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检察监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王润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是一场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带有革命意义的伟大变革,不但社会经济基础要随着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要求上...  相似文献   

2.
吴宏伟 《法学家》2001,(2):36-4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根本措施是要建立与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因此,在国家的经济立法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与实现国家经济职能要求完善已有的和创制新型的经济法律制度,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在法权关系上被认为是一种法理型经济,这种经济形态与法律机制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密切的联系,我国要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就必须对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范围、方式等进行一系列地变革。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对刑事法律调整不法经济行为的传统刑法观念的再次革新。刑事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对经济行为的调整,这不仅涉及有关经济犯罪范围的立法界定和司法适用,而且关系到刑事法律本身在社会改革时期的不同作用及其性质。我认为,刑事法律的调整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原有行政管理体制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它要求对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从政府的职能、结构、方法及进行机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行政管理体制。 那么,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要求有健全的法制。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有根本的不同。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完备的法律规范和保障,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无所遵循,就必然出现混乱。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要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那就需要法律的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相应地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场彻底革命,同时也必然在传统的立法领域中引起深刻变革。因此,如何确定法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价值,怎样确认社会利益至上的原则在经济立法高潮中的地位,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政府治理方式的发展与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形式变化的影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也随之向前高速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应积极进行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地,稳步地向前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转变时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政府工作的重点、职能和管理方式必然要随之转变。政府工作最重要的转变之一,就是加强政府经济法制工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法制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和转变工作方式,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要实行这些转变,就必须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法制工作的任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一、政府法制工作的任务。政府法制工作是国家行使管理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即国家及其经济主管部门、经济司法部门通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即将告别二十世纪的时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社会经济变革的潮声里,提出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的著名论断。中国的改革开放要向新的辉煌迈进,在此背景下,肩负着推动中国法制与经济建设进程的《法制与经济》杂志于1992年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关于政府经济行为的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政府承担着广泛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同时,政府又以其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经济资源同企业、消费者一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政府在影响经济运行中的巨大作用要求完备的制度框架和行为规则来保证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确性,作为研究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法律规范体系的经济法当然要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法律规范问题。尤其是在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政府职能的转换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息息相关。而正确地界定政府经济行为的范围和实现方式是转换政府职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发展经济和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新秩序,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方略。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国家审判机关,面对经济体制的变革,必须要解放思想,摒弃传统的执法观念和审判方式,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调整审判对策,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不仅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和法制建设更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中国政府一方面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非常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已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正式写入我国的宪法,成为国家的一个基本治国方略。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指导下,民主、公平、正义、效率等现代法治原则正在逐步内化为公民的法律意识,已逐步成为国家立法、执法和司…  相似文献   

14.
程丽 《政法论丛》2001,(4):38-38
市场经济是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体制来实现资源优化及经济运行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不仅需要科学完备的经济立法 ,更重要的是 ,它要求市场经济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本文拟就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对于法律的要求 ,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主体法律意识的建构与确立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需要法律来界定和规范 ,市场经济体制及经济主体的地位也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确认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需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经济和法治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把意志形成法还是意志服从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法治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客观上要求实现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为了实现这一过渡 ,无论立法还是执法都应对法制因素予以抑制 ,发扬法治精神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属于初级阶段的实际 ,法制因素在目前仍有重要作用 ,但需要经过一个过程逐步实现从法制经济向法治经济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02,(11):7-8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不仅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和法制建设更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中国政府一方而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非常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已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法治·人潘拓十四大确定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由过去那种封闭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式的市场经济。这无疑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进步。一个跨跃。它必然要带动整个社会的变革。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市场经济体制若没有法律...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颁布、实施于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这部法律对保护公民个人财产的所有权,保障家庭经济职能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继承法颁布实施已有26年,我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广大群众拥有的私有财产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而且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家庭关系和亲属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现行继承法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求,在调整财产继承关系时暴露出一些不合时宜之处,修订完善继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在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个转变,不仅是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场革命,同时也必然在法制领域中引起深刻的变革。因此,如何确定法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如何打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犯罪,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定安 《中国监察》2012,(13):42-4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期,要解决这一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必须以系统化思维,战略性选择,科学的理论方法来突破文化观念的束缚、体制性障碍、利益的"雷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举措。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期,要解决这一进程中的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