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的贫困样态发生转型,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新时期 的相对贫困是乡村振兴初级阶段的重要课题。 在分析相对贫困多维表征和治理困境的基础上,根据“三支柱”的治理策略,建 立了“制度供给—能力提升—机会公平”的分析框架。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抓手,通过提升贫困人口可行发展能力,发挥基 本公共服务的减贫效应,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等路径,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提供可行参考 路径,为新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于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目标,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脱贫攻坚战略解决的是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相对贫困,二者衔接相互构建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同时,两大战略在目标、主体、内容和措施方面兼具相似性和差异性,故二者衔接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而政策衔接的目标要求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巩固脱贫成效;由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过渡;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政策衔接的重点主要在于产业、生态、文化、保障和生活等多个方面,从脱贫攻坚的具体政策过渡到乡村振兴总要求。  相似文献   

3.
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我国进入了相对贫困治理时代。深度贫困脱贫地区是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与关键,而其内生动力,则至关重要。深度贫困脱贫地区曾经历了持续长期绝对贫困,贫困亚文化机制形成并在脱贫后延续作用;深度贫困脱贫地区仍普遍存在集中连片相对贫困,贫困的邻里效应机制明显且强大;深度贫困脱贫地区长期受援被照顾,受益依赖机制程度不同存在与作用。通过突出劳动导向的预防返贫政策、消解贫困亚文化的负面影响、促进激发相对贫困户健康的家庭动力等措施,可有效提升深度贫困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对二者的有机衔接路径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二者在理论逻辑上表现为,乡村振兴在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中,强化了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降低了精准脱贫的制度费用;精准脱贫解决了乡村贫困居民的最低生存与发展需求,弥补了乡村振兴的最低短板。在实践逻辑上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时序前提和空间基础,乡村振兴通过助力产业脱贫和精神脱贫为精准脱贫提供长效内生动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在战略思维和机制体制方面的有机衔接,将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积极探索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实践路径,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呈“大分散、小集中”分布,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及脱贫人口返贫现象严重,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较大现状,提出坚持扶贫主体多元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反贫困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农村财政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利益的组织、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等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扶贫是偏远贫困地区的重要脱贫措施,如何通过精准帮扶消融贫困户的参与障碍,培育贫困人口内生能力,是实现乡村旅游扶贫脱贫的关键。这一机理与内源式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参与、主客观统一的核心要义相契合。基于内源式发展理念与乡村旅游扶贫运行逻辑的契合性,应通过扶“志”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扶“智”培育贫困户现代理性,扶“技”提升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能力,扶“行”实现贫困户在参与式帮扶中自我成长等帮扶措施,实现贫困户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农村的贫困样态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农村工作的重点将围绕解决相对贫困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展开。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呈现出人口规模大且分布广、多维性和长期性特征,而相对贫困的治理又面临诸多挑战,如农村相对贫困人口测度难、收入之“贫”和发展之“困”的双重困境、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引领能力不强等问题,治理农村相对贫困需要建立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机制,拓展增收渠道以摆脱收入之“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发展之“困”,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直面“三农”问题的教育类型,能够为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与志向支撑,助推农业强国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面向全面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遵从要素融合挖掘乡村产业新资源,结构联动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功能驱动延长乡村产业新链条的产业逻辑;主动革新突破乡村人才培养的来源性障碍,多元协同构建主体联动育人的合作化模式,应用引领增强乡村人才发展的适应性机能的人才逻辑;空间承载助推乡村物质文化适应,教学内嵌活化乡村制度文化传承,基因重塑促成乡村精神文化自觉的文化逻辑;理念引导助推乡村绿色发展新生态,绿色供给赋能农业生态产业大循环,行动协同塑造农民宜居乐业新优势的生态逻辑,以及以融合治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的形式有效,以适切性人才培养催生乡村治理新动能的动力转换,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组织秩序和谐善治的目的理性的组织逻辑。  相似文献   

9.
脱贫人口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助力脱贫群众不规模性返贫、发挥脱贫群众自身“造血”功能的重要因素,能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民族团结。提升脱贫人口语言能力有新的维度和途径:从“推普”助力摆脱绝对贫困,到注重提升个人综合语言素质,以促进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从提升普通话能力,到注重培养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多语能力,以拓展个人发展空间;从根治传统贫困,到注重战胜多维贫困能力培养,以适应新型社会发展要求。提升脱贫人口语言能力应该多方面、多维度分“点”发力,最终实现脱贫人口不返贫,且具备防止新型贫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减贫过程中,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乡村小学儿童相对贫困问题作为治贫工作的内生抵抗力量,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 高质量发展。基于山西省A 县的实地调研,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乡村小学儿童相对贫困的内生因素作用机制。研 究发现:乡村小学儿童家庭结构、家庭健康、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教育对乡村小学儿童的相对贫困具有显著性影响。为推进乡 村小学儿童减贫战略步伐,必须树立相对贫困治理理念,从完善家庭可行能力、建立儿童扶贫机制、坚持健康扶贫政策推行、强 化教育理念内生化等方面探索乡村小学儿童减贫之策。  相似文献   

11.
梯度推进与优化升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两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贫攻坚改善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提升了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为贫困地区创造了益贫式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打下坚实了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既巩固了产业扶贫的成果,又化解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非均衡矛盾,有利于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从而巩固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质量,为进一步稳定脱贫攻坚的成果提供了新的保障。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既要抓好梯度跟进、又要抓好优化升级,进而提出继续推广脱贫攻坚形成的经验、推进产业扶贫的优化升级、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供给服务、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2.
2020年中国将消灭绝对贫困,未来扶贫工作的重心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城镇化发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加之农村老年群体增收困难、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式微以及农村社会保障能力不足等因素,农村老年人将是相对贫困防控的重点特殊人群。在相对贫困下,关注农村老年贫困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要把解决农村老年贫困问题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统筹规划;要创新农村老年人的多维精准识别与帮扶机制,加强“扶贫”向“防贫”转变;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要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保障供给水平,以构建相对贫困下农村老年贫困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20年中国将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不意味着中国永久消灭贫困。2020年后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反贫困的目标将从以消除物质贫困为主转化为同时消除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反精神贫困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统筹推进农村反精神贫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女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贫困人口性别差异广泛存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贫困人口的女性现象。女性贫困治理是全球减贫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女性生计能力的减贫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女性生计能力提升是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重点,可行能力理论、性别红利理论、赋权增能理论可以构成我国农村女性生计能力减贫的理论基础。当前,农村女性生计能力减贫面临着家庭内部性别不平等、文化水平性别差异、公共空间社会排斥等社会环境的约束。提升农村女性生计能力,不仅是女性发展的核心,也是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更决定着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也有利于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起始阶段,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在战略、责任、政策、工作四个层面有效衔接,要重视战略部署和规划,坚持将"精准"思维同时贯穿两个战略,充分吸纳脱贫攻坚中具有实效的体制机制,政策上要做好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扶贫减贫"与"惠农支农"的衔接;在工作上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分析建立脱贫长效机制面临的重大问题,对精准扶贫战略决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分析,探讨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推进思路。基于脱贫攻坚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贫困人口存在自主脱贫意愿薄弱、贫困地区社会经济自主发展条件较差、社会保障政策对贫困人口的激励性不足、部分贫困地区相关产业扶贫投入与产出比率未达到预期水平等,研究认为,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发展来改善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条件,提升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扶贫绩效激励机制和脱贫考核退出机制;已脱贫地区要分梯次、分阶段推进重点工作转移,扶贫政策和工作体系向常态化转型,保障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持续、高效推进,形成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提要]提高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脱贫质量是目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文章在界定“脱贫质量”的基础上,给出了脱贫质量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的特殊性,提出了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提高脱贫质量的路径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文章提出的提高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脱贫质量的路径选择是:持续高速和包容的经济增长是提高脱贫质量的基础;禀赋结构升级是深度贫困地区提高脱贫质量的最优先选择,包括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效提高农村的组织资本,切实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水平,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决战;助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的益贫性,为高质量脱贫提供产业支撑;建立激励相容的长效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是提高脱贫质量的根本;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保险体系,筑牢高质量脱贫的底线基础;建立2020年后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 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教育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因教育落后而出现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依然存在。根据现阶段国情,以教育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切入点,构建应用系统耦合结构模型,分析教育供给、贫困代际传递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资源、教育供给能与农村经济集聚同步,对减缓贫困代际传递具有促进作用,且教育扶贫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为顺应教育供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系统良性互动,提出构建以教育促进农村人口素质和能力提升、教育扶贫配置资源的发展模式,建立激发子代的个人期望、激活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机制,健全农村人口教育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增产增收的减贫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发展既是脱贫攻坚时期消除绝对贫困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减少相对贫困的重要路径。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传统农业发展空间有限,农业产业开发多以地方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现实中,深度贫困地区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存在思想观念因循守旧、基础设施欠缺、综合支撑不足等问题。本文剖析深度贫困地区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困境,以西藏深度贫困村庄的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为例探寻打破困境的措施。经济作物产业扶贫要遵循区域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双重逻辑,强化扶志与扶智、因需建设、综合支撑等路径,破除限制条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