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构造了一手征对称的π去MIT-袋模型. 求出球对称的π场经典解, 重新计算了强子袋质量谱. 计算了Δ++(1236)的衰变宽度和P33πN相移δ33, 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虑了强子结构对SU(5)大统一模型中由重子数破坏的有效四费米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质子衰变寿命的影响,利用一种改进的口袋模型——平移不变口袋模型计算了质子寿命,适当地处理了过程的反冲效应,克服了流行的袋模型计算中所普遍存在的“过高估计波函数重迭”和手加“高动量抑制形状因子”的问题,得到了与现行实验相容,能接受进一步实验检验的结果.取Mx=4.2×1014GeV,求得质子寿命τp=1.39×1031yr。  相似文献   

3.
袋模型进展     
本文回顾了强子结构袋模型几年来所取得进展,着重介绍近两年来的进展。总结是沿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一)理论描述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半定量地介绍了R.L.Jaffe等人最近提出的,考虑到手征对称的混合袋模型。(二)袋模型对强子静态性质的应用,包括轻夸克强子和重夸克强子的质量谱,以及对π介子质量的重新考虑。(三)多夸克强子,分析了它们分类情况,并估计了它们的质量。袋模型对于强子衰变,强子碰撞等动态过程,以及对原子核的应用成就不多,进展不大,而且篇幅有限,未作定量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强子结构袋模型几年来所取得进展,着重介绍近两年来的进展。总结是沿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一)理论描述的进一步完善,包括半定量地介绍了R.L.Jaffe等人最近提出的,考虑到手征对称的混合袋模型。(二)袋模型对强子静态性质的应用,包括轻夸克强子和重夸克强子的质量谱,以及对π介子质量的重新考虑。(三)多夸克强子,分析了它们分类情况,并估计了它们的质量。袋模型对于强子衰变,强子碰撞等动态过程,以及对原子核的应用成就不多,进展不大,而且篇幅有限,未作定量介绍。  相似文献   

5.
利用强子的“橡皮袋”模型,本文统一计算了普通强子和 J/(Φ)族介子(包括(Φ)(3772))的质量谱,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从而克服了 M.I.T.袋模型在解释 J/(Φ)介子族质量谱方面所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董宝中 《中国物理 C》1987,11(5):596-602
这里发表的是Mark-J合作组获取的终态为强子的实验数据分析. 质心系能量由12GeV到46.78GeV, 总的时间积分亮度为128.06Pb-1. 通过R值的测量可以确定是否有新的夸克产生. 实验结果给出, 在这个能量范围内=3.85±0.02±0.12, 与五味夸克的QCD预期值3.9一致, 表明没有顶夸克产生. 在能量范围39.79GeV到46.78GeV寻找顶夸克素的窄共振态, 发现最大的Bh∙Γee值在√s=45.12±0.04GeV处, Bh∙Γee的上限为3.00keV(95%置信度).  相似文献   

7.
高道国 《中国物理 C》1990,14(7):596-603
本文研究在gs零阶近似孤粒子袋模型.考虑了夸克间的单胶子交换相互作用,则构成π云孤粒子袋模型.并导出强子各种静态物理性质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与实验值基本相符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 Glauber Quark模型成功地分析强子间的弹性、非弹性散射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基本上仍限于忽略自旋效应的场合。作为其结果的例子,pp弹性散射振幅Fpp(q)可以写为  相似文献   

9.
利用乳胶室对高山(5500米)宇宙线强子特性进行了研究. 实验给出Eh=2~20TeV能区中强子簇射的微分能量谱指数β=(2.98±0.49), 簇射的垂直流强J(Eh≥3TeV)=(400±50)m)2﹒year﹒sr, 强子在大气中的衰减长度Λ=(104±16)g/cm2, 强子和铅的平均核作用长度λh=(15.3±3.0)cm, 介子和铅的平均核作用长度λm(18.6±4.7)cm, 以及5500米高度的介子流强、核子流强的比例ε=(1.0±0.4).  相似文献   

10.
裘忠平  蔡勖 《中国物理 C》1988,12(5):708-711
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高能e+e湮没过程中多粒子产生的管状袋模型.利用袋参数B确定强子化几率密度与物质化能量的平方成正比,成功地解释了最新实验数据(TASSO,HRS)给出的近似KNO标度无关性.  相似文献   

11.
在海拔3220米的实验室里,用磁谱仪动量予选装置和多板云室,对落在0.23m2面积上的单根荷电强子进行了观测.考虑到各种可能的修正以后,得出在10—20 GeV/c之间,荷电强子的负正比为:N-/N+=0.53±0.05.当认为N+只包含有P和π+,N-是π-,而且Nπ+/Nπ-=1时,推算出Nπ-/Np=0.9±0.1.若π-积分谱的形式为j(>p)=Kp-r,估算出在5—20 GeV/c的动量范围,r(?)2.3.本文也对荷电强子的积分流强作了粗略的估计,其结果是:jp+π(>12 GeV/c)=(7.4±0.7)×10-5cm-2·st-1·s-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Krapchev's L0近似下, 用3+1维理论讨论强子的1—0衰变过程, 计算了耦合常数fπ, 电磁衰变宽度ΓV→l+l等. 在计算过程中, 不象文献[1]那样引入唯象因子Vbag, 但所得结果较好地符合于实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高能e~+e~-湮没过程中多粒子产生的管状袋模型.利用袋参数β确定强子化几率密度与物质化能量的平方成正比,成功地解释了最新实验数据(TASSO,HRS)给出的近似KNO标度无关性.  相似文献   

14.
高能强子在大气中的传播对于研究初级宇宙线的能谱,超高能宇宙线与核的相互作用都是很有意义的。近几年来,我们在西藏甘巴拉山(5500米高度,大气深度是520克/厘米2)设置了乳胶室,对于宇宙线电磁成份的研究已有报道。本文对Ehγ=3—50TeV的强子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测量了这个能区的垂直流强、积分能借、在Pb中的核作用平均长度及其在大气中的衰减长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朱伟 《中国物理 C》1986,10(4):505-507
借助价子模型, 讨论了原子核中的质子电形状因子GP(Q2)和π衰变常数fπ. 联系准弹性峰附近56Fe上的(e,e')反应, 我们证明核介质对GP(Q2)和fπ有影响, 而且它们的修正同结构函数的畸变(EMC效应)一样, 均是由于强子尺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在SU(4)C×SU(2)L×SU(2)R模型中质子衰变的方式.在这个模型中,没有Higgs粒子参与,就没有质子衰变,衰变末态产物的特点与SU(5)或SO(10)模型不同.  相似文献   

17.
用孤粒子袋模型计算强子的静态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平均场近似下,对孤粒子袋模型作了较详细的数值解,计算了强子静态物理性质.特点是考虑了夸克质量和质心修正后,明显改善gA/gV值,并且,强子质量、均方根电荷半径和磁矩等均与实验值基本相符.初步导出d夸克和u夸克间的质量差.  相似文献   

18.
一、引 言 基本粒子有结构吗?现在对这个问题,似乎很少有争论了.确实,对于基本粒子主要是对强子的结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各种夸克(“层子”)模型,包括引进不久的c夸克(粲层子)以及各种袋模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大家对现状还是有怀疑的,自由夸克为什么在实验上始终找不到呢?为了把这种夸克的“禁闭性”纳入理论,人们作了各种各样的努力,方案繁多,但似乎都还不能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一点.实验最终将对目前各种理论作出判断和抉择.不过我们觉得,夸克的禁闭性以及对真空研究的深入是有关联的,这中间似乎存在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Schrdinger方程为例给出一种寻找具有多项式因子的本征函数的位势的方法,表明原量子力学中的谐振子势和库仑势的本征解是可由本方法给出的二个例子.本方法及结果对强子结构模型理论有一定参考价值,例如文献[4]中的那个在分析紧束缚于某种势阱中的层子的场合下从 Bethe-Salpeter 方程近似导得的微分方程,当以三维球对称势V(r)=V0—2(N+(1/2))β-1(?)+(?)代入并用本方法解之时,某些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λ′须理解为介子质量平方 m2的线性函数,显示出某种“准 Regge 轨迹”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有两个Higgs二重态的K-M模型中,引进置换对称S3,可以自然地得到近似地用夸克质量比表示的类 Cabibbo 参数矩阵.左、右手夸克填充 S3表示的方法的对称性是这个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