T2 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大小 3cm× 5cm ,边界清楚 ,腔静脉受压 ,未见充盈缺损 ,肝门及腹主动脉旁未见肿大淋巴结。肝动脉…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岁,于2008年9月25日因喝“三鹿”奶粉在外院做肾脏彩超检查,无意间发现肝区囊肿,遂后以“肝囊肿”要求到我院确诊。该患儿检查前无腹痛、无黄疸症状,本人及家长均未发现右上腹有包块。彩超示:肝门区见一巨大囊性暗区,大小约79mm×76mm,仔细扫查见左右肝内胆管均轻度扩张,并与该囊性暗区相通,该暗区远端出口探查不清。CDFI于暗区内未探及血流信号,暗区后方可见被压扁的门静脉血流信号(见图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