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郭金爱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58-158
从2007年至2008年我院手术室通过对110例手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我们称为护理路径,取得良好效果,病人满意率达100%。具体阐述护理方法如下:通过制定护理哲理,使护理工作有了目标和标准,使手术室护士具有专业的价值观和信念。紧紧抓住手术宣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制定出各种护理路径,提供高水平护理。术前护理为病人进入手术室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病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了解术前准备的必要性并能积极配合,消除病人及家属的恐惧感,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术中护理避免病人紧张,保证手术安全的顺利进行,根据护理诊断,落实护理措施。术后访视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伤口愈合,使病人早日康复。通过反馈病人对手术室意见,并且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进行相应的评价,便于总结改进护理工作。认真填写手术室整体护理记录单,便于积累护理经验。对病人实施全身心整体护理,把握各个环节,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安全度过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护士素质及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体现,护理心理学作为现代手术室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贯穿于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室护士怎样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变通融汇,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已为4280例病人实施围术期系列化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通过术前出室访视,在广泛了解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患者中同类性质或共同特征的心理问题共7条,并制定了一套语言交流技巧,以利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来解除病人术前焦虑情绪,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传统手术室护理主要针对患者在手术期间即从进入手术室开始到手术结束的这一段时间内所实施的护理,体现的是手术中护理。随着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并在病房的成功实施,对手术室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病人除了应得到手术中细致的护理外,术前及术后我们也应根据其身心、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而提供优质服务,使病人从得到手术通知开始到入室手术直至术后恢复的整个过程得到全面的护理。所以,应用护理程序对手术病人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护理,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就构成了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科学管理方法,减少手术合并症,确保手术安全.方法:从手术室环境物品管理,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着手,完善管理体系并严格实施.结果: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结论:制定有效的手术室管理制度及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有着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以往手术室护士传统的工作方式已发生根本的改变,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已广泛开展。手术室护士走出手术间,进行术前访视,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方面的信息,可减轻病人的恐瞑心理,缓解焦虑,使病人处于一个最佳的适合手术治疗和护理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手术护士通过收集资料及评估病人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以便在术中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结合术后回访,进行人性化关心,可以减轻手术后患者的恐惧、焦虑及术后伤口疼痛的作用,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在术前存在的焦虑程度以及心理需求,为手术病人术前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不同病种的病人进行三次连续性自评,时间为入院、术前一日、出院前以及术前一日测评手术病人术前心理需要。结果:被测病人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术前一天焦虑值最高。结论:本研究为解除或减轻术前病人的焦虑情绪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做好心理护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息息相关,如何让病人得到连续的整体的护理需要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共同完成。为此,我们对每个手术病人不仅亲自接送,床前交接,还采取了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手术环境介绍,心理护理等。并对病人手术后的信息及时反馈。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有连贯性,有利于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具体化,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我科以个性化护理方法护理,术前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术中能使病人顺利接受手术,术后能使病人积极配合医生顺利恢复.结论:手术前后采用个性化护理能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临床效果,寻找相应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整体护理运用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问卷调查,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实施方法、程序及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较,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能为手术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后,医患纠纷明显减少,医护合作良好,病人家属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整体护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病人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配合手术,医护合作默契,病人术后尽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0.
整体护理是用护理程序先进的工作方法,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真正满足病人的护理需要,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方法.本文对72例糖尿病人护理,体会,制定整体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设制预期目标,效果评价.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不同,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措施、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11.
校玉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72-173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新的护理模式的形成,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在手术室已广泛开展。传统医学模式生物一社会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间单一的以配合手术为主的工作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现在需要借助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需求。其中新的内容是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随访。而术前访视工作是进行术中护理的纽带。因此,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积极配合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不断更新手术室护理工作理念,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我院手术室自2005以来对患者实行术前访视,效果显著,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宋德花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103-104
病人的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贯穿患者就诊的整个过程,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而作为手术室护士,包含病人术前访视护理,接送病人安全护理,病人术中安全护理及术后回访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护理心理学已普遍并广泛应用于手术病人术前护理中,手术室护士怎样才能做好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使手术病人顺利的渡过手术期这一阶段并对术后的顺利恢复有很重要的意义,本人在手术室工作了15年,通过对病人术前访视并广泛了解术前病人的心理问题,了解病人的特殊要求,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并告知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并为病人做了相应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体现,护理心理学作为现代手术室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贯穿于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室护士怎样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变通融汇,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已为4280例病人实施围术期系列化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通过术前出室访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疏导,可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最大限度地减轻紧张焦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方法: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结果:通过术前访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护理技术水平。结论: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手术室的术前访视的内容和方法、护理过程、注意事项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论: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配合手术顺利完成、及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术前访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4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观察组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及宣教,不实施术前访视。结果: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人性化术前访视方案,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为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值得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转变,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手术室护士怎样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变通融汇,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通过术前访视,在广泛了解术前病人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并制定了一套规范化指导语,以利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具体化,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我科以个性化护理方法护理,术前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术中能使病人顺利接受手术,术后能使病人积极配合医生顺利恢复。结论:手术前后采用个性化护理能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已进入了人文科学为主导的人性化护理阶段,手术室护理工作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性化服务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化、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医疗服务越发市场化,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和风险性,加上手术室陌生的环境,常常会使病人产生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并对医护人员有"生死相托"的心情.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侧重点不只是机械地操作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而是更要注意"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真正了解临床情境,掌握患者的实际需要,术前,术中,术后,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让病人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